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叫我牛肉~ wrote:我個人的認為是以下~...(恕刪) 嗯, 最好台灣不需要那麼多醫生(但是基於保護自己的立場, 我當然要主張台灣不需要更多的醫師, 免的更多人跟我搶).還拿美國來比? 美國比台灣大多了, 不會一條巷子就醫金診所是因為她們一條巷子也住沒幾個人, 以及一個醫生一天看十幾個病人後就跑去玩了.美國 醫師/人口 比例差不多是台灣的兩倍. 台灣目前約每 七百多人一位醫師, 美國記得是每三百多人就一位醫師吧.
台灣不需要的是只會嫌賺的少, 寧願大家生病去看診的醫生以前醫生是好賺, 也是個高尚職業, 大家一致就覺得醫生就是要賺的多, 現在也是要一樣其他職業喊薪水少的也是人啊 日子難過大家老百姓一起過不是只有醫生而已
dearjohn wrote:健保費是繳給健保局的, 不會用到納稅人的任何一毛錢.所以跟政府無關 有個疑問一般受雇人(公民營事業、機構等有一定雇主的受雇者)被保險人出30% 投保單位60% 政府10%那政府10%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地方政府的確有用統籌分配款來繳設籍該地公司之員工健保費而統籌分配款的計算來源主要是該地之營業稅(上繳中央政府之國稅)所以這10%的健保費,最根本的來源還是公司所繳的營業稅所以,說「健保用的是納稅人的血汗錢」,這句話只說對一半應該是:「健保經費有一小部份是納稅法人的營業所得成果」
原始的健保法案政府是不出錢的, 後來一些壓力團體去搞,才會搞成政府出一部分的錢.因為當初就是會預見健保有可能拖垮財政,才用拐彎抹角的方式, 用 " 自籌經費" + " 總額預算制".這樣只要健保有收入, 永遠不會倒,這些規劃健保的人才不會被追究責任.當然代價就是現在看到的, 醫病關係緊張, 星期日診所不開, 人球, etc....
有時候醫生真的很難為 像我朋友也是遇到醫療糾紛, 明明就是他沒錯, 病人一定要他賠1百萬 真的是很無奈..他是個好醫生 你有看過醫生 看完診會順便開他自己的車載老奶奶的病人回家嗎? 我那個朋友就是這樣的好心, 可是被依些醫院的鬥爭鬥到心灰意冷 還背黑鍋背到是健保局的黑名單..真的是有夠為他抱不平的.PS 他是泌尿科的.別問我他怎麼沒載美女回家, 而是要載阿罵, 我只能說我想不透啦..
bosswai wrote:有時候醫生真的很難為...(恕刪) 用自己的車載病人啊 … 這種事我們常在幹啊很多病人沒錢坐計程車,能順路的話,我倒是很樂意幫忙不過現在人心不古,我就被前輩警告過「不要太好心」,免得多麻煩。雖然抱怨這麼多,不過我還是很珍惜能當醫師幫助病人的機會人生只有一次,即使我當初選擇念理工科,真的可以賺到很多錢我還是不後悔選擇當醫生,雖然比較辛苦,但至少腳踏實地奉獻社會,讓我的父母感到驕傲 …即使過兩年我不見得會繼續當醫生,但想到這幾年來的醫師生涯,我想味道會是苦中帶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