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為什麼正史很多都是假的,歷史系卻拿著假史研究?政治很多都是假的,政治系卻鑽研虛偽之說?為什麼沒人敢求真理?宣揚真理?


cougar2015 wrote:

這我讀過,有一點請教荷蘭曾海權強盛,西班牙也曾海權強盛,后因與英國戰爭造成英國海權強盛,
荷蘭是因何故海權開始衰退,跟西班牙有沒關係....(恕刪)


紀錄片《大國崛起》裡面有關於荷蘭,西班牙,英國的海權鬥爭的詳細介紹

可以去看看,就都知道了

加藤老鵰 wrote:
他隨便扯兩句再加個問號就可以騙回一串文,你不覺得很虧嗎^++^...(恕刪)

聊天嗎,再者這版神人多,討論到的正好補以前沒搞清楚的空缺,
google出來的還不一定有而且正確,事看兩面,不是各說各話,
咱們讀書課本國高中3年6本,6年就那薄薄12本,
打遠古山頂洞人到民國,外國歷史也含入,這能學到多少,不懂的太多啦...

西方所謂大航海時代
在海外得到的財富
大部分進入了私人並非國家
有錢的權力漸漸超過了國家
西班牙號稱物價革命
荷蘭的鬱金香
所到之處炒過後國力就大幅下降
那打得贏嗎?

dongmark wrote:
紀錄片《大國崛起》...(恕刪)
謝謝,這一段是一定要瞭解的.


cougar2015 wrote:
咱們讀書課本國高中3年6本,6年就那薄薄12本,
打遠古山頂洞人到民國,外國歷史也含入,這能學到多少,不懂的太多啦...


你們那時不分類組帳面數字還比我們強,到我那時地理歷史只上到高二,更少。

不過反正我們這掛了解的歷史都不是從課本學來的,學多學少好像也沒差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加藤老鵰 wrote:
你們那時不分類組帳...(恕刪)

別人不知道我是挺喜歡看些歷史小說,宮廷的更愛,三國水滸傳紅樓夢,
高陽的歷史小說到近代史北洋军阀史话,二次大戰,
這些年是大陸的歷史劇剛好補空缺,紅樓夢裡的王府,單看紅樓夢能想像什麼場景,
沒那麼聰明,那是多大的王府,光賈寶玉一人住就有如今天上百坪花園別墅,
一個王府幾百人不等於一個村一個鎮.
皇宮後院3000粉黛,傍晚洗臉化妝,這臉盆水倒入河川都變彩色,還香的哩,
能想像....高陽的歷史小說說的

cougar2015 wrote:
高陽的歷史小說到近代史北洋军阀史话,二次大戰,


你說丁中江那個?抄陶菊隱的啦,以前不曉得,後來人家講了我好奇去對,天哪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不是很懂版主的比較...?
你說的從小 (撇開小學老師) 是指台灣的國中跟高中老師?
然後加拿大選修應該是大學?
因為國高中跟大學比好像怪怪的,而且兩邊的教育方式本就不同。
我的理解是,台灣國高中並未有要求學生太多的挑戰式思考,這種方式有他的好與壞,但不代表水平高低。

以自己的感觸來說,我小學在台灣,但之後就去加拿大了。
如果只以兩邊的高中歷史來比較,我會偏向台灣這邊。
因為加拿大的國高中歷史感覺都在浪費時間,我不認為自己有學到挑戰式思考,但也沒得到台灣那種背書式的基礎。
當我長大後跟台灣的朋友在世界各地旅遊時,那個基礎差異就很明顯。

如果是比較大學,我不是很清楚,因為我沒有兩邊都讀過。
感覺起來,北美的學生思考通常較活,但那是整個教育系統與社會氛圍影響,不單是歷史系水平高低而已。
但別說歷史,光事時事,不管是台灣對國外的報導,還是北美對國外的報導,其實都非常多的偏見,如果你有長期在非洲或中東生活會更了解。

大學教授引導你們挑戰權威是很好,但不代表不挑戰是沒骨氣。
如前幾頁有網友所說,半桶水響叮噹的學生是有什麼基礎真正的提出有效的評論?
所以教授只討論兩堂課就打住。
對於社會來說,什麼都抨擊挑戰卻又不拿出更有貢獻性的東西,就會變成一個只會靠杯的酸民。
更何況,討論歷史本就是信者恆信。別說幾百年前的事,光是現在隨便一個政黨動作,都可以有八百種解釋方法,誰說的出來哪個版本是 "事實"?

加藤老鵰 wrote:
你說丁中江那個?抄陶菊隱的啦,以前不曉得,後來人家講了我好奇去對,天哪...(恕刪)

陶菊隐著作等身,主要有《菊隐丛谈》、《孤岛见闻》、《袁世凯真相》、《蒋百里先生传》、《六君子传》、《北京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记者生活三十年》等。写于文革期间,2008年由线装书局出版。
.......................................................................................................
丁中江(1917年7月26日-2004年11月22日),雲南賓川人,史學家和政治人物,雲南大學畢業,曾在法國巴黎大學進修文學。曾任雲南省政府代理秘書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將特派員,廣州《天地新聞日報》社長、昆明《雲南平民日報》社長、曼谷《民主日報》董事長、香港《中南日報》董事長,參與創辦香港《新聞天地》周刊。1961年10月6日,因涉嫌「從事反共活動」以及「和滇緬邊區游擊隊有關係」被香港當局拘捕,1962年遣送至台灣。曾編寫《北洋軍閥史話》,於1962年在《大華晚報》連載,1964年正式出版。
...........................................................................................................
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雖然在1969年時毛澤東正式宣布文革結束,但史學界一般認為其正式結束於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以及10月6日中南海粉碎四人幫,主事的四人幫失勢遭到逮捕,持續時間長達十年。
..........................................................................................................


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民國55年,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於1962年=民國51年在《大華晚報》連載

換句話說丁中江已經寫好在《大華晚報》連載後最少4年以上這陶菊隱才開始寫這書.
再說一點民國50年民國60年匪諜抓的緊,這類書本不是台灣出版的要拿到也沒那麼容易.
何時出書的我沒查出日期.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他送家父乙套4冊,來過我家多次,還沒在台視主持《新聞評論》我就認識.
我也問過我父親這乙套,我父親說寫的很客觀.


cougar2015 wrote: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於1962年=民國51年在《大華晚報》連載
換句話說丁中江已經寫好在《大華晚報》連載後最少4年以上這陶菊隱才開始寫這書.
再說一點民國50年民國60年匪諜抓的緊,這類書本不是台灣出版的要拿到也沒那麼容易.
何時出書的我沒查出日期.


不對,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1957年都已經成書了,三聯書局出的,誰抄誰是很清楚的事。這不是只有我知道,網路上查一查資料很多,講的好聽一點,"一種“創造性的借鑒”。似乎可以看做,陶菊隱提供了一個寫作北洋史的範本,丁中江在其上添磚加瓦",這是最客氣的說法了。

在香港要拿到那麼有名的書根本毫不費力。

以令尊的閱歷,我想他應該很清楚,但為親者諱耳。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