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前總統阿扁時代起每年GDP至少成長3%以上(去年除外),十幾年來GDP都成長,但大家的薪水卻負成長,到底錢到哪邊去了,這很明顯,多說無益,這個政府是資本主義的政府,老百姓活該倒楣。面對不合理的事就勇敢說不!不生小孩 不買房 沒在怕的啦。什麼百萬生育口號,一堆豬頭想出來的把戲,把百姓當白癡耍。
niniline1999 wrote:叫什麼叫,那裡不能住...(恕刪) 是阿感謝大大的開導 誰不想回家鄉(剛好我家就在高雄),但小的不成材,工作地點都在新竹以北,在高雄工作機會少(高雄失業率一直超過6%),薪水低(要找超過3萬5的要很成材),剛好小的不成材只能在北部混口飯吃,這要怪誰,重北輕南,沒適當的國土區域規劃與發展,這個資本主義政府可不管這個。
jian_an26 wrote:是阿感謝大大的開導 誰不想回家鄉(剛好我家就在高雄),但小的不成材,工作地點都在新竹以北,在高雄工作機會少(高雄失業率一直超過6%),薪水低(要找超過3萬5的要很成材),剛好小的不成材只能在北部混口飯吃,這要怪誰,重北輕南,沒適當的國土區域規劃與發展,這個資本主義政府可不管這個。...(恕刪) 往北部跑怨不了政府,要怪怪自己,50年前台灣沒什麼工業時大家就全往北部跑,那時就已經住不起台北市,住到三重市,台北縣當時只有三重市是市,中永和是中和鄉,永和鎮,算是人多點的地方,50年後原本的台北縣民能有多大出生率,但是現在是出現10個衛星都市,三重蘆洲新莊板橋中永和新店汐止樹林土城,外帶淡水鎮,我們是地方自制,各縣市政府為何搞不好自己都市發展,高雄還真的是一路衰退,高雄港,工業區,都涼掉一半.
高房價相對於沒有漲的薪水雖然令人氣餒,但是二十年來,世界已經平了。臺北市精華區的房價,已經不是臺北人可以決定的了;就像板橋、新店、新莊、中和、永和的房價,也不是在地人能夠主導的。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真實的知道松山、信義、大安、內湖,昂貴的房子,很多都是拿著香港護照、美國護照或是你所不知到的超級有錢人在買;那些人可能就是從你身邊走過的歐吉桑、歐巴桑。幾千萬、幾億現金拿出來眼睛眨都不眨,對他們而言,台北市可能還不算太貴。至於,那些手中有幾千萬的台北人,在台北市也買不下手,就往他們以往不大關注的台北縣竄,當他們看到臺北縣的房子一坪只要20~40萬,覺得便宜的人不在少數。條件好的,在捷運站周邊的,台北市的有錢人也不覺得太貴,隨手一砸、秒殺的狀況隨時可見。這次房價的高漲,跟二十年前真的不大一樣。不管是政府或是個人若用以往的眼光侷限觀察,可能會犯下很嚴重的錯誤。世界人、超級有錢人,已經逐漸在掌握世界上有機會的地方;世界正以我們都沒有遇過的狀況在改變。在此時刻,提供這個觀點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