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香港.澳門.大陸人士請進來聊天~

haiyabusa wrote:
拉拉山最著名的不是『...(恕刪)


盜版的問題全世界都存在吧
哪一個購物網站沒有賊窟
但你說淘寶網是一個13億人口的賊窟
應該沒有人會同意

可是有很多東西台灣沒有代理
在全世界商人都往大陸跑的時候
從淘寶網購物是很正常的現象
叫我在上面消費確實會擔心
因為假貨充斥是很大的問題
所以挑選要更注意

山寨文化是近幾年的新名詞
但不是近幾年的問題
昨天在遠見雜誌上看到一句話
今日山寨 明日上海
這必須用漢語拼音來解釋(請幫忙用漢語拼音翻譯,我的漢語拼音0分)
山寨和上海只有一個字母不同
也就是稍稍轉變
山寨也可以是大陸很大的優勢


matsuibanana wrote:
盜版的問題全世界都存...(恕刪)


上海: shang hai 山寨: shan zhai

這句話的來源于拼音沒什麽關係,主要來自于上海百年前只是个渔村的说法。
大概的意思就是昔日的小村(山寨)不到百年便已發展成國際化大都市,形容的是發展迅速,日新月異


ps.比較有意思的是上海花了百年時間發展成如此這般的說法其實是錯的......
最初來源是160年前的南京條約以及中英五口通商條約,其中有提到上海自此“開埠”,但後輩有人將“開埠”理解為了“筑城”并見於報端...從此之後,這個錯誤便流傳了開來
OhNo_HZ wrote:
上海: shang...(恕刪)

長知識
原來是這樣
你很有研究耶

不過我也很喜歡在雜誌上看到的論點
儘管出處來源沒有交代清楚 抑或是根本我在亂記

matsuibanana wrote:
盜版的問題全世界都存...(恕刪)

你說得沒錯,但若是在我們這邊的奇摩拍賣或是露天拍賣賣盜版光碟的話
大家看到大多會檢舉,偶而也會在01裡看到有人發文誰誰誰在賣盜版
雖然還是有人敢賣,但真的不多,不像掏寶那樣大剌剌的擺出來賣~
我不是對內的的朋友有偏見,在『琵琶行論壇』也認識許多內地的朋友,他們也是會為他們那邊的那些人感到不齒
我記得在內地好像是買不到正版的遊戲機光碟是吧?
所以賣盜版光碟的才會那麼猖獗是嗎?
室內地人都不檢舉呢?還是掏寶都不管賣家賣啥的呢?
henry072 wrote:
第一次去西安的時候,我同學請我吃羊肉包饃,說句實話,我當時的感覺就是:我終於吃到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了。...(恕刪)



不喜歡你說話的語氣,自大且自以為是。 想必你已經嘗遍世界所有美食了,否則為何說‘世界最難吃的食物’? 另外你不喜歡是你自己的問題,这个可以理解,但与是否是南方人無關,至少我遇到的福建,浙江,江蘇來的‘南方’朋友都讚不絕口。
pixels friend
台灣南部人, 台北念大學, 美國住過四年, 香港工作過三年, 大陸廣東工作過兩年, 目前34歲, 至少每半年上述地方就會跑一遍去拜訪以前同事朋友或同學; 內容很雜請見諒:

在香港生活期間(2002-2005):
1.香港人一般體型偏瘦, 女孩子身型也偏纖細, 發育比較... 在服飾打扮上比較敢穿敢表現, 很年輕就有化妝的比例也很高; 不過在香港島跟九龍的熱鬧區域看到的人文風情就有些不同, 香港島一般看起來經濟好一點, 上班族也比較專業都穿西裝套裝, 九龍一般公司沒規定穿甚麼, 產業類型也是不同的; 香港女孩子很多個性都很男性化, 獨立自主, 但是就少了點女人味! 也許是因為很多香港男生都也北上找大陸女友了吧, 造成香港供需不均(個人觀感不代表事實);

2.在香港買車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地方停車, 私人停車費也超貴, 開車不如搭大眾交通工具, 有私人停車位的比有車還屌; 八達通的系統讓我感覺生活超便利, 地鐵大巴小巴與很多付款項目都非常方便; 住香港也超貴, 面積也非常小, 所以屋內裝潢通常不會浪費上面空間, 會做很多架子, 跟台灣與大陸都不太一樣, 台灣大陸一般不會把裝潢做的那麼滿, 通常一間小房兄弟姊妹都會睡上下鋪, 這點台灣大陸應該都不是各有一間就是一房內有兩張小床; 一般家庭還需要同住的子女一同負擔房貸, 所以經濟負擔超級重;

3.外國人超多, 會有國際化都市的感覺; 香港人也普遍守法很多守規矩, 不過的確不同年齡層或行業會有不同的呈現; 求職時多看經歷不看學歷, 也許我是傳統產業的所以感受如此, 當時有同事中五畢業(想成高二就畢業), 跟我同年紀, 我才剛工作兩三年而已, 他卻已經工作了十幾年了; 然後以前在台灣跟同學聚餐都流行這次我請下次你請, 香港友人會跟我說還是AA制好點, 可能擔心如果請的價位若比我低又會有壓力吧;

4.香港百貨公司購物時的服務生給我的感觸, 2002年剛到香港時我說國語時, 對方好像有點不耐煩, 但經自由行開放後, 說國語比說粵語會受到更熱烈的接待, 可能店員們感覺說普通話的有較多比例是大戶, ; 不過對於旺角女人街那些賣東西的小販要小心, 部分可是會日韓英台粵中文都通的喔! 所以轉頭過去用台語討論時小心她們也是聽得懂的, 小弟帶過韓國同學去買東西一開始分開用粵語問, 跟韓國同學自己用英語問的價格是不同的, 不過這點跟在大陸買東西經驗一樣!

