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

談談佛教

syntech wrote:
有位善知識曾經這樣說...(恕刪)

這句話是出於電影西遊降魔篇

這比較偏禪宗,意義是要人放下分別.執著


電影中的玄奘,其實在第一眼看到段小姐,就愛上了她

但玄奘卻始終覺得自己應該以拯救眾生為使命,所以一再拒絕段小姐的愛

也就是說,他的分別心把愛給拆開,分成大小,認為大愛比男女間的小情小愛重要

就好像捐錢,有人會覺得捐得多比較有愛心一樣

事實上,無論捐多捐少,那分愛心都是平等的


所以玄奘的師父才會藉著吃鵝腿來暗示他就差了那麼一點點

那一點點,就是玄奘還沒放下分別.執著,他明明很愛段小姐,卻因為心中的分別執著而捨棄這段緣份

但玄奘當時還沒聽懂那一點點究竟是什麼


直到段小姐為了救他,在他眼前死去

他才悟到,眾生之愛皆是愛,是平等.不分大小的,而男女之愛也是大愛的其中之一

是他過於分別.執著,才會錯失那麼多機會 與 造成遺憾
小笨賢 wrote:
是沒有...佛祖說要...(恕刪)


那你就要回頭去看看PO文, 想想到底一隻菜蟲與一隻雞或一隻豬在你心中是等值否??




圖片擷取自網路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867286/%E8%BE%B2%E5%A4%AB%E6%8B%86%E8%A7%A3%E4%BA%94%E5%A4%A7%E6%9C%80%E5%A4%9A%E8%9F%B2%E8%94%AC%E8%8F%9C%E3%80%80%E8%A5%BF%E8%98%AD%E8%8A%B1%E8%97%8F%E8%9F%B2%E9%BB%9E%E6%B4%97%E6%9C%80%E4%B9%BE%E6%B7%A8%EF%BC%9F
kegabu wrote:
嘴巴說不算真的心中沒...(恕刪)


真的心中無腥無素,
是連腐屍都要吃下去的.





---
這也是一個故事
cman4434 wrote:
那你就要回頭去看看PO...(恕刪)

有情 無情 眾生要搞清楚

有需要 找故事給您

不乞食 又想吃肉...只是藉口
真的是沒有要修法
路跑一哥 wrote:
這比較偏禪宗,意義是要人放下分別.執著


放下 妄想 分別 執著,
這是通宗通教的.
只是方法及倚賴經典不同而已.

淨土的方法就是 "一心專念",
一句佛號,取代所有妄想 分別 執著,
先執著一句佛號,
最後也放下這句佛號

先執著阿彌陀佛,
最後佛佛道同,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有吞針的本領,再來說自己已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同樣的道理,大便都能吃的話,再來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高僧軼聞】鳩摩羅什 吞針以服眾

有人或生起輕慢心或妄想仿效,羅什大師為服眾心,集合大眾,指著桌上滿缽的細針說道:「各位如能跟我一樣將這一缽針吞下,就可以學我一切所行;否則,大家各自安心辦道,謹守戒律,莫再生起妄念。」

羅什大師當眾吞食滿缽的針如吃飯一般稀鬆平常。大眾目瞪口呆,深感慚愧。
虛雲老和尚論《西遊記》

世上流傳的《西遊記》、《目蓮傳》,都是清濁不分,是非顛倒,真的成假,假的成真。《目蓮傳》說目蓮尊者,又扯到《地藏經》去,把地藏變成目蓮,等等,都是胡說。

玄奘法師有《大唐西域記》,內容所說都是真實話;惟世間流傳的小說《西遊記》,說的全是鬼話。這部書的來由是這樣的:北京白雲寺白雲和尚講《道德經》,很多道士聽了都做了和尚,長春觀的道士就不願意了。以後打官司,結果長春觀改為長春寺,白雲寺改為白雲觀,道士做一部《西遊記》小說罵佛教。看《西遊記》的人要從這觀點出發,就處處都看出他的真相,最厲害的是唐僧取經回到流沙河,全部佛經都沒有了,只留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就把玄奘法師所翻譯出來的佛經全部抹煞了。

世人相信這部假的《西遊記》,而把真的《西域記》埋沒了。針對《西遊記》而作的一部《封神榜》,是和尚罵道士的。從這觀點看他,就看出處處都是罵道士的。比如說道士修仙必有劫數,要挨刀刃。看這兩部小說,如果不明白是佛道相罵的關係,便會認假為真。所以看書要明是非,辨邪正!」

再如,玄奘一行到西天取經,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向玄奘索要錢財,完全是諷刺佛家。佛教載迦葉和阿難兩位尊者是佛陀的兩位重要弟子,迦葉是頭陀第一,阿難是多聞第一。兩位都是聖人。迦葉當時已證阿羅漢果位,阿難在佛涅槃前證三果。兩位豈能貪財。
http://www.fodizi.tw/qt/qita/5704.html
syntech worte:
放下 妄想 分別 執著,
這是通宗通教的.
只是方法及倚賴經典不同而已.

淨土的方法就是 "一心專念",
一句佛號,取代所有妄想 分別 執著,
先執著一句佛號,
最後也放下這句佛號

先執著阿彌陀佛,
最後佛佛道同,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當然,最後結果都是殊途同歸

我的意思是,那則故事的敘述方式,看起來比較像是禪宗的直指人心,也就是單刀直入
syntech wrote:
放下 妄想 分別 執...(恕刪)


今生沒有證初果,就是再輪迴。
今生沒有明自心,就是再輪迴。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
釋迦牟尼佛及十方諸佛共同宣說,
眾生當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星期日是藥師佛殊勝功德日,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印光大師:吃肉

  一天,一位父親牽著小兒的手,前來皈依大師。

  大師微笑地看著孩子:"你喜歡吃肉嗎?"孩子點頭:"喜歡"。

  大師伸手抓住孩子的小手,將他的手指塞到他嘴裡:"這個肉很香阿,你吃吃看哪。"

  小孩拼命猙脫,口裡喊著:"吃不來,吃不來。"一旁的父親看得目噔口呆。

  大師說:"你曉得自己的肉不能吃;那為什麼其他動物的肉又吃得下呢?你現在吃他,他將來吃你。那種被吃的痛苦,比你吃自己的肉,要難受千萬倍!"孩子嚇得說不出話來。

  大師轉頭望著孩子的父親說:" 聖人教導我們,己所不願,勿施於人。可憐世人弱肉強食,已經習以為常。根本不覺得殺生吃肉罪惡無理。人們見有人不吃肉,還嘲笑他迂腐迷信。怎麼就不想想自己有朝一日變成鳥獸魚蝦,被人獵捕將要殺了吃,這時候他心中是否還覺得自己被殺被吃天經地義,自己身為魚肉就應該被人吃?他還能歡喜被人填肚子嗎?"

  "不會不會!"孩子連連擺手。

  "那麼,他是否會懷恨在心?"

  "嗯!恨!很恨!"孩子使勁點頭。

  大師繼續開導:"假如這時候來了個戒殺放生自己又不吃肉的人,勸大家不要殺他,願意出錢買了放生,他心中還會認為這是迂腐迷信嗎?還是感激救命之恩,終生難忘?我們設身處地反復多想想,我想大家恐怕寧願吃自己的肉,也不肯吃眾生肉。"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