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人民有了解自己疾病病情的權力,姑且不論看得懂或是不懂。
我相信現在一般醫生每天看的病人(或是病人家屬)很多是英文不太行的,當然也不太會google,這種情形離開台北市很常見。醫療改革就是照顧弱勢族群,不是嗎?
當然,很多東西翻譯成中文很奇怪,不僅難念,難寫,更是沒必要。
PEEP,FiO2,Babinski sign...這些東西連大陸都用英文了,更何況台灣。
我知道很多到對岸去的attending,打中英夾雜病歷也是蝦蝦叫的喔~
有人這樣說,那以後台灣人出國看病,如何讓外國醫師看得懂病歷??
台灣真正出國看病的有幾位??
有沒有佔台灣人口的0.5%?
除了之前台北國x醫院的大老闆蔡萬x飛到美國做心臟手術之外,我遇到的都是從澳洲美國加拿大飛回台灣來看病的,因為國外看病太貴了(我相信在台北工作的同業想必也遇到很多這樣的人)
反倒是去中國大陸進行換肝換腎的越來越多,郭董的弟弟還去對岸換骨髓
病歷中文化,是種趨勢
大家在反波的同時,這也是照護自己健康的一部分,中文病歷並不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影響至鉅的事,只是希望有壹 天,萬一有需要的同時,病患包括家人能夠更具體的了解問題所在....。
當看大家討論這麼熱烈時,我只是拿出自己工作的經驗談.
我相信不管是那類的醫事人員都知道書寫病歷的量一天有多大,
所以當你在趕時間時,真的恨不得寫越快越好,這時候電腦化的病歷真的是有點麻煩
所以,我都是用手寫,而且大多是用縮寫英文寫,等我有空時,才會在電腦補資料,
不然我的工作會弄不完,每個病人都很重要,所以這是一點折衷的辦法.
另外,就像很多人前面討論過的,很多專有名詞的中文不是沒有,
不然就是很多版本,就算有統一的翻譯,我的經驗是很多病人還是像看的霧煞煞的,
所以病歷要改成中文,我是覺的沒什麼太大的必要
但是,我覺的診斷證明是英文後面括號駐解中文文就需要了
贊成中文的人,有機會你可以看看醫事人員一天要寫多少病歷,我想你就不會太堅持一定要改中文,
你說不是有的VS堅持要把病歷改成中文,他門是VS耶,都把病歷交給R在寫的,沒寫多少,當然可以這樣搞
cckm wrote:
之所以有人是醫生,有人是病患
大家都很有學問,醫生也不值錢了
病患不懂,不表示醫生可以不解釋病情)
所以,病歷是不是中文跟本不是重點
而是醫師跟病人之間的溝通問題
中文化病歷就可以解決問題嗎?我覺得不會
現在看病人的時間以經不夠,再把時間拿來打或寫中文
病人有什麼好處?
另外,樓上那一位一直說人做假病歷的
請提出實證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