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為何又是張自忠?

tommy1223 wrote:
一樣的在台灣"保密防...(恕刪)


最近去陸網看到資料 ,"反右"大約有300萬去見閻王;GCD大勝..

"三年艱困時期"大約4500萬去見閻王;GCD大大大勝..




tommy1223 wrote:
這句話有大有問題,:來的不是走在路上被抓,就是比教怕死的,很少有精英份仔跟隨
精英份仔大都跑到共產黨那兒


tommy1223兄,左派的論述可以參考,不能盡信。

菁英奔向共產黨陣營是實情,但這不能解釋大批軍民願意追隨蔣來台的現象。

當時「菁英」的心態,可以透過劉賓雁的自傳窺知:不一定是國民黨做得不好,只是共產主義學說的魅力太大。純粹是菁英為了尋求救中國的捷徑,所以找上了共產黨。

這些第一代來台的人,很多至今仍健在,問問他們「是否因為怕死才來台灣?」這很刻薄。



FHK82133 wrote:
黃埔校址在中國大陸....(恕刪)



大大您說要爭黃埔正統,但問題是張自忠將軍是西北軍出身,干黃埔啥事?

只有陸軍整天在那邊黃埔黃埔,抗戰都是非黃埔在打,一堆黃埔將領都在保存實力

等到輸得一塌糊塗時就到校長哭

老美和老共最愛宣傳的,胡宗南手握四十萬大軍,卻寧願死盯住紅區不願出師抗日

編了一堆理由還是無法證明四十萬大軍擺著不用的道理何在

到了戡亂,自己內鬥外加囔囔自己人不打自己人

看看孫立人和杜聿明在東北吵成那樣,自己人都鬥不完了還想打老共

黃埔除了培養老共一堆優秀將領,到台灣又排擠血統不純的將領外,我真不知道黃埔厲害在哪....

macrosszero wrote:
只有陸軍整天在那邊黃埔黃埔,抗戰都是非黃埔在打,一堆黃埔將領都在保存實力..(恕刪)


我認為,「都是」、「都在」這類的字眼,可以做為口語,強化語氣;但形諸文字,還是小心為宜。

在上海,就是以中央軍為首,一個師一個師地填進淞滬戰場。

胡宗南的部隊把守延安是實,但若換成我做國家領導人,除了派部隊嚴加看守這個對中央陽奉陰違的地方政權外,別無他法。
蔣派內部 本來就是內鬥不斷 除了各路軍閥合流互鬥
黃埔 真的沒啥拿來說嘴 只不過是因為他主要政權掌控者 黃埔才被捧得那麼高
黃埔裡面又分土木系(陳誠系)、胡宗南系、湯恩伯系
還有黃埔校派也排擠海外留學派 孫立人就是一個例子 搞得全世界好像就他們黃埔最會打仗

早期北伐 就是全是靠銀子來收買攏絡人心 才打得那麼順利 要不黃埔北伐初期打到哪 輸到哪
到最後還怎樣 還把桂系白崇禧的軍隊拉過來指揮 結果還是一樣輸
北伐初期還要靠桂系撐大局 蔣根本就不會打仗 所以到了後來被桂系搞出了寧漢分裂
造成蔣第一次下野 當蔣復出之後 娶了宋美齡 得到大量資金挹注 北伐才得以順利

為甚麼蔣服不了人 就是打不過人 拿銀子來買人心 買回來又信不過 又把人家冷落在一旁
而毛則是把敵軍硬打下來 重新整編 我打贏你 你們這些手下敗將 就得全聽我的
蔣做事會留一手 而毛則是殺百警一 蔣體制是獨裁 而共黨則是毛周集團式共商
毛一直到建國前 權力不是最大的

抗戰結束後 蔣又開始整地方軍閥
龍雲和盧漢的滇軍就是一個例子 叫盧漢去越南北部接收日軍
趁著盧漢把滇軍帶離雲南
後來又不知道 叫那個嫡系的誰 去接手雲南

國共會戰 開戰前 國軍又經歷過一次大整編 很多東北軍 西北軍 非嫡系的士兵都被解聘
後來這批老兵 有很多被共黨吸收 成為後來攻打國軍的主力
很多在國共會戰叛變的將領也幾乎都是地方軍閥 最有名的就是傅作義 孔從周

