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唐湘龍 說 美國領土鋪滿太陽能板1天發電量都還不足夠101大樓用一天!?

thunderbird wrote:
其實你引用"聯合報"消息
在你引用的台電網頁就有說明

100 年天然氣年用量為 702 萬噸,101~103 年為估計為 809、880、882 萬噸。之後,隨著核能機組陸續除役及負載持續增加情形下,本公司天然氣年用量將由 104年 896 萬噸升高至 112 年的 929 萬噸。

台電本來大潭天然氣電廠閒置電力就是要取代核四發電量


哇 超級感謝
有反方的人出來幫我說公道話 感恩歐

我以為我寫那麼多 沒有人看出來耶
對阿 我就是說 陳教授在90年就提出要用複循環天然氣發電取代核四
而政府後來也採用這個方式

只是Force和Cypress
給了我幾個連結 說裡面的權威才是對的 陳教授亂講
複循環天然氣發電 根本不能取代核四
所以我舉出聯合報的新聞 證實了陳教授的話

而當Force和Cypress在轉變話題 試圖幫權威講話的時候
被你公正的回覆給一槍斃命 (因為你們都是同一立場的 就是跟我對立的那面)
沒有甚麼比被反方的自己人認可 更值得我高興的

你的 其實幫了大忙
感恩歐


為了感謝你 順便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的頁岩氣革命
當世界最大能源進口國 變成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國的時候
你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情嗎? (我已經早期佈局嚕 噓)
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
cypress626 wrote:
還是不太對,台灣用電尖峰是夏天的下午2~3點左右

所以真的要看電夠不夠用要用這時候的瞬間用電量來決定

你那個只能代表整季平均,相信尖峰時刻用電量更是大增


雖然樓上已經有你的同伴 不小心說出台電就是要用大潭發電站取代將來可能不蓋的核四發電量
但是我還是尊重你轉移焦點的努力
所以還是回答你上面的問題


其實我只要用我之前給的台電資料就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資料來源: 台電電源開發案 (台電官方資料)

一樣的圖 請看103年的那欄
台電尖峰負載是 3559萬瓦 (也就是你說的夏季用電最高峰 七月時最壞的狀況)
然後一樣用天然氣夏季最高使用率32.6%來算 (其實要用31.6%因為七月是第三季)
3559 * 32.6% = 1160萬瓦 天然氣發電
但是天然氣總發電量是 1520萬瓦耶 (比我之前粗略算的1200萬瓦還多320萬瓦)

也就是最尖峰的時期 天然氣還是可以有 1520 - 1160 = 360萬瓦的閒置電力
還可以拿出 135萬瓦去支援核四一號機的空缺歐

這樣可以解釋陳教授說的天然氣取代核四的發電量了吧?

當然 你可以說出一百個可能這樣可能那樣
但是請你問的時候 先拿出數據吧
我沒有時間再幫你找資料了 老婆會罵


至於核四停掉 電價漲多少
我真的不敢太早下定論 因為台電的數據一直在改變
核一,二,三發電成本從 0.66, 0.67, 0.7, 0.72元/度
一路漲上來
天然氣成本有4.7, 4.1, 3.7, 3.1元/度
我都看過

不過我只在乎台電用的"話術"
只告訴人民 沒有核四 電費就會漲3~4成
而不去說 有核四 電費還是要漲2~3成 (一半用核四 還有一半用火力發電取代核一,二,三的另一半發電量)



其實我最納悶的一個問題是
既然核能發電這麼好 那台電為什麼不去蓋核五?

以台電發布的資料 台電未來到112年中間 都沒有要蓋核電廠歐
為什麼現在擁有了核四這麼安全的技術
還不趕快複製技術 用既有的設計 去蓋核五呢?
不只可以為國家省下很多錢 還可以降低全國的電費
最後再出口技術 去幫別的國家蓋出世界最安全的核電廠 賺外快

台電為什麼不蓋? 而未來選擇還是火力發電和再生能源為主?
希望有高人可以指點
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

gtsai1 wrote:
以台電發布的資料 台電未來到112年中間 都沒有要蓋核電廠歐
為什麼現在擁有了核四這麼安全的技術
還不趕快複製技術 用既有的設計 去蓋核五呢?

