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該不該去王偉忠訓練班


fdfdftr74 wrote:
我怎麼覺得那些[配音...(恕刪)


有的有的,也有沒配笑聲的。

沒配笑聲的短劇

Micro|KORG wrote:
大大你好~

很久以前就看過你們片子一直覺得很幽默~


謝謝鼓勵。

自己覺得好笑好玩的點子、劇本,分享給大家;若大家也能感到好笑好玩,目的就達成了!
我個人覺得滿好笑的,但看的過程裡也有些小地方覺得可以更好。

1.是「舞台表演」還是「影像表演」其實還是應該區分一下。
舞台表演的話,場景佈置應該要有點戲劇性的安排。
影片裡的場景,感覺就只是一個很普通的、陽春的辦公室或小會議室。
在辦公室等人、相約一起看電影?這不太合理(專程從家裡去到辦公室和朋友碰面?)。
若是影像表演的話,鏡頭其實再活一點會比較生動。例如適時的以特寫來強調人物表情。

2.有些地方可以再更誇大,戲劇效果會更強。
例如最後出場的帽子,如果是牛仔帽應該就更好笑了。

3.劇情裡一開始是說那個遲來的朋友在家換衣服,
但出場後的重點卻是他戴了新眼鏡。
這劇情就不太順。觀眾本來一直等著看是什麼衣服的,
人物出場後觀眾也會刻意看看衣服有沒特殊之處,
但結果衣服什麼事也沒有。

~~~~~~~~~~~~~~~~~~~~~

突然想到一點可以分享一下:

配笑聲其實是一門學問。

以前聽某相聲演員說過,抖包袱之後,順利的話、演員其實會暫停一下表演,
因為要「等」觀眾笑。

包袱有抖成功,觀眾就會笑,這時若緊接著展開後續表演,觀眾就會跟不上演員的節奏。
所以當表演到笑點、而觀眾也笑了的時候,就該停一下、讓觀眾先盡情地笑個幾秒、笑完了以後,
演員再繼續。

若觀眾還在為上一個笑點開心大笑,演員就開始繼續演新段子,
這觀眾就會跟不上來,也可惜了之前的笑點。

特別是,有時這種等待也會形成一種暗示。
本來還沒笑的觀眾,會在這演員暫停表演的空檔裡,突然察覺到劇情裡的氣氛,
從而得以「會心而笑」。

而配笑聲也有同樣的效果。
配笑聲的時機,其實應該就是演員要暫停表演的時機、等觀眾笑的時機。
因為影像演出時是沒有觀眾的,所以演員無法即時隨觀眾的反應來調整,
配笑聲就成了一種折衷的手段。
提醒觀眾這是一個笑點,也讓看影像的觀眾有時間專心的笑一笑、再來繼續看表演。

所以囉,配笑聲其實是有長短之別的。
小的笑點、配的笑聲要短一點,大的笑點、配的笑聲就要長一點,
其實這就是讓觀眾能專心笑一笑的時間。


Morpheus1979 wrote:
我個人覺得滿好笑的,...(恕刪)


謝謝您觀察得這麼仔細!

您寫得這麼用心,我也得正襟危坐回您的信了。其實劇本的設定是如此:

1. 幾名同事相約下班後直接從公司(不是從家裡)出發看電影。因為分屬不同部門,所以等待的地點是公司的員工休息室。

2. 帽子,誠入您所說,不是那麼唐突滑稽。我們拍喜劇時,為了「儘量不要脫離現實生活太遠、卻又能讓觀眾發出會心一笑」的這個想法,確實傷了點腦筋。劇裡的帽子,就是這種想法下的產物:太誇張,不可能有人會戴;不誇張,戲劇效果就無法凸顯。下次可能考慮豁出去,該耍寶時儘量耍寶。

3. 劇情一開始,說是等一個「在換衣服的老侯」(沒說是「在家」換),但那只是個託辭。其實是老侯為了他那新買的太陽眼鏡,攬鏡自照搞了好久,等到現身時,所謂的「換衣服」,其實指的就是那一副太陽眼鏡。您可以再看一次:老侯戴著太陽眼鏡現身時,走起路來那種「不自信」的樣子,多少透露了這一點。


您指的「配笑聲」的學問,我拜讀之下,頗有同感!這其實也是我逐漸琢磨出來的:到了一個笑點,稍微頓一下,讓觀看的人意會之後發出笑聲。由於拍的是video,這種「頓一下」,就由罐頭笑聲來填補。