其實那時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不是黃埔 也不是解放軍
而是 東北軍 西北軍 晉系 直系 桂系 滇系 粵系 這些地方軍閥
從清末軍閥割據 中原大戰 北伐 抗日 國共會戰這一批軍人幾乎都是主軸

那時蔣除了嫡系與海外派將領(孫立人)叫得動 其他派系 蔣都叫不動
連最親蔣的桂系 也三不五時跟蔣反反覆覆
抗戰完後來東北軍和西北軍的主力全被共產黨接收
國共會戰 就是沒地方派系的支持 完全都中央軍在唱戲 那時桂系也窩在長江看大戲
平津會戰 徐蚌會戰一打完 地方派系全望風而倒 所以國軍才一路輸到台灣

茅山老道 wrote:
我認為,「都是」、「...(恕刪)



的確,口語化的用詞用在文字上是欠缺思慮,但回顧歷史,事實也不遠矣....

在學界的討論之中,淞滬會戰幾乎等同於老蔣發起的,為的就是引發國際關注,來個孤注一擲

最後的結果就是老蔣把國軍王牌丟了進去,日後的抗戰得靠地方實力派配合



抗戰期間死了九個上將,沒一個是黃埔

死了卅三個中將,只有七個出身黃埔

黃埔佔得比例之低,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像



我們在來看南京保衛戰的情況好了

88D、87D、36D全滅,師長全都生還

孫元良躲起來、王敬久坐船逃了、宋希簾、桂永清也都逃了

日後全部在後方養精蓄銳,所謂黃埔精神大家可以想想是怎麼回事....
XD南京保衛戰不能算數,基本上這是老蔣被唐生智婊的代表作(不過老蔣這麼相信唐生智也是個謎,說不定兩個人也是在演戲)

在老蔣掌政後,有強大經濟實力的老蔣嫡系部隊的裝備補給比一般地方部隊要好上不少,訓練程度也高,在對日抗戰時被當成主力王牌保留起來是可以了解的。這也是為什麼當老蔣把他手上這些精銳投進淞滬戰場消耗殆盡時,各地方部隊會相信老蔣這次不是要保留實力,而是真的要跟日本人一拼。所以抗戰初期除了老共以外,各單位都砲口一致對外的接收老蔣領導。

而這些地方部隊在離開家鄉後,聽老蔣指揮正想可以殺日本鬼子時,卻發現其實嫡系根本就不太把他們當一回事,被嫌程度低、軍紀差,裝備補給順位又永遠被排在嫡系部隊之後。等到一上戰場才發現,自己被當消耗拖延日軍的砲灰用,站在第一線用生命替後方的中央軍換時間。

其中最慘的要算西北軍跟川軍。查一查張自忠跟王銘章的死因,會發現很奧妙的,一個上將集團軍司令跟一個中將師長,怎會就這樣讓他們戰死而不想辦法保住他們,把高階將領搞得跟個中校營長一樣。台兒莊叫西北軍的孫連仲死守,孫部死傷到苦求要替西北軍留下一點香火,而這時嫡系湯恩伯的20C還賴在山中不肯下山合圍日軍,就不難了解為何國共時地方部隊這次再也沒有理由挺老蔣,而是一個個轉投共產黨。

畢竟被婊過一次已經夠了,沒有人有這麼好的度量或說笨到被婊第二次,不是什麼人都像張少帥這樣願意讓老蔣婊個好幾次的。

還有,老蔣嫡系皆出自黃埔沒錯,出自黃埔的卻不一定都是老蔣嫡系,黃埔也是共產黨軍人的搖床,諸如看起來好像是心腹黃埔出身的熊向暉、郭汝瑰、廖運周等,後來卻是背後桶老蔣桶最大的....

macrosszero wrote:
黃埔精神大家可以想想是怎麼回事...(恕刪)


當兵時某些長官的嘴臉已經讓我認知了~
妳退出後的這場旅行,我會獨自走下去,繼續記錄每一段我曾想與妳攜手同行的風景...

TEXAN wrote:
黃埔也是共產黨軍人的搖床...(恕刪)


周恩來西安事變時見到蔣還是喊校長...
妳退出後的這場旅行,我會獨自走下去,繼續記錄每一段我曾想與妳攜手同行的風景...
不只如此

只要不是陸軍官校 正期班的出身的

想升少將 非常難

我舅舅 就不是 升到上校就是頂天了

不管他考績 成績 多好 就是卡住

我朋友 陸官 正期班 跟我差不多大

都快要生少校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