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無薪假再起個屁!(有數據為憑)


yunyunhome wrote:
再三強調,台灣的產業不是只有電子業


那偏偏這次放無薪假的,裁員的幾乎都是電子業,
你又如何解釋呢???
你的數據真的太薄弱了,
難以服眾~~~
再說單憑你那幾張圖,
就能解釋一切,
要被抓去關的官員,
一定是勞委會,
因為他們都沒在看01,
沒拜讀你的大作,
才會被質詢時回答不出來~~~
該打....
小優尼斯 wrote:
確實奇美現在很危險台...(恕刪)



................老唬人大大常用這招都被你們看穿.....><珍害.....完嘞~~~~~~~~
它一直只拿單方數據.單方說詞.單方經濟又有利它論調的來說話又不是第一次.拿整體數據就穿幫了啊(喔喔還有現況一比對也是穿幫)....你也說:再三強調,台灣的產業不是只有電子業.同樣的也不是你常強調的高價位房產業~~~~~是要相輔相成才合理對吧.不是你說的各產業不景氣.只有房產才是永遠上漲不跌.不能不買.永遠賺錢.打死都要買.在高點.借錢來都要買.對吧.

大家都知道台灣是以出口為主.只靠內需是撐不起台灣經濟的(能撐幾年?).靠內需就會好?當然不是摟..但就讓它說內需成長嘛(它有數據啊)><.不然要如何唬~~~唬~~~~唬.唬唬哈嘻~~~~

唬大加油~~~~~~繼續力戰群雄.板回來板回來~~~~板回來板回來~~~~

支持你的唬迷.你快再拿數據來.打敗群雄.證明你是神.

對了唬大這句別再說了:台大有個學生是變態,所以整個台大都是變態?!.真的沒人這樣想.是~~~~~你~~~~~一~~~~~直~~~~~~這~~~~~樣~~~~~想~~~~~~的不信?你要不要辦個公投啊?
懂我涵意的就懂^^.

還有別黑新人回文喔.樓開始高了.別讓它塌了.不然又有別人會說你功力盡失.很沒面子的.
我做半導體也好一段時間了
怎麼老闆從來沒有要我去關心和向他報告過美、歐的金融走向
只會問我如何把良率提升到99.8%以上
如何cost down、如何將製程縮減…
除非公司轉型成貿易商吧
不過這也差太多了…

在這段時間
各大公司都在到處找合作伙伴
包括新聞常看到、聽到的前幾大公司
而所找的伙伴也因各種原因而一直把合作條件放寬
也許電子業真的走到了這個地步
但不可否認的
台灣有今天這個地位也是靠電子業一步一步爬上來的
這中間花了多少人力、物力
有多少人犧牲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才讓版大的公司(?)有機會轉型,有飯碗可以填飽肚子
也許我們不是那群受惠最多的人
但電子業確實讓台灣很多人的生活品質提高了不少
就算未來台灣會以服務業為主
也不是今天轉行,明天就可以領足夠的薪水餵飽家人
還不是一樣要走和之前一樣的路,一步一步慢慢爬上去

從版大的文裡
我不認為版大從事或曾經從事電子業
就算從事(過)電子業,也只是一個沒把心放在電子業的人
再加上版大之後的回文和主題實在是愈偏愈遠
連我這很少發文的都上來加一腳…
實在不應該那麼認真…

回這篇文主要是要講
"人不能忘本"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做人要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物價持續上漲,雞排是很貴的,我的體重也持續上揚中"
內需為什麼比出口高
這點要好好想一想了
光看僅此一年的數據有點遷強啊
記得有「擴大內需」這項政策....
不可無視 砸我們的錢衝內需數據(?)
產業結構部會說變就變 要觀察幾年才明朗
出口/內需 比例今後一定會再變動 金錢是循環的
但會是慢慢位移 不可能說漲就漲

話說這篇的主題好像越來越模糊了
( 為啥台大一直冒出來啊??? )

題外話 我家這有個公園
之前選第一屆台中市議員時 原鎮長欲參選
發包公園改成開放式的 3月時一整片翠綠 現已經乾死禿黃.....
明年在再擴大內需一下....[無窮迴圈嗎?]
-----------------------------
發完想想....我認真了
是啊!! 生活本來就是自由選擇
有沒有人可以回答
"強制休假" = "調整休假" = "無薪假" 嗎?????