真是無聊的問題,你不知道前幾年朝野兩黨在立院就說出非核家園這句話。
要逐步廢核嗎?

gtsai1 wrote:
當世界最大能源進口國 變成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國的時候
你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情嗎?

先不論開採成本的差異,供給增加,理論上價格會下跌,不過跌幅應該有限。

1.美國願意賤賣嗎?
2.油就這麼多,採完就沒了,這幾年產油國家早就有默契,控制產量讓油價維持在高檔!
gtsai1 wrote:
我以為我寫那麼多 沒有人看出來耶
對阿 我就是說 陳教授在90年就提出要用複循環天然氣發電取代核四
而政府後來也採用這個方式

只是Force和Cypress
給了我幾個連結 說裡面的權威才是對的 陳教授亂講
複循環天然氣發電 根本不能取代核四
所以我舉出聯合報的新聞 證實了陳教授的話...(恕刪)


抱歉我筆誤
台電報告是取代核1~3(雖然報告沒寫清楚),不是核四

陳教授是天然氣發電取代核四
任何電廠(風力、水力、燒煤等)都可以取代核電,只要可以發出核四的電力都可以取代
大潭電廠當然也可以取代,有什麼了不起?
問題天然氣仰賴進口,夏季用電最大時,但又受颱風、海浪高影響很大
不是一個很穩定的發電廠

要取代核四,還是繼續要多蓋電廠(備用容量過低)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quamojo/sets/

gtsai1 wrote:
哇 超級感謝有反方的...(恕刪)


104~112年增加天然氣很明顯是為了要取代核一、二好嗎

說他用來取代核四只是牛頭接馬尾的話術而已,那請問核一二退役後要用啥來取代?

你以103、105年說天然氣可以取代核四,但你有沒有看到107~112核一二退役後要用啥取代?

大潭超好用,蓋一座可以取代核一核二核四


你能不能搞懂一下你貼的表最右邊兩欄是幹嘛用的阿?

人家台電數據早在那邊了,你還要用你那個很奇怪的公式算

112年備用容量率剩5%你有看到嗎? 這還是預定核四順利運轉耶

看行只看左半部,看列只看上半部,你真會看表


關於天然氣,天然氣本身價格才佔20%,液化和運輸成本下不去像台灣這種島國根本受惠不到

我有非常親的親人在美國做油氣探勘,如果你真的已經投資下去我也只能說


台灣充其量就是靠火力去取代核能,綠能並不穩定,只能佔少部分,然後穩定的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都不必啥災變,你的子孫也不會有好日子的,還是禍延子孫,也不必擔心核廢料啥10萬年不能處理,你光溫室氣體全球暖化就不能處理了,等到變水世界,你就會覺得當初還不如用核電取代全世界火力電廠

台灣的氣候風力情況每支發電一年可達600萬度,每年總風力發電度數可達*14.6億度。核一廠一號機瞬間發電量為636M(million)W(Watt),它發電一小時等於一支風力發電機一年的發電量。

因此在最好的風力環境下,一個核能機組一年的發電量,風力機需要蓋24*365.25=8766支,兩個機組就乘2,而目前晚間離峰時間,核電還負責利用多餘能源,把水力電廠的水抽上高海拔水庫,製造位能,這些都改火力,那台灣不會有太好的發展,為啥沒人敢說要廢除竹科呢?那一年要耗多少電,是多少台家用冷氣的耗電量呢?

