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wn732 wrote:
不然的話我倒覺的不是因為人太多所以沒有工作機會,
而是真正缺人的工作都沒有人想作, 或是沒有人能作. 也沒有升級.
澳洲也有一樣的問題, 所以才會積極從亞洲國家, 像是台灣, 吸收勞工進去...
只是在台灣就會變成"把機會都讓給外勞"的話柄....哎...
真正缺人工作都沒有想做的原因是,因為沒競爭力,例如傳統產業,這種過時產業早該班離台灣,又不是東南亞國家。
但是現在台灣的問題不光是生育率降低這個問題,還有伴隨而來整體人口老年化過於迅速的問題..而且還遠超過政府的預期..也就是說執政當局根本還沒準備好配套,政策來因應..(這個問題早該面對了...)結果人口減少帶來的好處大家還沒享受到...在生育率降低及人口老年化過快所帶來的副作用就先會讓台灣吃不消了..
最明顯的大家已在議論小學,中學生源不足,導致流浪教師增多..未來大學數量可能因學生不足陸續需關門..這些因教師相關工作的消失所衍生社會問題會有多少? 這些素質不低(但轉換跑道卻不易)的人力該如何安排轉業? 人力資源無法適時移轉到適當位置的結構性問題是很難馬上解決但卻必須解決的.. 人力資源配置無效率化是很恐怖的..這些人你要他做什麼好?
目前台灣政府負債已高,未來福利要好錢從何來? 要建設錢從何來? 要保持現有軍力人從何來? 很大還不是從我們一般大眾身上而來...如果現今的財政規劃是在預期未來能納稅的人不會顯著減少之下假設的財政預算規劃都很艱難了..那你能期望稅基來源增加來cover負債嘛? 羊毛出在羊身上,還不是從我們平民身上搜刮...(有辦法的富人會把財產流動到他認為適合的國家,或壓迫政府立法保護他)... 那倒楣的還是一般大眾啊....
我也想台灣人口少一點,住起來舒適一點(人在大陸,心在台灣..), 但台灣大眾承受得了相伴而來的副作用嘛? 我們的政府有能力適時將台灣轉型成以高素質人力支撐的經濟體嘛?? 個人很懷疑....
sdragonlee wrote:
樓主的觀點理論上看似沒什麼錯..人少了,生活環境不擁擠了,房價可能低了,生活水平可能也可以提高...
但是現在台灣的問題不光是生育率降低這個問題,還有伴隨而來整體人口老年化過於迅速的問題..而且還遠超過政府的預期..也就是說執政當局根本還沒準備好配套,政策來因應..(這個問題早該面對了...)結果人口減少帶來的好處大家還沒享受到...在生育率降低及人口老年化過快所帶來的副作用就先會讓台灣吃不消了..
最明顯的大家已在議論小學,中學生源不足,導致流浪教師增多..未來大學數量可能因學生不足陸續需關門..這些因教師相關工作的消失所衍生社會問題會有多少? 這些素質不低(但轉換跑道卻不易)的人力該如何安排轉業? 人力資源無法適時移轉到適當位置的結構性問題是很難馬上解決但卻必須解決的.. 人力資源配置無效率化是很恐怖的..這些人你要他做什麼好?
目前台灣政府負債已高,未來福利要好錢從何來? 要建設錢從何來? 要保持現有軍力人從何來? 很大還不是從我們一般大眾身上而來...如果現今的財政規劃是在預期未來能納稅的人不會顯著減少之下假設的財政預算規劃都很艱難了..那你能期望稅基來源增加來cover負債嘛? 羊毛出在羊身上,還不是從我們平民身上搜刮...(有辦法的富人會把財產流動到他認為適合的國家,或壓迫政府立法保護他)... 那倒楣的還是一般大眾啊....
我也想台灣人口少一點,住起來舒適一點(人在大陸,心在台灣..), 但台灣大眾承受得了相伴而來的副作用嘛? 我們的政府有能力適時將台灣轉型成以高素質人力支撐的經濟體嘛?? 個人很懷疑....
閣下說的人口老化問題,但是現在醫學發達,人類壽命提高,同樣60歲,在以前是已經很長壽了,但是現在60歲算是事業上最高峰。
還有小學終學學生不足,導致流浪老師問題,這是台灣教育制度問題,學生不足的學校早該合併或裁撤,而且沒這麼多職缺,大學也不該開那麼多師資相關科系,不只流浪老師問題;很多科系也是一樣,例如大眾傳播系,明明台灣在媒體上又沒這麼多市場,開那多系,畢業後沒工作當然會失業。
而且閣下說錢從哪裡來,但是問題是養一個孩子從0到20歲要花費的錢多少?還有多少錢可提供稅收?而且孩子成年後也未必能找到工作,未能找到工作,所有失業補助還不是政府承擔,這樣稅收還不是一樣減少。
而且台灣能住的地方有線,除了西部三大都會區,其他地方不是高山要不然就是農田,能住的地方有限,那還要增加人口數嗎?而且我前面說過,現在工廠幾乎外移,流在台灣的大多已接單和行政為主,就算有工廠也自動化了,和以前勞力密集時代不同了,需要那麼多人力嗎?
一堆人搞不清楚狀況
總以為生了孩子就會有生產力?
國力就會強盛?
要有消費行為才會有繁榮的景象.經濟才會好?
理論上好像是這樣沒有錯.
但...要有工作才算有生產力吧!
要有收入.要有錢才能消費吧!
生了孩子只是讓國家的負擔變的更重罷了!
不只要負擔老人.還要負擔嬰幼兒.直到他成年.
嬰兒剛出生就能工作嗎? 至少要到成年吧!
這期間要多久?20年?25年?
成年後若沒工作.一樣是國家社會的負擔不是嗎?
而且人口再繼續膨脹下去.失業率肯定更高!
求職問題.交通問題.治安問題......絕對與日俱增!
這才是真正該擔心的問題!
而不是人口老化.
(別被政客騙了)
老年人.總會老去.
20年後.人口老化的問題一樣會慢慢趨緩!
因為老人家總會有百年之日.
鼓勵生孩子.只是為了將來有更多人繳稅而已!
但繳稅的人他的錢哪裡來?
那是你(妳)的問題.政府不管!
繳的稅該怎麼用.也不管!
花在一些可以騙選漂的地方.以及如何中飽私囊才是他們所關心的!
鼓勵生孩子根本就又是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
老鼠會?說得好!
就是老鼠會沒錯!
練精化氣 wrote:
有人拿澳洲比台灣,澳洲人口是逐漸增加的,早年澳洲因為人口少,政府還鼓勵移民該國。
台灣不同,已有2千多萬人了,現在中年人(未來老人)的退休金,醫療照護問題,就是由下一代來負擔。
1年輕人對1老人就顯吃力了,當1對2或3老人,會壓死年輕人的。
人口緩慢減少,問題還不大,但如果劇減,就會如我所言,經濟會垮,幣值會貶,大家等著過苦日子一定...(恕刪)
針對這個問題,我回答你,不要擁有台幣資產,全部轉換成澳幣,當然 Show Hand 風險很大,但就是要你把資產從會貶值的地方換到會增值的地方。
豬吃飽了等過年,只有被宰的份,只有洞燭機先,提前佈局,才能輕鬆過日子,就像練精化氣,下一步是什麼?練氣化神?我經歷過國民黨的愚民洗腦教育,也經歷過黨外、解嚴,自己過的好最重要,國家興亡,匹夫無責,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澳幣對台幣從1比10幾漲到30,澳幣定存比台幣高,你們都知道問題了,也知道現況了,何不起而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