還是又是相信公司政府玩文字遊戲打嘴炮練笑話那套???????

景氣爛是事實!!
yunyunhome wrote:
總之,最遲到明年3月,製造業的景氣將會明顯翻揚起來,現在只是過渡時期...(恕刪)


PO了一堆CHART,都只顯示一件事情,所有線型都是往下掉的><"

台積電張忠謀一想是樂觀主義者,都已經說出"春燕"不會來了~

三月不正是張大老所說的春天嗎?

美國政府為了發行國債,也說了要削減開銷,這也是這一次海嘯最可怕的地方~

當政府帶頭不消費,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帶動民間企業也削減支出~

有如溫水煮青蛙,景氣只會越來越差^^

結論

民間企業如果出事,自有政府出面收拾爛攤子(2008)

如果換到各國政府出事呢??? 我想只能靠全民埋單吧!!!

小優尼斯 wrote:
台灣的景氣循環是,外銷成長接著內需成長,接著外銷衰退內需再跟著衰退,也就是說外銷是台灣的領先指標,現在外銷一路跌明年內需拿什麼消費?...(恕刪)



其實大家都可以發現這兩三年來,身邊的人結婚的結婚、生小孩的生小孩、路上孕婦一大堆

65~75年次最後一波大規模嬰兒潮世代的消費市場,剛好就不巧地在這全球金融環境堪虞的時候出現

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來房價突然暴漲,薪資跟不上房價成長,房市仍然得到支撐的原因

華人傳統的購屋生子安居老觀念,讓這波房地產多頭成為了新的經濟奇蹟

6字尾7字頭的年輕人們為了完成傳宗接代的老觀念,咬著牙硬是買了屋、生了小孩(也或許咬著牙的是他們的父母?),我身邊就有同事是如此,兩個都是上班族的夫妻,月薪加起來九萬,生了小孩,背了九百多萬的房貸,我真的很佩服他們。


我的想法是

未來台灣的內需市場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購屋、生子、養育的需求絕對會大量存在。但這不代表台灣的未來就可以如此光明,因為太高的房價+扭曲的勞資關係已經把這最後一波可以挽救台灣內需市場乃至於整體經濟的嬰兒潮消費力削去一大半,等到這批新興的父母們咬著牙、流著血汗把子女扶養長大,這些子女們未來所面對的台灣,恐怕已經是殘破不堪、蕭條不已的環境了。

樓上有人講的好,水泥叢林是不會帶來什麼競爭力的,無奈的是,台灣人把一半的GDP通通砸在上面,能怎麼辦呢?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HaHaSue wrote:
其實大家都可以發現這...(恕刪)


也許大家不願意承認....

但就是要靠觀光業 自由行啊....中國日本旅客 一年500萬人 可帶進1500億....

香港去年觀光客好像有2000-3000萬人...台灣還有很大空間...
尤其是自由行...傳統內需產業..大都普遍會受惠
yunyunhome wrote:
再三強調,台灣的產業...(恕刪)


一個邏輯問題,
當你引用的數據第一項就是半導體數據,
當被反駁後, 再過來強調台灣的產業不是只有電子業.
說難聽點, 你再打自己的臉嗎?

再說, 你真的認為只有電子業慘嗎?
這波歐債所引起的經濟危機, 你真的認為只會影響到電子業?
別蒙著眼睛說話了~

百年孤寂 wrote:
一個邏輯問題, 當你...(恕刪)

同意+1
公司是傳產,6月以前訂單都是滿載,超過全(2班24hr)產能約10%--20%,7月後訂單便一路下降,8月後只有6月25%--30%,因前面有些單未交,故9月後管制加班(2班各作8.5hr)及休特休就可解決,預估到12月沒問題(但沒班加薪水就少了), 若訂單狀況未改善,可能明年年假要休長一點(有年終看影響是否會少些).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