5.雖然台灣的電視新聞比較輕鬆與自然; 但是我仍喜歡新聞節目保持一定的專業與嚴肅, 沒有過多主播個人意見, 香港剛好合我口味, 港內新聞, 大陸新聞, 與國際新聞各三分之一比重抓得很好; 喜歡一些關於職場的港劇(油輪, 飛機, 小巴, 消防員, 警察單位)最後都會找專業人士出來跟溝通她們真實工作現象, 並宣導請民眾盡量配合這些公職值勤時或是體諒各行各業的困難, 會很巧妙的把劇情與真實情景外加教育宣導結合在劇中, 小弟當初就靠這些加上有寫口語粵語文法的八卦雜誌, 花了半年才開始說粵語;

6.香港吃東西很貴, 我是以同樣價格得食物內容來比, 這點我覺得住台灣很幸福; 買書也是, 小弟覺得台灣的出版業者發展的很好, 書的材質內容與類別都比香港好很多, 所以以前也常有香港同事要我回台灣買書帶回去的, 特別是幼兒教育類的書籍; 2005年G2000如果有用會員卡曾以58港幣買到一套襯衫喔~以前很多東西都是免稅天堂的香港買會便宜, 但是近來也許是匯率變動的關係, 很多東西不見得香港才便宜, 台灣反而相對便宜了, 且在不同地方買差價也會很大的, 所以想去香港買東西最好多問有經驗的人喔!!

7.可能香港很小, 所以小弟很喜歡它行銷自己的手腕跟方法, 交通號誌與標誌盡量雙語化, 不管是公益廣告要大家一起來清潔香港, 還有禮貌推行運動等公益廣告, 小弟覺得台灣在做國家旅遊行銷或基礎建設上可以多多參考香港; 還有喜歡香港政府各地的聯合辦公室, 常讓我跑一個地方就可以辦好多事情; 香港的廉政公署也讓我對香港有好感, 雖然有香港友人也常罵政府都沒在做事情, 效率差, 我想也許大家都是因為了解越多所以就批評越多了,

8.香港有持續的在對於舊大樓社區進行外觀拉皮整理要求, 不過幾年前有聽說香港政府預算赤字嚴重, 不知是否已經解決問題了;

在大陸東莞工作兩年(2005-2007)的體會, 小弟生活的是製造業區城市不是文教區, 所以跟一些網友經歷會不同, 旅遊的話去過桂林, 江蘇, 西安, 四川等地方;
1.香港粵語跟廣東粵語的差別, 就是內容會多很多英文~ (個人觀感不知是否真實)

2.物價上漲快速, 經歷過廣東缺工, 缺油, 狂停電的日子, 很多農田, 山坡地, 或小湖魚池都突然變大馬路或大樓住宅了, 買東西都要狂殺價, 只是 連135都消失變258了, 現在不知道又變多少了; 也許都是外地來廣東打工的人數超多, 所以大馬路上大多看到的是年輕人, 小孩跟老人相對少; 不過去過成都跟深圳看到路上很多行人會溜狗, 也會覺得很特殊; 不過如果想找書店, 在那些鄉鎮市很難找得到像誠品一樣的書店;

3.2002年到2007年, 街上行人服飾從原本單色系慢慢的越來越多樣化了, 女孩子身上配件與髮型髮色也越來越多變化, 然後雖然在工廠打工的女孩子待遇還只有月薪一千多人民幣但是有時還是會存錢買三四千的手機, 簡言之就是很敢花; 廠妹頭髮大多很漂亮, 聽她們說因為小時候在鄉下都不怎麼洗頭頂多用水沖一沖, 更不用說用吹風機了; 然後男女的確偏瘦, 但是跟我們同年紀的中國朋友外貌都比我們老很多, 也許比較少保養吧; 會在工廠打工的女孩子一般都只有高中畢業, 月薪一千人民幣以下, 文員或國內業務會要大學以上, 大概就月薪一千五到兩千; 好像越繁華的城市或不同產業待遇會更高;

4.喜歡香港建商或是當地建商歸畫的那種大型住宅建案,有良好的集體物業管理跟住戶管理, 跟台北那種大樓管理員系統完全不同, 有些還有磁卡外加住戶証才能進入, 裡面有保安24hr輪班巡邏, 姑且不論是否有內賊或有效果, 但是感覺起來讓我較心安;現在東莞部分城市也開始搞捷運了,不過大眾交通工具仍然發展很不健全, 也許仍需要時間來進步吧, 以大陸發展速度應該很快就會追上台灣了;

