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4.5年級這一代,為何還一堆人沒有自己的養老金


IT Tsai wrote:
4.5年級這一代,為何還一堆人沒有自己的養老金
我是七年前段班,我的疑惑是
4.5年級,這年代應該是台灣經濟最飛揚時,
且物資開銷與現在根本天壤之別,公務員錄取率達50%
基本薪水也與現在薪資差距不大,銀行利率也達5%以上
為何還一堆4,5年級需要靠6,7,8年級來糊口
我個人薪水約6w5,我和弟會拿約1/10來孝親,
個人覺得孝親費1/10算是正常,因家裡重蓋也有房貸是我付
但我會想有自己的獨立的房子,車貸及自己的小孩家庭開銷
網路上看到孝親費達1/4,還有1/2的,
我認識的朋友也有孝親費達1/3,
我自己的想法,等我老了以後其實並不會想要小孩養
自己固定每年買儲蓄險,讓孩子不要被我拖累
可以朝自己夢想前進,
但我真的有時覺得我們6,7年級是不是真的很無奈的一代
-----------------------------------------------------------
我固定給家用6500 , 另外加房貸15000 只有我在付 ,
但以後房子是我和我弟平分 , 但我其實不在乎這棟是否歸我名下
個人兩年去又購買自己小窩 , 房貸約18000 ,
無家人贊助資金 , 據我探聽公司及朋友了解 ,
除了住大台北地區房價有家人贊助以外 , 其餘地區朋友8成幾乎都是自己背房貸...........
另外 我有兩個阿姨 . 舅舅 .皆為四年級前.中段班 .
當時高中畢業 , 直接考公務人員 , 三個全中 ,
據我舅舅說當時錄取率有40多% , 但當時公務員的薪水沒比外界私人企業多 ,
是後來每年固定調薪 . 且到民國84年累積年資固定
18%利率 , 現在我舅舅退休 , 每月固定領5W多 ,
兩個阿姨分別為戶政事務所的所長及處長 目前薪水8~9W ,
預計兩年後退休 平均退休每月也可領6-7W多 ,
而我姑丈是中校退休 , 每月也是5W多 ,
重點是 當時真的不管做什麼 錢財都是大把大把進來, 且物價又不如今貴 ,
而我周邊朋友的父母 蠻多都是靠兒養老
難道只有公務人員才能享受老年生活嗎...(恕刪)

因為,4.5年級這一代的蠢蛋,

傾盡所有積蓄,無限上綱寵養7.8.9年級的蠢兒。

好吧!如果有說錯,請不要打我臉。(摀臉)

我靠臉吃飯的。....(*^.^*)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kc01 wrote:
也就是民國76年改制為師範學院
民國75年收最後一批師範專科學校的學生
師專有三專(高中畢業考的)及五專(國中畢業考的)
60年次的國中畢業的剛好是最後一批五年制的師專生
我姊國中她們班上有人同時考上桃聯第一志願及師專
最後就是選師專沒去唸武陵
(應該沒有記錯才對)



我特地問了一下60年次的親友,她說她們的確是最後一批,隔年就改制了!
jobba wrote:
我剛好是五年一班,
說一些個人看法,
那個年代,出道時剛好是七十年代,
台幣從40元兌一美元,升值到26元兌一美元,
房價從一戶值60萬漲到300萬,現在不知漲到哪裡,沒有3000萬,應該也有2000萬.
因為公務員是死薪水,但是物價漲太快,
成績好的學生,不會把當老師或當公務員做第一選擇,因為賺錢太慢.
我念的是私立中學,我們班上只有兩位同學去考師專,當然是考上了,
其他人都是去台北念書,最弱的也考上台北商專或台北工專.
不過好像也只有幾個比較有賺錢,其實跟當老師的同學比較,錢也沒有多多少.
升學競爭一直都沒有減輕過,只是以前比較覺得可以做一番事業,賺大錢.
我女兒念台大時,說學長在準備考公職,
對我們那個年代來說,
念台大,以考公職為第一出路,真是不可思議.
年輕時,我也去考過高考,一試就過,只當了一年多薦任級公務員,就辭職了.
台灣年輕學子的夢如果只是要當公務員,
台灣前途真是不堪設想.,...(恕刪)


非常認同jobba 的說法,每一句都反映了那個年代的氛圍,不愧是活過來的五年一班。


民國七十九年,我大學一位女同學一畢業就去讀市北師教育學分班,準備當月薪三萬的國小老師。

那時班上同學一聊到這位女同學,都覺得她真是想不開,當老師不就只能賺這些,將來沒發展了!

大家都只想到業界大展鴻圖,當老師?想都不想!

