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

談談佛教

cman4434 wrote:
這就是道家的思想!!...(恕刪)


從數學的角度來說,

所謂的無極可能是 0-dimensional singularity (0維空間的奇異點)

太極有可能是 1-dimensional singularity(1維空間的奇異點)

道家的道或是佛家的真心也許就在黑洞的中心呢。
佛陀出生早孔子200年。讀佛教的經文就好比讀論語。
至於生死輪廻那是2500年前的宇宙觀。當時的人們的認知就是那樣。
科學有新的發現,會不斷修正。宗教就停留在那個時間點上。
經過各派弟子的渲染,傳到今日。就有許多不同解讀。就像瞎子摸象,摸到尾巴的說象像繩子,摸到耳朵的說象像扇子。摸到腿的,說象像柱子。
看你摸到什麼了。
王笨鵝 wrote:
佛陀出生早孔子200...(恕刪)


我認為宗教應該算是人類早期的科學。最早的農業社會靠天吃飯,日期、季節都算不清楚所以出現了一批“觀測天象”的宗教人員。這些宗教人員負責告知人民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割,沒雨時負責祈雨。久了以後地位高了,故事也說的越來越精彩,故事不精彩的宗教、信徒少了就消失在歷史中。有些宗教的故事實在是太精彩了導致很多人太著迷不想隨著科學一起進步。
重複
tennebrae wrote:
我認為宗教應該算是人類早期的科學。最早的農業社會靠天吃飯,日期、季節都算不清楚所以出現了一批“觀測天象”的宗教人員。這些宗教人員負責告知人民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割,沒雨時負責祈雨。久了以後地位高了,故事也說的越來越精彩,故事不精彩的宗教、信徒少了就消失在歷史中。有些宗教的故事實在是太精彩了導致很多人太著迷不想隨著科學一起進步。

我覺得地球在更早之前,應該有著比現在更高的科技.文明,只是不知道是什麼因素被整個毀滅了

像一些飛天遁地,在現代看來是神通,搞不好在以前是每個人都會的東西


一些自稱曾跟外星人有接觸的人,幾乎都會說出某些共同點

就是他們都用意識交流,也就是他們已經突破語言的隔閡,只要別人心理想,他們就能感應到,無論人在多遠的地方,這其實跟量子力學所提到的論點很像

其次就是,他們無法理解人類為什麼要追求物質?感覺外星人已經走到精神境界

當然這些自稱曾跟外星人有接觸的人,說的是真是假,沒人知道


不過如果照這些人所說,有幾個特點是相似的,那代表過去地球上很可能有高度文明,不然就是外星人住過地球

而佛陀只是在文明被毀滅後,最理解地球過去高等文明是怎麼一回事的人
路跑一哥 wrote:
我覺得地球在更早之前...(恕刪)


地球以前也許真有2個甚至多個高等文明,阿努那奇人,亞特蘭提斯人,天狼星人等。很多神話描述的大洪水,也許是龍族與巨人的戰爭。巨人把天打破了,女媧去補天。西方把蛇,龍描述為邪惡的化身。東方卻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西方666是獸的數字,東方666是誇獎的意思。佛教天龍八部的大鵬金翅鳥天天要吃龍。或許古代高等文明之間的關係很複雜。

詳情可以去參考老高的影片。
路跑一哥 wrote:
我覺得地球在更早之前...(恕刪)

瀕死體驗者,有做科學學術上紀錄
外星人 是 夢,勿當真
王笨鵝 wrote:
佛陀出生早孔子200年。讀佛教的經文就好比讀論語。
至於生死輪廻那是2500年前的宇宙觀。當時的人們的認知就是那樣。
科學有新的發現,會不斷修正。宗教就停留在那個時間點上。
經過各派弟子的渲染,傳到今日。就有許多不同解讀。就像瞎子摸象,摸到尾巴的說象像繩子,摸到耳朵的說象像扇子。摸到腿的,說象像柱子。
看你摸到什麼了。



時至今日,不管科學/宗教,都是瞎子吧!有誰能窺探到完整的象?
科學是無法驗証的就不信(偏頗的科學迷信),就會有很多實際存有但不信的事物!
宗教是不管能不能驗証,都教你信就是了!(宗教迷信)

Yaoger wrote:
時至今日,不管科學/宗教,都是瞎子吧!有誰能窺探到完整的象?
科學是無法驗証的就不信(偏頗的科學迷信),就會有很多實際存有但不信的事物!
宗教是不管能不能驗証,都教你信就是了!(宗教迷信)


前面好像打字過 ... 悉達多剛好是要他的學生們『證』的?
大概也有人會說 ... 只是那個詞剛好叫做「證悟」而已

實證科學,目的大概真的是想讓人們更方便更好的生活
前面一直打字的確實是 - -
達到與悉達多一樣的成功,之後,到底,做的是哪些事
能不能被稱為【讓人們更好的生活】?

或許,尚需要悉達多的學生們,多努力多『證』明一下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cman4434 wrote:
馬克思說「宗教是人民...(恕刪)

會活用佛法的人,工作順利、財運亨通,根本無須外求神通.......


〈名人書單〉打坐的道理盡在其中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推崇《法華經》

大立光 (3008-TW) 執行長林恩平談到營運及展望業績,字字謹慎斟酌,被市場笑稱為「省話一哥」;不過,提到工作外的興趣打坐禪修,他輕鬆自在許多,林恩平推薦的書單是號稱「經中之王」的《法華經》。

林恩平說,依他目前日常的作息來看,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打坐」,其實《法華經》的內容也都在闡述打坐的道理。

林恩平工作紓壓最大的利器就是打坐,即使每天工作 10 多小時,但是早晚他都至少挪出 1 小時打坐,林恩平說,他在打坐前先做約 30 分鐘的瑜伽,然後進行打坐。林恩平說,如果平常有打坐,且坐得深,就了解《法華經》其中的涵義。

因為瑜珈及打坐,林恩平說,讓他工作更有效率、更加專注,他引述《法華經》說,釋迦牟尼佛因打坐而除去自我,無所得、無所求、只做三昧。所謂三昧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專注而不想其他的事,而他也把《法華經》的精義完全導入到工作中。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2019/02/06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276394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