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lanto wrote:--這個名詞之所以很好用,正因為往往都做不到。 老是做不好,就不要怪別人批評。 哈,你說反了吧,『配套措施』不是做不到(要不然之後做到的都是見鬼嗎?),而是拿來當做『講的人提不出具體內容時』的最好用的藉口,要不然你可以問問那些說要配套措施的人,所謂的配套措施具體的內容是什麼?怎麼樣才算是配套措施?怎麼樣的配套措施才會滿意?我相信不是答不出來就是扯一些跟問題不正面相關的回答(例如說要讓大家都爽啦)。這辭被濫用是從記者開始,因為這個辭實在太抽象,跟態度一樣隨便大家說都對,記者也不用想破頭去找理由,只要用配套措施就可以直接帶過,當然爽爽用,一些政客跟民眾看到後也學起來,變成罵人罵政府不用理由,一樣配套措施帶過,多爽多好用。所以與其說『老是做不好,就不要怪別人批評』,倒不說批評的人到底是真的批評?還是雞蛋裡挑骨頭?還是藉幾攻擊對手?還是只是在借題發洩情緒?總結一下,個人認為用『配套措施』來批評別人,是跟用『態度』來批評是差不多程度,都是沒有具體內容,講的人說了算,被批評的人不管如何滿足批評的人,批評的人都可以繼續批評下去。所以對我來說,只要有人用『配套措施』來批評卻沒加上具體的意見,我就會對這種人保持著很大的懷疑態度,認為只是在罵爽的或是借題發揮的可能性很大。
richard7416 wrote:真是個好政府為了童玩節 先停民生用水.....比扯鈴還扯 大哥!文章要全部看完。那是水公司先前的說法,後來證實不是這樣。不要像我PO文說的,出事了先怪政府,再來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