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 wrote:
那小弟 23 樓 有...(恕刪)
23樓文中大概說明因為老人有錢(有拿到退休金 ),
所以年輕人可以把產業建設在服務老人身上,
簡單說就是去賺那些老人的錢
確實,要做跟有錢人有關的生意!
但是.......同樣看看日本好了!
日本老人確實不少人有相當的錢(泡沫前有領到退休金的),
但是日本老人卻不願意花錢消費,而是把錢(棺材本)存起來,
導致這一大筆錢都只是放銀行而已,日本現在退休者儲蓄率非常高
(而且日本銀行幾乎是沒利息還要自付保管費),
根本沒發揮到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
日本政府對這事也很頭痛,但也沒輒!
(上禮拜新聞有個日本人帶一大筆錢過台灣海關被攔,因為金額多過規定被沒收,
問他為什麼帶這麼多錢來台灣,他說台灣銀行利率比日本高,他想存到台灣來!)
為什麼日本老人不願意花錢?
當會有所謂的1個年輕人養4個老人的時候,
代表社會處於
1. 國家經濟財政不好!
2. 少子化!
試想你是日本老人,經濟不好時,你敢把你的棺材本亂花嗎?
而年輕人(低薪加上派遣)卻要一直繳稅去扛國家各種支出........
煥仔 wrote:
當然不是,只是把一個很麻煩的東西,用簡單的方式敘述罷了. 經濟要是簡單的話,我早就可以當經濟部長了是吧. 那為什麼台灣的狀況還是那麼糟糕, 當然不是我的錯.
問題來了,誰的錯呢? 就是那個帶兵卡泥沼的傢伙...
台灣經濟發展是聽誰的命令發展? 台灣企業究竟受誰指揮開工? 難道您認定經濟部長可以命令中小企業轉型嗎? 還是經濟部可以命令傳統產業變成高科技? 經濟部好像[只能輔導/不能命令] 夕陽產業轉型吧!
事實上 - 公司不是部隊, 員工只要找到更好的就業機會 (ABC公司高薪禮聘XYZ人才) 大可跳槽. 要是能找到國外工作機會, 經濟部也不會干涉您個人意願. 旦是反過來, 您也不能要求經濟部為您公司的營運狀況負責!
所謂的 [市場經濟] 用俗語來解說就是 -- 日頭赤炎炎, 隨人顧性命!
所謂的 [計劃經濟] 用俗語來解說就是 -- 吃大鍋飯!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