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86

那些年我們一起開的搞笑地產公司 五都法拍屋 9月爆量-歪樓篇

A博 wrote:
才幾星期沒去衡陽路一...(恕刪)


A大 ,把這些房子都買下來

亮哥+ wrote:
我已經有準備斷捨離這顆硬碟的覺悟了

只能看開點囉

如果音樂檔有欠缺,我再補一些上去,比如說Solti全集......

反正我沒事,慢慢丟上去就是
A博 wrote:
才幾星期沒去衡陽路一(恕刪)

未來20年應該是都更花開遍地的全盛期,
台北市新大樓也只能靠都更來提供了,
A大一定能夢想成真

我的天母、華山,應該也有機會
不過和A大的大計畫相比,只是小菜一小碟
大安的15000坪、2300戶肯定會是都更大案,不過那大概是20年以後了,看不到了
想想看,30棟50層樓的超高住宅群聳立在市中心,會是何等壯觀的景象?
這也是我會入手大安的原因之一,不過還是想一想就好
likeiphone5 wrote:
A大 ,把這些房子都(恕刪)

站在土地是人與人之間財富平衡工具來看,30年前我一定買不下照片裡的房子,因為當時這房子太精華了,晚上九點多還滿滿人潮,那像現在七點多已經看不見人,落沒非常大
如果當時的屋主只是守著這間房子收租過日,認為金雞母吃喝不盡,那麼時至今日我是可以買下他的房子沒問題,因為我用當時價值不如他的土地已創造出更高的價值,所以他在不知不覺中退敗而不自知,同理可用在現今新精華區定義的老房子,若不能把握時機搶先更新創造財富,並同時維持區域繁榮不墜,那麼也會步入昔日老精華區的後步

未來台北市的高價老房子如果不能都更是沒有人要的,將會有行無市,是台灣房地產從未遇過的世界
KingDavid520 wrote:
台北市新大樓也只能靠都更來提供了

都沒有空地了也只能拆舊屋了,現在回到小時候的家附近,蓋起豪宅的也有十年屋齡了,之前是空地或花園洋房,現在若要再出新屋除非拆舊屋否則不可能生出任一棟房子,只是台北市都市發展單位根本形同虛設,都是打高空幾十年規劃,明明就可以五年十年做出成效,時間拉長超過30年根本就是廢話一句而已

開車在仁愛路上也是很感慨,這條路曾經也是繁華,但是更多新大樓出現後反倒落寞,公司搬走了,商家搬走了,變成了只剩住家,台北市其實不大,幾個精華商圈也是幾公里距離而已,居然可以在30年間翻來覆去的此起彼落,這真的是市政府的蠢所造成,明明可以創造共榮不做,反倒一個一個地被摧毀
KingDavid520 wrote:
比如說Solti全集......

這是唯一一套無須救援的倖存者.早先就已暫存在另一顆.
然後在進一步硬碟狀態惡化前,所有古典樂及蔡琴是唯二順利被備份出來的資料夾.
只能說一切都是天意.

====更新=====
外接盒接USB 3.1一直當機,昨晚靈光一閃,虛不受補,欲速不達,換到慢一點的USB 2.0 port,雖一樣有時停頓,但最少不會死機比較穩定,細火慢燉陸續回血之中
============
KingDavid520 wrote:
30棟50層樓的超高住宅群聳立在市中心,會是何等壯觀的景象?


到時去別棟串門子,搭電梯上上下下太麻煩.先買一台這種的....
A博 wrote:
台北市其實不大,幾個精華商圈也是幾公里距離而已,居然可以在30年間翻來覆去的此起彼落,這真的是市政府的蠢所造成,明明可以創造共榮不做,反倒一個一個地被摧毀


都更吃力不討好,還容易被指圖利及炒作房價.
社宅比較容易搏得口碑,北市府就先重點推行了.
其實無論社宅還都更那一種,都是廣義的圖利,圖多數市民之利並沒有不好.並不存在社宅就比較高尚正義的實質意義,凡是新房子都能創造並活化當地的土地價值及商圈利益,早就都該做了.
亮哥+ wrote:
都更吃力不討好,還容(恕刪)

台灣社會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愛爭位又怕作事被人非議,所以佔著位置不作事……搞的其他人共沉淪……所以我決定除了要作大事還要爭大位……圖利廠商又如何?那個廠商作事不賺錢?……你管那個廠商賺錢幹嘛?……你管廠商可以幫你賺錢才對
A博 wrote:

如果當時的屋主只是守著這間房子收租過日,認為金雞母吃喝不盡,那麼時至今日我是可以買下他的房子沒問題


不是時至今日
而是20年後
要等您花20年都更後才換的到錢⋯
那時土地價格又再飆到哪不知道~

您可以都更的時後
人家也有其他人拿更好條件來談

所以想靠時間差來吃鄰居
有點阿婆生子⋯
隔壁鄰居如果買的動
"現在"建商早就捧錢來買了...

我與A大的角色相同
但我不覺得這麼樂觀⋯⋯
我比較保守低調
不確定性太高的事務我不會期盼太高
大家都不笨(只有你聰明別人都是笨蛋?)
何況壞心眼的人還不少
做事要實在不能太樂觀⋯
  • 928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28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