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該穿插一下正常點的......今天抱了兩台機器回家.......音圓N2-550跟Mipro ACT-343回家......現在的設備還可以連網唱YOUTUBE......不過我覺得音圓可以再進步點.......現在都語音搜尋年代了好嗎
A博 wrote:還是該穿插一下正常點的 愛音樂的男人不會變壞.我最近在音樂軟體方面也是手殘殘,無法控制地刷了一筆.印象中,我還未曾買過這麼貴的軟體新軟體新功能新介面,過去一星期沒什麼睡覺都在邊享受邊摸索.正當一切漸入佳境感覺即將一切就緒時,今天搭配新軟體的那唯一一顆無損音檔硬碟,居然有快壞掉的異樣發生,剛剛火速上網再買一顆4TB準備來備份救急.希望一切沒事!
KingDavid520 wrote:音樂軟體?不就是播放(恕刪) 近幾年時常看到音響播放器材標榜roon ready功能.想說是何方神聖?可以令眾音響品牌紛紛支援此功能.上網看了其功能,其實也是一知半解.簡單來說roon的核心似乎就是一套音樂伺服器平台軟體,PC或NAS裝了這套後就可以把硬碟內音檔自動分門別類整理,補充封面及資料說明.也支援訂閱的Qobuz / Tidal之類的無損串流音樂.二者(硬碟及訂閱)都可以串流播送到家中內網的各音樂播放器(包括手機/平板/NB/PC/roon ready功能的喇叭播放....等).大家共享同個音樂資料庫及自建的歌單,精選...等.參考連結:Roon 高音質音樂串流資料庫評測:新時代音響訊源最佳選擇上星期最初原本是先訂閱了法國音樂串流平台Qobuz (台灣無法訂閱,但可洽詢01網友分享的管道來代辦開通)因為傳說此平台音質首屈一指.找到門路後訂完一聽,果然比Apple Music標榜的無損好聽太多,和硬碟中的無損音質不相上下.接著又看到roon也支援Qobuz播放,順藤摸瓜roon一番,然後心中一個聲音...這就是我要的化繁為簡方式.於是乎就買斷它了.買它的主要原因並不是Qobuz(要聽Qobuz用原本App就很夠用了)而是驚喜於roon的強大自建檔案資料庫功能.它使我的硬碟大復活.但支援Qobuz好處是,該平台古典樂曲目齊全,自家硬碟樂曲若聽不夠,還可以找網上的其它版本來加以PK.一種擴充曲目資料庫的概念.roon的資料庫功能同時統合了硬碟及串流平台,讓播放選曲成了一件簡單事.還可以透過其介紹,增長我們的背景知識認知.硬碟中的2,3萬首來源複雜的無損檔,這些檔案許多都沒有專心整理過,也因而閒置以久.過去一段期間以來試了些方便的線上串流,方便雖方便,但音質愈聽是愈有缺撼的感覺.總是不如硬碟內檔案美妙.但硬碟內是茫茫大海不好找,我可沒空大海撈針.總之都是有一好沒二好.但roon居然可以把這些雜七雜八的音檔按照抓取的元數據和roon資料庫加以比對後,自動抓取正確之專輯封面並加以更名並分類補充線上解說(但並不會去更動碟碟的原始檔案)尤其古典樂方面的線上解說很詳盡,連結功能也很強,可以按照某個元數據(如演奏家/樂團/指揮家/作品者/曲名/曲風...等)點擊連結自動找出一堆相關版本加以比較.roon可以重新發掘自家的硬碟內容之潛力,全都用美美的選曲介面呈現在我眼前.這才發現原來我收集了這麼多以前不曾注意到過的寶貝.而且可以用一種優雅的方式來選取聆聽音樂.區網內所有連線設備可以交互控制要播放的器材,用一支手機遙控來讓所有房間喇叭播放同首音樂也不是難事.硬碟可能年久失修,雖然透過檢測軟體偵測找不到問題,但讀速忽快忽慢,導致我的roon昨天開始停擺,這幾天我得趕緊備份才行.
亮哥+ wrote:伴唱機都是貴在版權費(恕刪) 哪有那麼多原聲原曲......會有重覆的是MIDI或其他歌手版本一早電話聯絡廠商跑了一趟去驗證我昨晚發現的問題,廠商三個工程師從一開始還沒試就說怎麼可能?.....一試後又拆了其他新機也是一樣,才確認我所說的問題確實存在,他們詢問原廠得到的答覆是沒有錯就是如此,會與我們正常對機器了解上有差異,因為這款式最新型才上市1個多月,提供了四隻無線麥克風可分離啟用或同時使用,但是沒有分成兩組功能,而硬體的配置開關又有,說明書寫的也很爛根本不用心沒有說明完整,要他們反應給原廠改善說明書,不然可能因為客人需求而造成退機
A博 wrote:現在都語音搜尋年代了好嗎 有手機APP可以下載就可以語音搜尋從手機點歌,可是作了那麼大一個控制盤就該把功能也作進去唱歌時搜尋輸入會產生按鍵聲居然不能取消......軟體需要再改進才是......否則點歌不就妨礙別人唱歌?另外對於HDMI一開始的音源是關閉而不是啟動也很奇怪,害我一開始沒接擴大機時奇怪怎麼電視沒聲音?總之一個產品研發出來的使用測試滿意度是很重要的,我總是每摸一個商品就職業病上身
亮哥+ wrote:近幾年時常看到音響播(恕刪) 聽起來就是一個有思考邏輯的整理軟體,會主動把既有檔案作分類,再依照設定的程式去抓取相關內容作成更完整的檔案夾,算AI了.....不過AI的範圍永遠無法超越最聰明的人腦......但足以贏過多數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