竹科100年8月負載1096MW,台電101年6月份用電統計,全台灣工業區總售電量25億568 萬70度,按當月計算,一年全台工業區用電量約為300億6816萬度,一台家用冷氣一年約耗電800度,台灣的氣候風力情況,風力發電機每支發電一年可達600萬度,每年總風力發電度數可達14.6億度。核一廠一號機瞬間發電量為636M(million)W(Watt),台電公司97年12月核能發電廠總發電量為28.9億度。

阿公鐵蛋 wrote:
愛馬士不意外...(恕刪)


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 只要你是一件事的專家... 所有的事都會自動幫你升級成專家~~~


2100哇哇夜總會...

主持人: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核能議題, 很高興為大家邀請到核能專家 世界麵包冠軍來參加我們的節目~~~
------------------------------------
主持人: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兩性婚姻的議題, 很高興為大家邀請到兩性專家 世界麵包冠軍來參加我們的節目~~~
-------------------------------------
主持人: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外星人的議題, 很高興為大家邀請到外星人專家 世界麵包冠軍來參加我們的節目~~~
-------------------------------------
主持人: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EMBA的議題, 很高興為大家邀請到企管專家 世界麵包冠軍來參加我們的節目~~~
cypress626 wrote:
104~112年增加...(恕刪)


老實說 我還蠻佩服你凹的功力
簡單回你的問題

(1)104~112年增加天然氣很明顯是為了要取代核一、二好嗎
說他用來取代核四只是牛頭接馬尾的話術而已,那請問核一二退役後要用啥來取代?
你以103、105年說天然氣可以取代核四,但你有沒有看到107~112核一二退役後要用啥取代?
大潭超好用,蓋一座可以取代核一核二核四


=>陳教授是說把90年那時的所有35%功率的天然氣發電機組換成60%的
那多出來的25%發電量 可以取代核四發電量

而你凹的大潭電廠要取代核一核二核四
這是你自己說的 人家陳教授只說取代核四
更何況 核一核二發電量325萬千瓦 核四270萬千瓦
大潭天然氣發電取代核一核二的 325萬千瓦 同時不靠核四的270萬千瓦
一樣沒問題 我也算過給你看了

所以事實和數據證明 目前台灣天然氣發電在103和105年取代核四
不會有缺電的問題 (還沒加上煤,油,再生能源....)
台電給的數據已經很清楚 也是不爭的事實
你前面已經用尖峰時間用電凹過了
再凹下去會很難看

(2)112年備用容量率剩5%你有看到嗎? 這還是預定核四順利運轉耶

=> 台電112年備用容量剩5% 怪我嘍?
台電自己未來10年不擴建電廠 讓備用容量剩5%
我相信他們有另外的考量 (其實piwu已經猜到了)
簡單說 缺的備用容量 三年蓋一座火力發電廠或汽電共生就回來啦
台電又不是笨蛋
想想看這個5%數據背後的動機吧


(3)關於天然氣,天然氣本身價格才佔20%,液化和運輸成本下不去像台灣這種島國根本受惠不到
我有非常親的親人在美國做油氣探勘,如果你真的已經投資下去我也只能說 幫不了你


=> 當全世界的燃料成本都下降的時候 台灣島國受惠不到? (日本也是島國耶)
你也對台灣太沒有信心了吧?

至於你的非常親的親友,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去買頁岩氣概念股?
這支股票這個月漲25%
從三個月前挖到頁岩氣的那一刻 已經漲了50%
不曉得你的非常親親戚 有沒有報你這個好康? (因為後面還有的漲)


最後 你文章我不再回應了 畢竟我時間有限
參考一下sunfish001的文章吧
寫得多好 有邏輯,數據,和建設性

當然 寫得好的 有邏輯的 我一樣會回應
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

gtsai1 wrote:
雖然樓上已經有你的同...(恕刪)


1.因為西部沿海地區已經沒有可蓋核電廠的用地

2.核二、核三廠內還可以增加機組

Your brain has two parts:the left & the right. Your left brain has nothin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