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買了台Apple II相容的宏碁小教授II
堂哥年長幾歲,還曾擁有Apple I,II跟很貴的5.25吋軟碟機
螢幕就是RGB輸出到電視機去
小教授II沒有作業系統,所有動作都要使用Basic語言
當時我只是小二或小三,所以只能照著書練習加減乘除等簡單的語法
最常玩的還是磁帶內的遊戲,有分單雙面磁帶
單面的話,用錄音機迴帶才可以再次讀取
超級運動員是當時我最喜歡的遊戲
堂哥那時就玩過文字版的德軍總部
我是以前還有國中升學班的年代
所以國中幾乎沒時間使用電腦
小教授也已經落伍了
爸爸再次購買電腦,我忘記甚麼時候
那時已經是大同所推出相容Intel 386等級的桌上型電腦
有專用的螢幕跟平躺式主機,3.5吋軟碟機,40MB HDD,跟4MB的ram
作業系統是DOS,可以玩3.5吋遊戲
國中有個同學對電腦很感興趣,常常來我家研究
為了玩遊戲,想辦法在開機批次檔內寫設定增加記憶體
最常用的應該是EMM386吧
那時已經有德軍總部的射擊遊戲
相較於其他RPG遊戲
德軍總部以2D畫面呈現3D視角真是酷到不行
幻想空間也滿知名的,不過以當時的眼光是18禁
我忘記數據機是附贈的還是購買的
反正高中時,我開始接觸BBS
在那個年代也沒有WWW,也沒有線上遊戲
BBS是電腦上除了玩遊戲以外,唯一的能跟人互動的消遣
大家都可以在站內留言
不過我覺得曾經碰到男扮女的訪客
到了大學,外宿
Intel Pentium 486,586席捲而來
大家最熱衷的是誰的電腦可以播放VCD不掉格
哪像現在隨便一支手機都能播放HD畫質
當時能播放VCD的就屌翻天
音樂部分也是大熱門,大家的電腦內都是MP3音樂
而且音樂界普遍因為盜版問題反對音樂平台
不像現在因為機制建立好了,推出作品會想盡快放上串流平台獲得收益
以至於後來的燒錄機,各式各樣的儲存媒體需求量大
在ADSL還沒普及以前,數據機就開始鑽研倍頻,強化壓縮的演算(但56Kbps終究是要退場的)
一條1MB記憶體要價10000(更正:1000)元以上
那時選擇擴充到16MB,而不是換整台電腦,大概花了12000元
那是PC界的黃金時代
也是光華商場的黃金時代
到處都有電腦賣場,每天都很多人
但是我去光華商場最常逛的一家在八德路巷內二樓的唱片行試聽
那時聽音樂還是以電台與買CD為主
有試聽服務的比較讚
遊戲也越來越進步
最吸引我的是DOOM
但是大家沒有switch或是hub這種玩意兒
所以電機系,機械系的學長,帶著大家裝網卡架環形網路
多人即時DOOM就開打了
第一次體驗到多人對戰遊戲
各種遊戲線上化也默默地進行中
紅色警戒,COD也很火燙
但是當時我覺得最好玩的RPG還是仙劍奇俠傳
反倒WWW才剛開始廣為發展,是裡面成果最粗糙的
記得大一計概做了網際網路的報告
報告到最後,我做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結論
但講完,自己笑了,同學老師都笑了
畢竟數據機上網還是主流,ADSL才正崛起
當時的網路資源怎麼看也不像能這樣啊
出了社會
工作上經歷了健保上線
健保局推行私有網路來向中央讀取個人資料
中華電信專線,但是推出時真是一蹋糊塗
過了不久,Blaster疾風病毒就問世了
這是一場超級大的災難降臨在剛建立的健保局網路
雖然是私有網路,但是當時幾乎所有的醫療院所都沒有資安的對策
所有電腦沒有防火牆保護直接VPN接上去私網
當時又是盛行Windows 95/98
由於VPN內同網段IP眾多
一台中毒,差不多全網段中毒
只要沒有關閉網路芳鄰功能的都中了
我記得健保局本身也沒有對策
都是周邊廠商自己去想辦法的
所以當時很流行使用分享器來應付
網際網路的歷史落落長
很多人都經歷過了,就講到這邊就好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國中時有青雲386了,沒有硬碟,只有大大的兩個5.25"磁片插槽,OS是dos 3.0,記憶體不是金手指插槽而是針腳,記得第一個玩得是勇者鬥惡龍I的中文版,只要是當時的中文遊戲幾乎都玩過
後來裝上了120MB的硬碟,也有了網路,但當時真的不知道網路可以幹嘛.記得是用telix連上的,所以還是玩我的遊戲,順便研究autoexec.bat和config.sys
這台一直用到高中畢業,dos來到6.22
接下來就是486,586,Pentium到現在的i系列,os也從95,98,2000,me,xp到現在11
剛開始接觸www時應該還是win98,速度真的忘了,只記得撥接的最後是用蝙蝠車,當時要連線還要買hinet的帳密卡,有連線時間限制.之後朋友給了組免費無限時間的帳密,原來是流傳出來的盜帳號,還曾經因為被告竊盜去警局說明過
大概是這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