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都是靠化工原料 台灣美食破功

Lisa_Hsu wrote:
既然是做實驗,就不管不飽和脂肪油炸後是否會產生自由基等等,重點在油炸是否能防止腐敗

因為官方說法常說油炸後水分減少自然防腐,但實際上氫化脂肪才有這種功能,因為氫化脂肪含反式脂肪多,不適合細菌食用,所以不易腐化。經過油炸,泡麵裡富含不適合細菌食用的成分,自然就防腐了。但同樣地,人吃多了也不好。

公視利用油炸來解釋防腐原理,卻不試沒經脫色脫臭氫化加工過的冷榨天然油脂,總覺得思慮不周,有替廠商緩頰的嫌疑。...(恕刪)


1.作實驗哪能不管啥用油的? 那麼多種油為何挑眾所週知不適於油炸的橄欖油? 為何不挑安定性高且廣泛用於油炸用途的天然油脂? 動機何在?
2.如果重點是"油炸是否能防止腐敗"那對照組應是未油炸的同樣東西.
3."氫化脂肪"是不適於細菌食用, 但低水活性的麵體本身適合於細菌食用嗎? 若要深入探究, 會變成是油脂的氧化酸敗還是麵體本身的腐敗?
4.經油炸可殺菌及降低水活性, 在氫化脂肪出現前,早已是歷史悠久眾所週知廣泛使用的防腐/延長保鮮的方法.
5."不適合細菌食用的成分"不必然會得出"人吃多了也不好"這個結論.
6.既是眾所週知廣泛使用的防腐/延長保鮮的方法, 公視的結目只不過教育一些沒有食科/生科等科學相關高教背景的小朋友或一般大眾, 哪來啥思慮不周,有替廠商緩頰的嫌疑? 若您想要看真正嚴謹的, 可去找相關的SCI PAPER.
Lisa_Hsu wrote:
雖然你說你不是加工藥物擁護者
但當有人說吃加工產品有不良反應時,不是強烈懷疑就是說別人健康有問題
感覺既定立場還是滿明顯的,是多年教育造成你如此思考嗎?藥物不會有錯,有錯的一定是民眾

只吃泡麵營養不良,擾亂腸道細菌生態,出這種問題很合理啊!
...(恕刪)


1.請問這邊有誰是"加工藥物擁護者"?請問"加工藥物"的精確定義?
2.當某A吃下B食物有不良反應, 但其他人並不會, 請問該探究的是啥?
3.請問本人哪段文字可佐證或歸納出"是多年教育造成你如此思考嗎?藥物不會有錯,有錯的一定是民眾"您這說法?
4.沒錯!本人的確有既定立場! 這既定立場就是"站在科學與邏輯的客觀角度"而不是主觀偏頗的認知.
5.怎樣的教育及背景條件會讓人常對事情主觀偏執, 作不正確的認知與判斷那就不得而知. 但頗令人玩味.
6.僅吃5,6餐(約兩天的時間)的泡麵, 就會因攝食泡麵致"營養不良,擾亂腸道細菌生態", 產生持續水樣便? 事發經驗具廣泛普遍性嗎? 您的認知為"合理"?

fisheries wrote:
...事發經驗具廣泛普遍性嗎? 您的認知為"合理"? ...(恕刪)

你用的方式與醫學是科學還是宗教?「羅倫佐的油」電影觀後感這串討論的方法接近

當消費者誠實說出他自身遭遇時,就用統計、科學等字樣制止消費者發言,而不去深究事情發生的原因,這是宗教手法,重點在言論管制,並不是科學。

每個人都不一樣,同樣的事情不同反應很正常。就拿我說喝某些品牌還原果汁會頭痛、不適的事,對糖精敏感的絕對不止我一人,我還聽過喝了會昏倒的嚴重反應。如果糖精人畜無害,也不會Google一查就一堆可怕副作用了。

如果他不吃就恢復正常,病因很明顯,還強要他去看醫生,這有些誇張。一開始就採懷疑的態度,反而看不到真相。何況如果統計數字來自藥廠或食品廠贊助的人員或機構,可靠性就更低了。
就如同你買果汁但裡面幾乎都是化工原料攪拌出來的....台灣人太健忘不久後又忘記繼續喝繼續吃
每次看到這些新聞就想到一些美食節目採訪店家時,常說的幾句訪談方式

主持人:頭家你怎麼有辦法做出這麼美味的料理?

頭家:這就加五種中藥材(藥材明述)及獨家配方調味料,獨家配方不能講......


常常在想有些銷售量大的小吃店諸如藥燉排骨之類,都號稱熬煮7749小時等天花亂墜說詞,因為都沒看到開放式廚房熬煮方式,都只有店面一些小鍋大桶即時供應餐點,是否有添加相關化工原料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都一直存疑,所以我也都很少去吃這類所謂超受歡迎的火鍋/排骨等.....
Lisa_Hsu wrote:
你用的方式與醫學是科學還是宗教?「羅倫佐的油」電影觀後感這串討論的方法接近

當消費者誠實說出他自身遭遇時,就用統計、科學等字樣制止消費者發言,而不去深究事情發生的原因,這是宗教手法,重點在言論管制,並不是科學。

每個人都不一樣,同樣的事情不同反應很正常。就拿我說喝某些品牌還原果汁會頭痛、不適的事,對糖精敏感的絕對不止我一人,我還聽過喝了會昏倒的嚴重反應。如果糖精人畜無害,也不會Google一查就一堆可怕副作用了。

如果他不吃就恢復正常,病因很明顯,還強要他去看醫生,這有些誇張。一開始就採懷疑的態度,反而看不到真相。何況如果統計數字來自藥廠或食品廠贊助的人員或機構,可靠性就更低了。...(恕刪)


1.請您搞清楚"科學"與"宗教"的差異在哪?

2.請問如果不用統計、科學的方法, 那是怎樣才能深究事情發生的原因? 你認為? 我認為? 還是誰認為怎樣算數? 要提出質疑甚至推翻他人說法與結論很簡單, 只要是基於嚴謹的科學方法,甚至完備的試驗設計後呈現的統計數據, 各科學期刊跟研討會歡迎地很, 誰能去禁止這些結果發表?

3.先不去探究您對"糖精敏感"此狀況成因究竟為何(畢竟沒作詳盡的科學試驗與分析)? 不少人對於蛋白敏感, 對有殼海鮮敏感的更多, 這些食物算啥? 是要歸疚這些食物嗎? 某A吃了有事, 但其他人沒事, 請問是要歸疚或探究食物還是某A本身的問題? 要是以您的邏輯與認知, 要是只要某人吃了會有不良反應, 就認定該物有問題而禁食, 相信這世界應該沒啥東西能吃.

4.可信度(可靠性)如何是看該統據數字的試驗是如何做的? 任何公開發表於科學學術期刊的報告都歡迎來自全世界各研究機構及學者的挑戰, 若其結果有重大問題, 通常驗證再現性的推翻報告很快就會出來.經過謹慎試驗設計與科學方法做出來的結果的可信度高還是某人隨口講的說法可信度高?


309 wrote:
頭家:這就加五種中藥材(藥材明述)及獨家配方調味料,獨家配方不能講.........(恕刪)


這次起雲劑攙塑化劑事件就是該公司的不能講的獨家配方.
士林夜市也中標了~

士林夜市美食破功對觀光影響很大....

polo1214 wrote:
士林夜市也中標了~士...(恕刪)

會不會晚點對案宣布陸客團自即日起不安排士林夜市行程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