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高鐵的售票系統,應該是完全沒測試過吧!!

tcc1210 wrote:
測試這種東西在台灣不是一向都交給一般百姓測試嗎...
反正台灣人這麼勇!根本不用怕測試不足吧...(恕刪)


好幽默、好好笑,咱是勇敢的台灣人啦!為了貪便宜......我今天也勇敢的買了車票。

在台北車站買的票,整個售票區空蕩蕩的就我一個人,服務人員還是很親切的幫我一路操作買好票,為什麼說還是,因為同一張信用卡在前幾天卻無法被高鐵售票機接受的關係,當時想算了、取消購買,但終究拗不過半價的吸引力.......

之前看discovery,正好講到一架即將出廠的新式飛機如何測試各項細部裝備,為了了解逃生氣墊的功能是否合適,請來了一整機的測試乘客,模擬逃難的情況,一遍又一遍的從連接逃生門的逃生的氣墊、魚貫而快速的滑到地面,當時心裡想,測試的真嚴謹。也不知道一延再延的高鐵平常都在測些什麼名堂?從售票系統來看高鐵的驗收真是讓人氣餒,你能相信這個交通工具是經過多麼嚴謹的測試後通車的嗎?但無所謂,搭了這次試乘,高鐵離我還是很遙遠,反正目前搭的機會真的不多。

一月八日中午接近十二點來到左營站
人工售票排的人山人海
自動售票機則是移動的相當快
我照著上面的指示 選日期 選張數 選班次
因為得知信用卡需要預借現金密碼 而刷卡失敗率也較高
因此選擇金融卡轉帳
來回票買完不到一分鐘
進站留意插票方向和抽票 閘門也很ok
整體坐下來
反而覺得是台灣民眾的公德心水平讓人汗顏

有人吃完東西垃圾留置車內
有人講手機講的不亦樂乎
也有人在列車車門尚未開啟前 硬是要上前把它打開
還有更多的人
是事先不去留意購票及搭乘須知 影響整個流程

今天售票閘門系統超賣 人員訓練的粗糙
或是硬體混合的安全疑慮
我想台灣高鐵應該要負起決對的責任 (如果他們重視商譽的經營)
而乘客應該多少也有本身的責任要承擔
保持公德心之外
還有一些設備的基本操作上來講
實際都不是件太困難的事

高鐵在台灣已經算是一項重要的建設
高鐵要賺錢
但搭乘的我們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
享受更效率的時間運用來賺更多的錢
何嘗不是全民之福?
希望高鐵能夠做出成績外
也希望媒體能夠監督高鐵 (無論報好報壞)
最後
若能放棄時時以看好戲的心態來對待這條新生的軌道
才有機會讓高鐵更進步
lnightcat wrote:
看到高鐵每天的新聞,...(恕刪)

本來覺得脫軌這種不太了解的工程問題個人沒什麼感覺,
想說剛做出來的東西,多少都會有一點問題,
可是講到資訊系統我稍微懂一點點的,小弟忍不住發言了
如果真是網友說的沒有考慮到上下站區間重複的問題,造成超賣,
一句過,「真是太混了」,這應是基本的假設狀況,
還有當機的問題,只是試營運而已耶,將來流量不知道是幾倍,

在這麼競爭、處處要為客戶著想的時代,
居然看到新聞:「規格高鐵開我們只是承包商」,
這....

講時間太趕也說不太過去,因為資訊系統是可先做的,
應不須配合著施工進度,而且台灣這麼多資訊工作者,加上
售票系統台鐵就有一套現成的,不能問一下,難到真的自己做
不用參考別人的東西。

同網友說的高鐵之前徵人的高規格,
眼光那麼高,做出來的卻是這樣的情形,給別人什麼感覺?
浮浮沉沉 wrote:
本來覺得脫軌這種不太...(恕刪)

可能請來的人 都太高規格了.....
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思考方式已脫離一般民眾,
所以設計出來的東西才無法貼近一般人的使用習慣

Gamestar wrote:

可能請來的人 都太...(恕刪)


+1

以前曾經待過一個專案,兩個PM在管,一個國產碩士,另外一個放洋回來的,前者經驗豐富外加後者滿口專業術語只會瞎掰的結果:

每天在上演台灣龍捲風附贈到處挖洞外加搶人大戰,搶啥人??搶另外一個PM找來的人~~~


小的我咧~~~待了一個月後藉故辭職~~~
shemyang12 wrote:
我也是要批評一下 ....................

一家公司 若說,資金不足所以測試上可能無法做的很周全..............

但一個 4、5 千億的高鐵工程.....訂票系統這個小程式....

頂多幾百萬 一定可以完成 ..........(一般公司可能...幾十萬就可以標下)

花那麼多錢 做一個這麼爛的系統..........到底這些 錢是用到那裡去 ?? !!!

幾十萬??
小弟公司光買個排班系統 只是比較方便而已
要花700多萬
http://www.wretch.cc/album/victorwang99
cyberforce wrote:
加上推測承包廠商在不完全瞭解SCS 與IBM RES 系統的整合與介面
另一部份也有可能是 IBM RES 系統可能還沒有完全修改完畢
以及分散式架構下之高複雜性沒有掌握到要點
加上趕通車時間趕結案時間...(恕刪)


要是有資管系的老師(這問題應該比較偏資管)與熟悉這類系統的前輩願意花時間把這個系統的前世今生與失敗原因寫成教科書,我一定去買。

負責訂票業務資訊系統的公司據說有通過軟體成熟度規範的 CMMI level 3(還不錯呢),所以應該留下了不少設計文件,更有仔細分析其失敗原因的價值,必要時應該以法律行動訴請保留證據。

這種 scale 的系統出這麼多包,我覺得不能以瑕疵一語帶過,希望票務系統是高鐵最大的問題就好了,誠如之前某位網友說的,超賣座位無所謂,不要超賣軌道或者月台啊
asiacat wrote:
好幽默、好好笑,咱是...(恕刪)


你有注意高鐵的新聞的話,你就會知道高鐵並沒有通過測試
都只是想找人背書而已
我相信高鐵是安全的、但那是在完成整個自動化測試以後
p4689428 wrote:
從今天的新聞看起來高...(恕刪)

小弟看完後發現這一點
「該記者蓄意測試高鐵的安管制度」
是不是代表高鐵的安管制度跟本不行,很怕別人來找砸而破功.所以堅持要罰(姑且不論這一位記者是有心還是無心的)
那這樣子高鐵的安管不就....
在人生的轉角你永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 如果, 我們之間的緣分是不應該出現的話, 那麼, 就將這段記憶當作
asiacat wrote:
之前看discovery,正好講到一架即將出廠的新式飛機如何測試各項細部裝備,為了了解逃生氣墊的功能是否合適,請來了一整機的測試乘客,模擬逃難的情況...(恕刪)

好像也是 discovery,美國一家遊樂場的雲霄飛車,因為一個跟安全無關的小小問題,為了解決問題,最後啟用時間延後

看我們的高鐵,明明問題還很多,為了通車而通車到處找人背書,履勘委員的意見全部變成屁,結果還有這麼多人為高鐵說話
iFans 口中的新思維就是賈伯斯為了賺錢設下的種種限制,活在賈伯斯設定的世界裡還大力讚賞是創新,可憐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