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方言的確很複雜,和古音接近的就是吳越一代的方言了,江浙、福建等地。普通話從甘肅、四川以東湖南以北安徽以西東北以南都暢通無阻。不過這片廣大地區的方言土話"此地話"多不勝數,十裏不同音那是很正常的。到了兩廣,福建,江浙就聽説都成問題了另外西藏,新疆,雲南等地的少數民族語言那就基本是外語了現在漢語-中文要有個統一標準,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懂一種漢語,不至於老外學了溫州漢語結果跑北京誰也不懂。也要保留各地方言傳承祖先的文化,各地的地方戲都用囯語、普通話來唱……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也要發展好,不然新疆人跟拉登去炸樓去了,西藏人佔山為王了,内蒙也跟外蒙一樣反了……那樣外邊旅遊一下還要到處簽證……
scotthsiao wrote:就算是最早來的族群,我們稱原住民的,也不是原住。有考證的應該是已經消失的矮黑人,是賽夏族矮靈祭的主角。 台灣是古南島民族的發源與擴散地之一,學界已考究出台灣原住民族出現在台灣有千年以上歷史,只是依照目前所出土的再更早之化石、遺址等考古資料(如長濱文化等),仍無法證實與原住民族甚或矮黑人有關,自然也不可能據此來證明矮黑人比原住民族還早的說法。呂副總統的言論聽聽就好,別當真了....所以有學者稱目前的原住民為先住民。 其實也只是少數一、兩個學者的個人意見,何況,尊重並使用原住民族對自己的命名才是重點。
我小時侯住金門,後來移居台灣腔調的確差很多,台灣話偏漳州腔,金門話偏泉州腔不但許多字詞發音不太一樣甚至整句話的語調都有差我兩種都大概會講,所以我的閩南語有兩種腔調可以切換但台灣有些地方的腔調也有混到泉州腔之前聽到還以為是遇到同鄉@@閩南話的發音很難用國字或注音或羅馬拚音打出來必須用專門的音標符號我大學時有學過一種音標 但也只是那個教授自己發明的用來紀錄閩南語發音的音標符號有很多套好像也沒統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