• 22

小學二年級全班28人都答錯的題目,你會嗎?

這個問題一點都不無聊...
老師的工作...
是把正確的觀念帶給小孩...
如同和差積商都是基本觀念...
這時考的...是觀念...
而之後更複雜的運算...
就看個人的修行了...
有的人會覺得這種東西...
一看就知道了...
那是因為...我們有經年累月的經驗...
所以我們可以很輕易的說直覺就知道了...
乘數, 被乘數的觀念重不重要...
我是覺得重要啦...
雖然說考的是數學...
但, 數學要用文字表達...
還是會牽扯到國語...
而國語不見得有機會去教到這種東西...
在數學上傳達這些觀念...
我覺得也是可以的...
MewTube wrote:
非常無聊又脆毛求疵...(恕刪)

Aznsilvrboy wrote:
這問題很無聊。從「5個9」我們只能知道5是乘數,9是被乘數。但是在數學並沒有乘數還有被乘數先後次序的標準。所以9x5還有5x9應該都是正確答案。...(恕刪)


請看教學
乘數與被乘數代表了邏輯概念
不是算出來結果一樣就好
以前的還給老師沒關係
別把下一代也誤了

全班28人全答錯,
這你也信??
我不知道樓主你幾歲?
有沒有小孩?
關於孩子在校的作業與學習狀況了解多少?
我只能說,
下這種標題就是想黑老師而已~

數學不是只有計算,
還有邏輯觀念,
這題目很明顯是邏輯觀念題。

我家有2個女孩,
我跟女王都是念數理相關的,
從小就培養孩子也走數理這條路。
邏輯觀念很重要,
小時候邏輯觀念的培養,
關係到孩子長大後對數理課程變得超難後的適應程度。

很多人不喜歡數理科目,
純粹只是搞不清楚邏輯而已。
網友David Chang寫的

以5盒金莎,每盒9顆為例

1.事實上 5(盒) x 9(顆/盒) 或是 9(顆/盒) x 5(盒)皆可
不只答案對 過程也是合乎邏輯
重要的是後面標的單位有沒有對
題目若說5盒 一盒裝9顆 那與 9盒 一盒5顆根本兩回事
單位標好 寫前寫後都無所謂
2.以原題為例 5個9 一堆人支持9 x 5
5個9相加 直白寫出來就是9+9+9+9+9
而台灣小學把9+9+9+9+9規定成9 x 5
這麼規定有兩個原因
(1)台灣小學老師說被乘數單位必須要和乘積相同
(台灣是敎:被乘數×乘數)
小學老師就會舉例題目說 你看
9(顆) x 5(盒)=總共45(顆)
但是這邊犯了單位的基本錯誤
(盒)乘以(顆)的單位是(盒顆)不是顆
所以我在前面寫了
5(盒) x 9(顆/盒) =9(顆/盒) x 5(盒)=45顆
→被乘數單位必須要和乘積相同這觀念是錯的

(2)台灣小學老師說"倍數"要放後面(也就是乘數)
9+9+9+9+9是9的5倍因此要寫9 x 5
是這樣嗎?
把原題5個9翻譯成英文題目就是
five group of nine
在美國或是新加坡這種英語系國家的小學這樣敎
five groups of nine=9+9+9+9+9=5 x 9(他們倍數放前面)
5個9=five groups of nine

5個9 是9 x 5 不能是5 x 9
five group of nine 是5 x 9 不能是9 x5
全世界數學都是這樣寫也是這樣思考的???
你再跟我開玩笑?

3.總歸來說 數學界根本沒有定義誰前誰後
去翻翻高等數學課本更沒這樣定義
說跟交換律無關就舉例5盒9顆裝金莎跟9盒5顆裝金莎
拜託,交換律連單位都要換過去好嗎
哪個老師敎5(盒) x 9(顆/盒)直接換成9(盒) x 5(顆/盒)的?
要換就連單位也換過去就是9(顆/盒) x 5(盒)
再者,本題根本沒附單位
在數學上
9是正非零實數 5是正非零實數
正非零實數在乘法下是阿貝爾群(Abelian group)也稱
爲交換群(commutative group)

既然是交換群
9X5=5X9
在數學邏輯下是成立的

不然也是可以推導一次
9+9+9+9+9=9(1+1+1+1+1)=(1+1+1+1+1)9=9x5=5x9

數學、邏輯 不是死記死背
背誦前後位置根本不是邏輯
中文的5個9 寫法是 9x5
但是英文的9x5 ,寫法是 9 group of 5。翻成中文是 9個5
同一個9x5 , 中文和英文意思完全相反,
這一題,在台灣答案3 ,但在美國答案是1 ,那到底誰對誰錯?
乘法本來就可以交換,乘法重要性是了解每個乖數背後的單位意義,
考這個題目,只是在鑽牛角尖,死讀書而以
五個九本來就是9x5,你有小二的小孩,你有幫他看功課,或者你本身乘法有學通的話,根本不會寫錯!

窮到只剩下錢 wrote:
一位家長近日在臉書...(恕刪)


記得國小也有考過這種阿

單純考數學邏輯

均衡一下 wrote:
這不是最基本的邏輯...(恕刪)


基本的你也錯了...
乘數跟被乘數的邏輯問題....我對XD
(國小數學可是我非常自豪的強項呢,不用讀就能考100.....然後國中數學讀的要死勉強及格,高中數學聯當三年,每學期都補考,學測數學謝天謝地沒掛蛋,大學微積分重修才得以靠出席率近觸地飛行通過)

PS 論結果的話1跟3都對,然後論過程的話,也是兩者都對(就像前面有人提到的,各國的交法不同,所以要看老師用的是哪種教學方式)。所以對於這題孩子真正應該學會的觀念是"方法不是只有一種,但是要會分辨在不同的條件下,應該要用哪種"
活下去的訣竅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