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

談談佛教

vu84vu wrote:
楞嚴經卷一: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媱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譯文:這時候,阿難在大眾中從座上站起來,裸出右肩,跪下右膝,合掌敬禮,恭敬地對如來說:我是如來最小的弟子,一向得到如來的慈愛,現在雖然出家了,但是仍然依持如來的憐愛而驕傲放縱,既使是博學多聞,仍然沒有達到解脫一切煩惱的無上果位,所以不能降伏娑毗羅魔咒,反而被其傷害,陷在淫室之中。這都是由於不能真知佛的真心境界的結果。
https://book.bfnn.org/books/0079.htm#a01

是啊

即便是 一句一句 背得清楚,集結經典 定要找去的 阿難

於此經中,也說是 未達果位啊

那麼

就算是 一口一口,吃得跟 悉達多先生,一模模一樣樣

如何能知 達.未達 果位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阿難 應該可以算是 一口一口跟著悉達多先生 的了吧
集結經典時
即使是阿難
若尚未成尊者,就不讓進去


阿難就很棒了,還想怎樣?凡夫明明離那麼遠,卻去煩惱一口一口跟著悉達多先生到底能成不能成,唉唉唉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久遠以前
聽說一個故事

有個仁者
只是看到富有人家後院廚房流出來的水溝裡
常常有洗米流出來的米粒
覺得可惜
就每天去撈去篩去清洗
這樣久而久之
竟也悟道


套句現代人的講法
那個叫珍惜資源
可是又有幾個人真的去珍惜資源

參考看看啦
加藤老鵰 wrote:
阿難就很棒了,還想怎樣?凡夫明明離那麼遠,卻去煩惱一口一口跟著悉達多先生到底能成不能成,唉唉唉

這 ...

阿難就很棒了 ...

但 ...

不是要學成阿難

是要學成 悉達多先生 ...

這是我想強調的重點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佛陀 非常慈悲
有眾生為 鹿 時
即發願令住佛智慧中
而解說 僧伽吒 法門

這本要寫很久很久
因為文長
聽大師說

究竟法是說不出來的

也認為究竟法不宜太過傳播

因為大家都知道,變成口頭禪,就變成末法了吧?

修行還是有次第步驟的吧?

所謂圓、頓的法門

我想不是再來的…,就是累世已經累積了很多很多的…

一般人還是最好乖乖從基本做起吧?

所謂家家有本難難念的經

每個人一生是修行,也是一本經?

其實儒釋道本一家,都是要闡釋世間的真理

聽人說過

儒家是把自己還給社會
道家是把自己還給自然
佛家是把自己還給自己

推薦不錯的影片
https://youtu.be/2Ugtq6kE7cc


https://youtu.be/_ZV0_HRpkik

看到馬叔禮老師介紹論語陽貨第十七˙之八˙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孔子說:「仲由啊,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六種弊病嗎?「沒有。「坐下,我對你說。好仁不好學,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學,弊病是放縱;好信不好學,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學,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學,弊病是破壞;好剛不好學,弊病是狂妄。」


南懷瑾:做人做事正反相依的六個原則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5000051KK02674

Devin1927 wrote:
聽大師說究竟法是說...(恕刪)


沒有爭辯之意,只是說說自己的觀點.
如果佛法(或宗教的核心教義)不能言白讓信者領會體悟,那信者還要去信而學習仰望?例如,一個學問如果不能言明讓習者易讀易懂,這個學問有何意義?聽聞佛教徒要追尋佛法期能修行成佛,但容小的提問一下,難到佛法不早就已存在,怎還需要去追尋才有?
guest2000 wrote:
沒有爭辯之意,只是說說自己的觀點.
如果佛法(或宗教的核心教義)不能言白讓信者領會體悟,那信者還要去信而學習仰望?例如,一個學問如果不能言明讓習者易讀易懂,這個學問有何意義?聽聞佛教徒要追尋佛法期能修行成佛,但容小的提問一下,難到佛法不早就已存在,怎還需要去追尋才有?

成功的果實一直在

但 ...

遙望著成功、展望著成功 ...

好吧,我說 渴望著成功

不代表說 ... 站在 成功 的道路上

站上了成功的道路

不代表有向成功前行



─ ─ ─

今天有聽聞到一個 ... 應該再思考一下的題目

人格的成功、神格的成功 ...

賢格的成功、聖格的成功 ...

辟支佛格的成功 ...

佛格的成功 ...

─ ─ ─

悉達多先生,在自己獨覺了之後,講出來,教人 ... ?

悉達多先生,找了很多人(一起)學習,然後,成為獨覺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guest2000 wrote:
沒有爭辯之意,只是...(恕刪)


個人的觀點主要是從理性思維為出發點,從觀察人事物(包括這個世界)開始,從自我問答對話開始,我們的人生是什麼?我們的未來是甚麼?也許我們的宗教觀才會較為妥切.
一個宗教的教義如果讓信者人言言殊,這種宗教可能並非宗教,而是比較像是哲學.
不過,宗教與哲學某種程度分不開,因為宗教也有自己的宗教哲學觀,不能一刀切割分離,個人只是認為,佛教諸多說法,太多性及複雜性,讓人難以捉摸核心教義,只能自嘲沒有慧根吧.

guest2000 wrote:
佛法不早就已存在,怎還需要去追尋才有?


政府補助青年創業貸款一直都有,你不去填表格申請就是沒有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