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過百貨公司 流行服飾品牌公司 所接觸到的訊息應該算是比較直接吧
以下"超簡單"敘述只是"個人睡覺時做夢所夢到的 所以可能是假的"
當初風城開幕之前 招商時其實就沒有說很順利
在SOGO 三越的"強力"經營之下(那時舊遠百早面臨下台一鞠躬)
大部分有實力的品牌多半是選擇選邊站 不然就是觀望
所以風城購物中心一開幕所招到的廠商競爭力明顯不足
三四五線品牌都可以開專櫃 這些品牌在其他百貨業只是特賣會品牌
開幕前兩大百貨龍頭檯面下的較勁已經讓風城吃足了苦頭
而風城所聘用的經營團隊更是缺乏市場前景經營概念
啟用了台中XX百貨的前敗戰企劃團隊及老早在新竹倒閉的XX百貨企劃團隊
連收銀人員都是從新竹XX百貨惡性挖腳過去 整個營業POS系統COPY自XX百貨
導致連開出來的發票格式不細看還以為是XX百貨
另外一點是在台灣百貨業比較難經營起來的是一間購物商城前面是百貨公司
後面是店中店 其實個人覺得這算是個滿不錯的經營方式
可是問題來了 在當舉辦某類型全館折扣贈品活動之後 卻開出不同公司的發票
導致活動進行期間會產生大量的客訴 大幅增加消費糾紛
再來是集團高層缺乏經營願景與經營團隊缺乏起死回生的經營概念
在第一次增資後新竹商銀成為最大股東 這個時候連另兩個百貨龍頭
都估算風城有可能改變經營方針 其實這時候風城如果能大刀闊斧的去改革
我當時個人的想法是如果能將原來的概念轉換成國際品牌的OUTLET(可惜OUTLET的概念在當時的台灣未成風氣)
未來還是相當有前景的 沒有理由新遠百做的起來風城做不起來的 就在此時XX百貨興起了接手的想法
(因為跟某飯店未來合約到期之後的未來經營願景 當時的新遠百尚未成氣候)
但是很可惜風城選擇了依照原有模式繼續經營造就了風城未來的殞落
就在風城殞落之前 各品牌業務 幾乎都守在風城附近 甚至派出轎車 貨車每天都在附近停靠
一但接到自己公司的命令就立刻第一時間將自己公司的商品搶救回來
而大部分的專櫃人員接到自己品牌公司的命令就是 只要有消費者要來買中高單價的商品一律說缺貨
而最後那一天終於來了.........(但是說實在話風城一開幕另兩家龍頭老早就預估風城最久活3年)
之後就是另三大百貨風起雲湧的廝殺....而這又是另一段商戰故事了.....
順帶說到另一點其實要支撐一家百貨公司 這個城市的規模正常來說需要有40萬人口
而新竹這個城市本身約有40萬人口(當然這得排除城市經濟規模)
同時存在三家百貨公司 未來離新竹市很近的竹北很有可能再多一間百貨
(有可能是門外漢跨足百貨業)到時候整個百貨市場的洗盤肯定是相當精采的了(竹北新建住房空屋率過高)
另外前面有網友說到義大世界 這種是另外一種百貨型態 這種型態比較特別
這類的商城特別依賴城市計畫 有興趣的網友倒是可以搜尋一下"奧特萊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