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中國古代不重視工業和科技的原因在哪?


chinshentw wrote:
您舉的例子是活字, ...(恕刪)



其實活字印刷發明人是不是真的叫畢昇我並不在意,就像我不在意紙張的發明人是不是叫蔡倫一樣,我注重的是"活字"的概念何時首次成形,依照現有證據很明顯輪不到古騰堡.

雕版印刷錯字難以更正,往往需要整塊重雕,"雕版印刷裡經常就有錯字需要更換的概念, 那就是活字",這個說法我第一次聽過,恐怕還是要請您提出來源,不然以敝人有限的智慧怕誤會您是亂扯.

翟金生所出版的"泥版試用初篇""仙屏書室初集詩錄""水東翟氏宗譜"都是以膠泥活字印刷,畢昇也是以膠泥作活字,陶土是否可用我就不清楚了,但是以翟金生是用膠泥來看可能確實無法用陶土塑字.
因為有科舉制度,讀書人只要會中文就可以透過考試享有榮華富貴
做官總比當工匠好
科舉制度的遺毒一直延續到今日的國家考試

ccho2004 wrote:
到現在還是一樣阿, 大部分公務員職缺不考數學, 物理, 化學.


而且西方人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人民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奮鬥和創新
但是華人社會對於既得利益者的保障太多,導致國家缺乏活力

mediciaaa wrote:
而且西方人沒有所謂的...(恕刪)


mediciaaa大,你說的西方是指包含希臘在內的歐美國家嗎?聽說歐債最近很嚴重.....

不鎖國我看也是一樣,全世界那麼多人種就是白種人的腦袋瓜子最會想些奇奇怪怪的,
別說以前工業革命的研究,就是現在的電腦,軟體,手機,飛機,船艦,
甚至是路上海上遊樂用玩具,器材,遊樂場,雲霄飛車,電影工業科幻片,3D...,
什麼樣的腦袋會想出這些?
最近HBO 剛放 神鬼奇航:幽靈海 ,片中水往天上飛,
要是在我們這說我要拍部電影裡頭有水往天上飛,
我看只會被笑是 笑A.
太務實不會天馬行空什麼也幹不了

jaywang4 wrote:
明代不鎖國?明代從朱...(恕刪)


鄭和航海資料包括船隊的帳目、航海紀錄被劉大夏(官階似副宰相)先藏起來然後私自燒掉了,
這在明史有記載,連帶與劉大夏同朝為官的官員著作裡也有記載。

劉大夏之所以要燒掉是因為當時的皇帝有天心血來潮想要派船隊再下南洋,
因為明朝中葉之後中央財政不佳,有人提起當年通商在廣東所收稅賦頗豐,
皇帝於是下令找專人研究,沒想到劉大夏先一步把資料藏起來然後毀掉。

他的理由是,成祖時期國力甚強,財政也不錯才有能力下南洋,
但現在北方外族持續擾境,財政不佳,不適合再多花錢。
古代中國的遺產很多都留在日韓
會有人說這兩個地方是落後國家嗎?
也因為地理因素導致蒙古無法征服日本
現在日本很多中國古文化還能傳承下來

中國歷經了好幾次異族的統治和完全屠殺
真正能傳承文化的人都斷根了
而且蒙古族和女真都是當時世界最強的遊牧民族
就算是後來槍砲已經進步了,騎馬民族還是戰力超強
要是這些蠻族是在歐洲,大概就沒有所謂西方文明的存在了
加上滿清後來長達三百年鎖國,一堆人所講的既定中國印象都是這個

chinshentw wrote:
在西方主流裡很少人認定印刷術是發源自中國。...(恕刪)


如果把「雕板印刷」排除在印刷術之外,
然後再把「非合金活字印刷」排除在活字印刷術之外,
也就是當你限定【印刷術 = 合金活字印刷】時,
那麼印刷術的確起源於歐洲。

當然木製雕版印刷未必就是人類文明最早的印刷技術,
但所謂西方主流所認知的「古騰堡發明印刷術」,
其實就跟瓦特發明蒸汽機、史帝文生發明蒸汽火車、富爾敦發明輪船...差不多,
他們不過是重要的改良者,
把發明的榮銜戴到1個人的頭上方便好記,
可以少記很多這項技術龐雜的演進史。

尼斯 wrote:
最近HBO 剛放 神鬼奇航:幽靈海 ,片中水往天上飛,
要是在我們這說我要拍部電影裡頭有水往天上飛,
我看只會被笑是 笑A.
太務實不會天馬行空什麼也幹不了(恕刪)


大家會跟你說笑A
這又賺不了錢
還不趕快唸書考公務員

mediciaaa wrote:
而且西方人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人民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奮鬥和創新
但是華人社會對於既得利益者的保障太多,導致國家缺乏活力


想太多,
這麼簡單的結論想一錘定音,
未免過於天真。

直到13~4世紀時,
歐洲的教會和封建貴族一直都是守舊的既得利益者代表,
議會最早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貴族團體的利益不受國王任意侵犯,
擁有龐大產業的教會更不用說在思想上和行動上一向反改革、
處處以教會利益為先。

同時期的中國文明,
在封建框架下起碼還有科舉制度達成小規模的社會階級流動,
中世紀以前的歐洲平民幾乎是終生無望爬昇為貴族。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