5.出門會提高警覺, 不喜歡往人多地方鑽, 不敢在馬路上邊走邊講電話防止被搶, 簡言之是覺得治安不好; 2006年曾在公車上被搶過手機, 五名搶匪搶我一人, 還好他們都很瘦也沒拿武器, 所以我又把手機搶回來了, 只是衣服被抓破而以人沒事, 不過小弟想想當初是自己太白目, 拿著PDA手機邊看衛星導航軟體邊坐公車確認自己方位, 難怪會被當成下手目標;

6.以前電視節目, 不是皇朝歷史劇, 古代武俠劇, 抗戰時代苦情劇, 就是報喜不報憂的官方新聞播報, 不過近幾年已經有很大改善, 也開始加入大量的外來文化電視劇了, 且本土製作也開始嘗試變化, 廣告也開始轉型時尚與幽默感, 雖然仍離台灣有段距離但也不是差很遠, 且現在也有大批的港台藝人都到大陸發展甚至當節目主持人了;

7.政府行政效率差, 服務精神差, 不管是去當地政府或是當地銀行或一些服務業, 還有很多要改進的空間, 排隊排了一小時有人大罵或是插隊的情況都還有, 然後如果你有"關係"就都沒關係了; 貪官汙吏的問題可能要50年以上才會慢慢有改善; 中國一定年紀以上的男人非常Man, 且創業精神非常旺盛, 不過很多只是會誇大要面子, 不過這點台灣男人也是; 新一代的大學生出來工作的個性就跟現代同年記的台灣學生很像了; 幾年前在大陸的男性台幹非常好認, 只要體型微胖, 戴眼鏡, 頭髮也理上進頭, 膚色偏白, 九成是台灣人; 香港連中年男士都會染頭髮, 不過也許是少部分貨車司機才這樣; 中國一定年紀以上出去旅遊會穿西裝皮鞋, 甚至是公職人員出來考察(公費旅遊?), 就不知是否仍白襪黑鞋呢?

8.一些很扯的事: 不敢在大陸看醫生, 也不敢在大陸買藥, 不然就很嚴重才去台商醫院, 有以前台幹工程部經理腎結石半夜掛急診看醫生, 結果還要先幫那個年輕醫生修理那台超音波機; 第一次聽到"禁摩"與"禁喇叭"會傻眼, 也見過公車為了閃收費站然後大迴轉大逆向行駛的畫面, 每次過馬路都像在玩青蛙過街, 可惜只有一隻生命不能接關; 去年七月回深圳一趟有看到公車上的電視都有文明中國的宣導"禮貌, 守秩序, 跟保持清潔"等的廣告, 只是現在沒有長住無法體會實際成效為何? 每當看到大家批評一些中國朋友的隨地吐痰行為時, 我就會想起我那住鄉下90多歲的老奶奶也一樣呢~ 老跟她說痰要吐在衛生紙然後包起來丟垃圾桶, 但她老記不住改不過來會往地下吐, 鄉下也是看過一些老阿伯會隨地便溺的呢! 看了真的是很無言;

看了那麼多網友們的經驗, 我覺得同一個地方不同時間下的感觸都會不同的, 有時單純靠片刻經驗也很難感受到全貌, 不過小弟也是很慶幸能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在不同的城市生活與工作的, 與大家分享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
haiyabusa wrote:
你說得沒錯,但若是在...(恕刪)


请见在下在798楼做的部分原因解释

再有就是
這些事很多時候都是有互動因素的,如sony等公司有些出於歧視性的市場策略或是害怕被盜版而堅決不向大陸地區出口某些產品,但大陸卻的確存在消費人群,在正規獲取渠道受阻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盜版來解渴,而這樣的行為又自然會導致版權所在公司的敵視以至於更不愿向大陸地區出口@@

如果渠道通暢,又在自己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大家還是會去敗正版的,畢竟是自己的喜愛之物,也需要支持出品公司

ps.淘寶上正貨和D貨其實還是涇渭分明的,兩者間的價格不會在同一個檔次上,只要消費者別抱著撿便宜的小心思去購物一般是不會碰到以次充好的糾紛的,畢竟支付寶的付費體系比較傾向于消費者,可以很方便的防騙/追責
@@@@@@

@@@@@@

@@@@@@
ganan0207 wrote:
有...臺灣人其實真...(恕刪)


關關難過關關過
酸,甜,苦,辣,這就是人生啊

加油!
hung_jui wrote:
台灣南部人, 台北念...(恕刪)

謝謝您的發言
其實大陸人士到國外旅遊的部分有個建議
就是在拍照時請尊重先後次序
不要搶成一團
或是別人在拍照時突然闖入
真的
就從本身開始做起

否則亂糟糟的拍到的照片一些543的人也入鏡

整個回憶都被毀了

以阿里山來說吧
上次去有點嚇到
大陸團之多啊~
在拍照時
就一團人過來完全無視於我們正在拍照
就站在旁邊了....
整個無言...

也許這台灣導遊沒有宣導要注意這部份
那希望我這些建議您們可以聽的進去~
  • 1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