如果日後還有新作,歡迎您繼續提出指導!

Laohou wrote:
之前上Mobile0...(恕刪)


老侯加油!

你的喜劇超好笑!
台灣好像很少看到像大哥你拍得這種喜劇片了耶

大部分都是談化性節目穿插笑點......

我倒是覺得 目前的第四台大概都被把持住了

要在那些頻道插上一腳好像有點難(當然除非你有關系)

大哥你可以往壹電視機上盒發展阿

壹傳媒是一直不斷在創新的公司,若有你這樣的節目一定會有加分效果


小弟我的天馬行空想法 參考參考啦~~

a6616 wrote:
大哥你可以往壹電視機上盒發展阿


我覺得也未必要往電視媒體發展。

索性就在youtube持續經營下去算了。

這樣比較自在,能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我不是喜劇專家,但是我對於喜劇是有堅持的
國外有很多很棒的喜劇,或許你可以多觀摩看看
我覺得你們拍的內容很棒,台灣真的沒什麼人在用心做短劇了
但可以在劇本上多下點功夫囉!
有很多觀眾喜歡的是有深度的幽默,而不是吵雜的搞笑

下面的短片是英國的,這堪稱是本世紀英國最有名的喜劇
你可以參考他們怎麼配笑聲,在不同的點,配的長短差別

加油囉

http://www.youtube.com/embed/teMlv3ripSM
http://www.youtube.com/embed/B3KBuQHHKx0
茅山老道 wrote:
你仍沒搞清楚我的重點。我的意思是說:如果笑料只是建立在台語的俚語、俗語上,一翻成別國語言就不知道哪裡好笑,這種笑料就沒法做到世界共通。


周星馳的電影本來是粵語發音,用國語配音後,你覺得有無減損它的趣味?周星馳是華人碩果僅存的諧星,而不只是粵語的諧星。

但是「雞排英雄」做得到這一點嗎?「雞排英雄」全片翻成國語還笑得出來嗎?

這才是我的重點。老侯的喜劇就是想朝這方面努力。

粵語翻成國語會好笑的秘訣

在於整片的字幕與配音重新來過

商業電影有它的考量在

要不要投資下去作而已

語言有它一定的文化高度

有必要為了肯定老侯的喜劇

而去否定別人的認同感嗎
neternie wrote:
粵語翻成國語會好笑的秘訣

在於整片的字幕與配音重新來過


你這是在硬拗。

如果周星馳只顧得粵語的觀眾,講的全是粵語特有的俚語、雙關語,演的全是香港人才有共鳴的人情世故,這豈是"重新配音"能補強的?

周星馳能成功,正因為他眼光不只放在香港、笑點不只寄託在粵語!

我根本沒妨礙你甚麼"認同"。我自己也不是外省人,台語、客語都能說,我也非常了解面對台灣觀眾,只要講起台語,效果就會出奇得好。但這招太好用,也太cheap!!!

老侯這齣戲,通篇用台語也無所謂,只要你認為這才能真實反映台北上班族的實態,那我也建議老侯這麼做。只是我們的喜劇如果都只希望透過活潑的本地語言來與觀眾"博感情",所有笑料通通建立在台語上,脫離了台語就不好笑,如此能賺一毛是一毛,這樣的喜劇能否有走出台灣的一天?

海角七號賣到大陸了,雞排英雄也跟著要出口到大陸。你們或許很開心,認為這是台灣片振興的明證,我倒是感到擔心。如果大陸觀眾發現,台灣片就是要懂台語才好笑,不懂台語光看字幕,完全不知道笑點在哪,從此之後視看台片為畏途,台片貼上了"難懂"的標籤,怎麼辦?

你們知不知道,早期邵氏拍的武俠電影,全是國語,連在香港上映也是只有國語。香港才是真正海納百川的地方,堪稱華人世界的好萊塢。你們一看到腔調"不夠本土",不由分說,就關上螢幕不看。連自己人都不捧場,我說你們這種人把台灣害慘了,哪點冤枉?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