沒想到畢業後五到十年之間,將近十位同學轉行當了畢業時不認為會有發展的國高中老師。

幸運的是,那時要當中小學老師不若今日擠破頭。


世事難料..........




jobba wrote:
我剛好是五年一班,說...(恕刪)


大哥
已經很不勘憂了
年輕人只想安穩過日子
失去了鬥志與野心
早期公務員賺的沒外面多
所以4、5年級很多都拼命賺錢
年輕人現在是當啃老族了
父母想要有養老金也難了

阿信師 wrote:
七八年級只看到現在房價高,卻不曉得利息高比房價高還可怕!民國七十七年到八十三年之間買房的,大概都是四五年級生,當時房價大概是現在五折(台北低於五折,中南部高於五折),但利息卻是現在的六倍有餘!



聽你在喇叭,那時房價是現在的五折? 真好,那現在大家都買得起了

那時台北的房價其實只有現在的兩折,也就是說現在台北的房價是那時的五倍

就算房貸利息是六倍都超值划算

還是你寧願買五倍的房價,然後利息只要六分之一就好?

當然是房價愈低愈好呀!

現在這年代買房絕對比三十年前要辛苦太多太多了
jeterman3628 wrote:
聽你在喇叭,那時房...(恕刪)


最容易買房應該是民國85年~95年之時,利息已經降了
房價比80年跌三成, 甚至腰斬

尤其是高雄,房價在10多年前曾經腰斬過,那時電梯大樓不到六七萬元一坪
那時台中房價也接近腰斬,也不到八九萬元
淡水林口房價也腰斬過,也是十年前啦

台北較好,跌不到3成吧?

北中南的房價是93~95年後,一步一步爆漲的
六十,七十年初期的沒買房,自己要負些責任,
那時房價低,利率也低了, 比40,50年代還相對容易

瞳顏無忌 wrote:
因為,4.5年級這一代的蠢蛋,

傾盡所有積蓄,無限上綱寵養7.8.9年級的蠢兒。

好吧!如果有說錯,請不要打我臉。(摀臉)

我靠臉吃飯的。....(*^.^*)吐舌吐舌吐舌
...(恕刪)
不打妳臉只 摸 妳臉可以了吧



該洗手了,修車弄的一手黑...
jeterman3628 wrote:
阿信師 wrote:
七八年級只看到現在房價高,卻不曉得利息高比房價高還可怕!民國七十七年到八十三年之間買房的,大概都是四五年級生,當時房價大概是現在五折(台北低於五折,中南部高於五折),但利息卻是現在的六倍有餘!



聽你在喇叭,那時房價是現在的五折? 真好,那現在大家都買得起了

那時台北的房價其實只有現在的兩折,也就是說現在台北的房價是那時的五倍...(恕刪)

我來想想民國七十七年的房價,當年碰巧有同學跑來跟我訴苦,
他要買間八德路的透天屋,靠近那京華城,屋主原本開價一坪9萬,
一個禮拜後開價一坪14萬,他氣瘋了,現在這裡開價一坪是幾萬?

阿信師,民國七十七年到八十三年之間買房的都虧大了,這時房地產都大漲,
記得當年大慨就是八十三年左右,大台北華城30多坪叫價1000萬,
附近的達觀鎮也差不多這價格,我沒買,八十四年後房價大跌3成,隔年再跌一成,
我那時住台北小城,有人登報賣達觀鎮,只要願意接手貸款就賣,我還是沒買,
不少人是已交100多200萬,房子還沒蓋好交屋,寧可斷頭重買還便宜150萬以上.
30多坪由1000萬掉到5,6百萬,現在達觀鎮就不知道是什麼價格



jeterman3628 wrote:
聽你在喇叭,那時房價...(恕刪)


我寫了唷,一樣在最高點,當時台北低於現價五折,也就是看地方而定,有些地方四折有些地方三折,例如當時中山區十年左右電梯中古屋一坪要二三十萬,現在類似年份的電梯華廈一坪約莫五十幾萬。兩折??你太小看當時的房價了!或許少數的精華地段是這樣吧,但整體能有三四折又不錯了!精華地段可不是首購族該努力的目標

當時光是還利息就已經壓死人!年息12-13%繳過的人才知道痛!一百萬的利息,一個月一萬!本金一毛都沒有減少!現在一萬元可以繳兩百萬的本利合!
這篇不是在講養老金嗎?怎麼又討論到房價去了,真能扯....

房價再低,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20幾年前房價夠低了吧,那應該每個人都很容易買房子吧,事實上是如此嗎?

那時候的無殼蝸牛運動,露宿街頭抗議高房價是沒事找事做嗎?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