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偵如果願意撤到南京,那麼現在中國應該還是大明王朝,或是南北分治的時代.北方就是李自成或是其他闖王組成的好多國家就像過去蘇聯西區那些加盟共和國一樣,一大堆的小國家,然後東北應該就是韓國或是朝鮮的延伸~至於為什麼不去北筏,原因是南方物資足,大家都吃得飽,沒有乾旱天災.沒有人會想北伐找死,自然久了就安逸.跟南宋一樣吧!
萬曆的朝鮮之役重點是1593年5月8日,豐臣秀吉在名護屋會見了到達日本的明朝使團。由於語言不通,雙方的會談仍就在沈惟敬和小西行長間進行。豐臣秀吉提出了「大明、日本和平條件」七條如下:迎明帝公主為日本天皇后;發展勘合貿易;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取自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AC%E6%9B%86%E6%9C%9D%E9%AE%AE%E4%B9%8B%E5%BD%B9
nana930421 wrote:萬曆的朝鮮之役重點...(恕刪) 最近在誠品看了幾本書。明朝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看完,100分真的搞不懂,一個明朝怎麼有好幾個看法?有沒有一個完整共識啊!話說大明切還蠻好看的。把明思宗最後的憂慮給講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