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_shot wrote:其實很多其貌不揚的魚...(恕刪) 不知台北有什麼店家可以吃這種魚的沙西米?我是在頭城漁港的漁船上吃的2大籃的現煮螃蟹(漁市裝魚的那種)+魚湯+啤酒岸上的憲兵眼睛都快冒出火來了
jscola wrote:不知台北有什麼店家可...(恕刪) 嗯嗯~~老實說,台北要吃到的機會是....不大啦一般來說,澳底到宜蘭沿線(大溪、梗枋....等等)比較有機會遇到這種魚數量並不多,大多是船釣釣到比較多,而漁民捕撈的話大多自用我們同事曾經一晚釣到約10條....(被其他人搶光光)如果有機會去北縣到宜蘭沿港可以去看看,一般說的"喇叭"就是了(千萬別跟"歐多擺"搞混在一起,"歐多擺"是銀色的,但肉質差多了)
bingsyun wrote:吃土魠這麼久了,今天...(恕刪) 不不...土魠和白北仔是同一科不同種的魚白北仔/土魠/石喬仔都同是屬於"鰆科"的魚類,長相更是像到不行而且老實說,市面上大家常吃的土魠...95%都是"石喬仔"啦所以有一句台語說:石喬仔假土魠.....就是這意思
power_shot wrote:產期可能要問王子吧??我同事是說約3-9月比較容易釣的到 基本上只要不是冬天釣到機率很高!!這種魚很怕低溫(跟虱目魚一樣到10度就自動暴斃)bingsyun wrote:吃土魠這麼久了,今天才知道白北是土魠的幼魚, 白北跟土扥只是長的很像~但不是同種類!更不是土扥幼兒!市面上土扥魚羹!幾乎都是用白北去炸的!一尾土扥(7K)尾巴跟頭部可以彎曲的等級每公斤要價4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