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sman wrote:各位覺得各縣市政府的...(恕刪) 聽說台北市還有豪宅級的地下道,聽說這一條地下道就在台北市中心,短短四十三點五公尺,經費竟高達二億三千七百萬元,平均一公尺的造價高達五百四十六萬元。每一公尺造價超過就可以買一棟透天厝
之前忘記在哪邊有看到有討論共通管線的議題~~不過好像窒礙難行啊~~小弟覺得台灣的道路施工品質是各問題~~不過最大的問題就是底下太多管線了~~電信有自己的管線~~水公司也有自己的管線~~如果大家都使用像歐美大都市用的下水道來走的話(台灣當然有些地方不可行啦~~但起碼還是可使用共同一條比較大的管道)~~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人孔蓋了~~路面也不會這麼不平~~而且維修的時候也可以減少挖路面的情形~~再來就是材質的問題~~市區許多停機車的地方都被機車的立架撮進去了(撮好像不知道是不是這各字@@)~~台灣本來就比較熱~~太陽一曬~~再加上機車的重量施力在這麼小的面積~~當然凹個洞了~~如果機車格鋪水泥的話~~應該會比較好一點~~有些省道山路~~轉彎的地方也是柏油常常會有皺摺~~大概也是因為噸位比較大的車輛過彎的時候側滑力硬把柏油擠出來的~~另外抱怨一下~~我們的亞太營運中心~~國家的門戶~~台桃機場的跑道~~滑行道也是坑坑疤疤的~~品質都比許多東南亞的機場還差啊@@~~官方說法是說台桃機場太多大飛機在起降~~加上先天土質限制~~所以跑道很容就被壓的不平~~可是人家東京的機場~~大概是全世界747起降最頻繁的機場~~一樣會下雨~~而且還會下雪~~跑道滑行道卻漂亮到不行啊~~看了真心酸~~
這.....這要怎麼說???首先說到品質,以日本與台灣比較,很多人都說台灣應該要比較日本,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牽扯到規範問題,日本的規範與台灣的規範本來就是不同,我們的「一般」道路的標準規範本來就比較低,為何,等下在說。再來牽扯到「造價」方面,也就是成本,因為台灣現行大部分工程,還是採取「最低價」標,因為這樣比較公平,但是因為低價搶標,以致於品質相對的低落(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合理標」或是「資格標」這種東西出現,結果又容易有綁標圍標之嫌疑。為何台灣的一般道路規範不能比照日本?有網友提到,日本是規定三年內不能挖掘,但是台灣行嗎?日本的共同管道行之多年,也就是所有的管線都集中在一條大管道,這樣不管是電力、電信、污水、瓦斯....等所有的人孔蓋,都可以規劃,所以就不會破壞新鋪設的道路。但是台灣現今管線仍是亂七八糟(不能怪政府,舊有的東西就是這樣子了),管線沒有集中管理,所以網友會發現馬路上到處都是人孔蓋,而且很多地下管線都是老舊,當然會時常修修補補,就算鋪設60公分柏油,還不是會被破壞,而且假設比照日本鋪設60公分,那以後挖起來就更費時費錢了,到最後成本還不是墊在人民身上。台灣曾經有想要推共同管道,但是僅在研究討論中,因為成本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政府出資興建共同管道,電信、電力、瓦斯、自來水、污水....等業者願意配合嗎?因為管線遷移,對業者的成本實在是太大了。所以這個計畫才沒有辦法執行。也有人認為為何捷運工地旁的柏油鋪的這麼的爛??其實有些東西只是暫時性鋪設,非永久性鋪設。也有網友提出鋪個AC(也就是柏油)有這麼難嗎?唉~這不是你們想像中這麼簡單!首先設定要刨除的面積,放樣定線、切割AC、開始刨除、清理、定感應線、AC滾壓......等等,也許在一般人眼中感覺很簡單,但真的沒有這麼簡單,要不然土木工程師不就是混假的!!有關公共工程,其實裡面有許許多多的麻煩面,有些人認為為何道路鋪設不能重鋪好一點?如果是交通主要幹道,又牽扯到交通維持計畫,也許相關單位的認知,與其重鋪設會讓交通打結,反正道路還堪用,就將就著用吧!當然AC這塊餅,是非常的龐大,這又牽扯到許許多多的內幕,也就不說了!其實身為土木人,有時想想真的很悲哀,高危險行業,老是全身弄得髒兮兮,每天風吹日曬雨淋,錢又沒有比較多,時常被誤認一定有貪污,動不動就被約談,被一般民眾定位成位階低不入流的夕陽工業,越來越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入這行,因為太累太辛苦了!讓我想到最近新聞提到的玉長隧道遲遲不能通車,被民眾罵到臭頭說養蚊子。搞不好就是為了兼顧品質,驗收無法過,才不能通車,這樣也被罵!好吧,為了速度,那就犧牲品質來換取進度以便方便民眾,又被人民罵工程品質低落,一定有收賄才讓他通車....等!唉~~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工程真的好難做到讓人人滿意啊!!!抱歉,稍微發個牢騷,也敬請見諒!!
EvanTseng0828 wrote:不知道版上有沒有新竹...(恕刪) 路面回填不實, 柏油厚度不夠, 都是原因,台灣包商都存有一種觀念, 柏油夯實不用太仔細, 之後車輛壓實就好,要嘛, 就是土方回填不夠也沒有夯實, 造成路面嚴重下陷或流失,要嘛, 柏油就是給你少個五公分的, 也沒有好好夯實, 柏油路面沒多久也下陷,新竹最近許多建案, 除了公道五機車道殘破不堪外, 光復路, 慈雲路也都千瘡百孔,還有園區內道路也是, 新鋪柏油路面和舊路面不同高度,路面的高度差對機車騎士而言不是回家的路, 根本是不歸路.... >"<這問題和同事討論過, 結論:1.官員出入都有司機開車及警車開道, 所以官員不騎車也不知路面高低差的嚴重性2.假使官員要騎車供霉體拍照發新聞, 幕僚也會先選過美觀可用的路面3.即使沒有美觀可用的路面, 也會馬上鋪出一條美觀可用的路面讓官員可以騎車供霉體拍照發新聞至於官商勾不勾結? 大家心裡都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