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我很好奇,歐美平均上班族薪水8萬美金~年薪240萬台幣,那麼有錢,卻為什麼那麼窮?

youngmth wrote:
真的嗎? 我覺得剛好相反..

台灣就算大學生拿22k薪水,照樣活的光鮮亮麗,行頭齊全,沒事上01開開箱.. 其他國家我不知道,說美國好了,矽谷的最低時薪是$8,一個月平均工作不加班20天,每天8小時,月薪就是$1280,扣掉稅啊社保之類的頂多拿到$1000. 假設公司不錯有健康保險不用自己付錢. $1000在矽谷過什麼樣的生活你知道嗎? $500付房租頂多是不怎樣的區的房子的一個小房間,還要跟人共用廁所,說不定連廚房都不給你用. 如果要自己獨住的公寓,$1000基本上找不到. 水電瓦斯網路手機這些最基本的$200跑不掉. 喔..這裡沒有車也不行,就算已經有輛沒有貸款的破車了,每個月的油錢,保險,保養維修,少說也要$100~$200. 我還沒開始算吃飯,休閒,娛樂呢..

台灣很多每個月拿22k的年輕人都還住在家裡,在社會和傳統的眼中也是很正常的. 歐美國家的年輕人出了社會還住在家裡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所以生活成本就高了.

一樣是最低薪資,國外的日子是比較難過的.


可否透露一下這是什麼樣的工作?
在加拿大就算你做麥當勞也有$10一小時
累一點的肉食加工工廠全職(只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英文所以通常都是些中東, 緬甸, 佬沃, 中國媽媽在做, 也有一些大概學歷很低的白人)的也有個11,12塊時薪, 一天站著定點工作8小時, 包括四個月一次的分紅大概就有14-15塊, 一年約有5天假, 這樣的一年大概兩萬多, 幾乎沒扣多少所得稅, 在Ontario省這樣的薪水過低所以免費享有OHIP福利(類似健保, 但是跟台灣差多了)

如果大學畢業還在做算時薪的工作, 這當中應該有什麼問題吧?

感覺你是拿美國最貧窮的群體拿來跟台灣最普遍的群體比較?
我想應該是拿對等的職業比較吧?

者龜 wrote:
請你搞清楚..
國外的最低工資是可以活得有尊嚴 活得像"人"...(恕刪)


歐美國家最低工資已經好幾年沒調了 ...

主要是因08年後大家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 ~~






相較之下, 台灣基本工資雖然去年調整3%, 今年又調5% ...

不過由於GDP與歐美相差太大(美國2011年人均48,366美元~ 台灣則僅20,122美元)

所以想要大幅拉近與歐美差距應該不太可能 .....

nicko_wen wrote:
150幾萬的車會是平民車嗎?


小弟在Brussel有坐過Taxi!真如大大們講的大多是Benz.....

閒聊問司機,一台換算也要180以上台幣!正在想說這樣拿來當Taxi怎麼合算?

等到付錢的時候,那就非常清楚了!才開沒多久........80Euro.........

真的不用處處羨慕外國!比收入更要比支出......

很多東西台灣真的是物美價廉!

很多人開個車,坐個捷運,30~40分鐘...房價也還負擔的起....一堆人嫌太遠?

跟樓上英國美國的大大3~4個小時單趟車程比?真的很幸福喽!

還有的大大講起日本?他們商社外派亞洲...日本人最喜歡派到台灣...薪水比日本好,開銷比日本省!

生活水準雖比不上東京大板,但是台灣沒那麼擁擠!水平至少也有九州以上吧?

小弟想講的是....每個地方文化和生活環境都不同!比較這個真的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台灣或許比起先進的國家,還有很多需要加強的!但是比起大部份的....已經好太多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比較?人是永遠不滿足的.....

還是知足才能長樂!

旅居各國辛苦的大大們,加油喽!
螢幕花到 wrote:
可否透露一下這是什麼樣的工作?
在加拿大就算你做麥當勞也有$10一小時
累一點的肉食加工工廠全職(只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英文所以通常都是些中東, 緬甸, 佬沃, 中國媽媽在做, 也有一些大概學歷很低的白人)的也有個11,12塊時薪, 一天站著定點工作8小時, 包括四個月一次的分紅大概就有14-15塊, 一年約有5天假, 這樣的一年大概兩萬多, 幾乎沒扣多少所得稅, 在Ontario省這樣的薪水過低所以免費享有OHIP福利(類似健保, 但是跟台灣差多了)

如果大學畢業還在做算時薪的工作, 這當中應該有什麼問題吧?

感覺你是拿美國最貧窮的群體拿來跟台灣最普遍的群體比較?
我想應該是拿對等的職業比較吧?


或許你不知道,加拿大最低薪資比美國高.. 加拿大的最低時薪,只有少數地方低於$10. 而美國就我所知只有舊金山市是$10,其他沒有到$10的. 當然兩國國情,消費,還有兩國貨幣的匯率隨時在變,所以拿來比較不可觀,但是既然你提到加拿大麥當勞打工有$10,我也只能說,美國麥當勞打工還不見有那個價錢呢.

另外,我只是針對有人說國外最低薪資可以過的很有尊嚴來討論,希望其他人能了解最低薪資能過什麼樣的生活,並沒有特定跟那個族群比,而美國有多少人只能拿最低薪資過日子也不是我的討論範圍. 會提到台灣的22k是因為大家都喜歡提22k.
在美國生活我最大的領悟就是,只要能超脫"一定要買全新品"的那種台灣心態,就算普通薪水也能享受好東西。

在美國這種消費社會,多的是那種一時衝動就貸款買全新品,結果搞到最後被貸款壓垮不得不脫手的傻瓜。只要懂的存錢、懂得在網路或分類廣告找,多的是那種狀況不錯卻折價求售的生活用品。從家電到汽車、重機、快艇,只要慢慢找都可以找到。

許多老外的理財方式就是"管他就算20趴信用卡利率,刷了再說。"這對懂得精打細算的人來說是很有利的;因為這表示永遠都有源源不絕的新古品在市面上出現。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