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tone wrote:
文章打得很好 很動人...(恕刪)
我自認還要繼續學習,因為我的個性也很差
為什麼要說撇開這兩點,
第一點用詞不當
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方式,所以這點我無法對此作出辯駁.
有人會理性說出自己的看法.
有人則是以激動的態度回應事情.
也有的是自己口無遮攔.
我也常常罵靠...邊走
但是我不會公然表達出來,因為我想這是一點基本的網路禮儀
第二點打馬賽克
只要是公佈有紀錄到案主的影片或照片
除非是在自己機構內討論時,有的不會這麼拘謹
但是在外撥出時一律都需要打馬賽克或是把眼睛遮住
這是基於一種保密原則
今天這位當事人不論有沒有爭取到病患的同意發佈影片
在發佈時最起碼的保護措施要做好,就是不要讓病患露臉
如果是要自己收藏紀念,她也可以自己另外保存影片原始檔就好
您提的這點病房內喧鬧
我對於影片紀錄時間是幾點並不清楚
因此無法多作回應
我也不覺得我需為此撇的一乾二淨
錯的地方就是有做錯.但是每個人看的面向不同,
只是某些群眾將事件當事者淪為撻伐謾罵的對象時
那認真看待事件的方向就扭曲了
而我對待這件事件的看法,也許大家不認同
但是我仍會維持我的立場,並不代表對當中的內容無限上綱
新手上路0221 wrote:
看了某些人的回文原來...(恕刪)
抱歉喔,我自己準備板凳坐下了
在此次的事件的討論中.難道不需要有在類似工作環境的人作出回應嗎
還是因為怕被轟而抱持著鴕鳥心態?
因為當事人不是自己就得過且過了.
某位站友提出了一點,在01上有更多專業的神人大大會回應
不過不巧的是.我不是什麼神人,只是因為站在那位站友的相反立場
又剛好看的有感而發才回應.
畢竟在01受益良多,潛水那麼久了偶爾也該上岸呼吸一下的,
如果有人只是當作磨練口才的地方我也會一笑置之~
話說回來.在怎樣這裡是閒聊與趣味,當然不必多死板
我就看內容隨意回覆了,請不要覺得有人搶走您的生存權喔
緩口氣後,我就消失了
swiftboy wrote:
沒關係本國護士不幹就...(恕刪)
接受一個語言不通的人來照顧,是不是有點草率啊
吃藥的時機是呷飽三粒(台)當成吃百卅粒
耶,不好意思,我忘了,語言是可學習的
但是我也認同您說的
沒有愛心 同理心 慈悲心的人 請不要幹醫護人員的工作
不過大家要求的專業人士
好像普遍指向做好自己工作的人員,那就是專業
那醫療人員(同樣可帶入各行各業)對人說明事情,替人服務一律機械化的模式時
不會有人埋怨嗎?他們很專業啊,他們的工作手冊裡面有哪一點是要賣笑的呢?
助人工作是必須從外而內的,如果只是沾醬油式的帶過.那問題不會有什麼改變
peter_friendly wrote:
當然比較關心余思璇這...(恕刪)
當事人還年輕,我想從今以後她會成為一位大家眼中的優秀護理人員
在照護機構裡面時.那她除了醫療護理工作以外只要儀器警報聲沒響,她也只會在自己的座位做自己的事
也會避免與受照護者有其他接觸,避免節外生枝,這就叫專業
懶的理病人(儀器沒響,我何必消耗熱量去動呢),放著等死(只要是活的就會死)這只是比較偏激的說法
詳情請自行毛遂自薦到各大醫療院所或照護,養護中心應徵當志工,為患者服務一下,這不需要專業,但是如有具備為優,
您可以比較一下會與患者互動的醫療人員會有多少.以及哪種照護方式為佳,然後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機會難得,誠心建議大家體會一下,會對生命有更多不同的感受
Stupid Turtle wrote:
如果Patch Ad...(恕刪)
堅持自己的理念
多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人性,不管走到哪都會海闊天空
重點是在捍衛自己所認同的正義那個過程.
過去我在某重殘養護中心支援過短暫的時間
在那段時間我真的覺得很悶
了解社工工作內容的人就知道,工作內容實在是很繁雜,人手也很吃緊
因此在我離開前一次與機構的院長及主任討論
那就是社工部門與醫療部門的分化蠻明顯的,
即便是同一機構,你忙得要死,卻有人是坐著看書,時間到才處理自己該做的事情
但那也是一種專業分工的表現不是嗎,所以有一段時間我會護理人員也是不太能認同的.
只是在看完這次的短片後
我發現會為她們的行為發聲的人實在少得可憐
才決定提出我的意見,
因為當事人的行為讓我對照護機構內的醫療護理人員改觀了
即使專業再怎麼分工.並不是每個醫療護理人員都是自私的.
今天當事人的確沒有那個必要去逗弄那位爺爺,因為與爺爺互動並不是她主要的工作內容.
到如今只要有人開始試著傾聽不同的聲音.我想您認真的也成功了一半
hudayaniu wrote:
真的這樣的話,就交給...(恕刪)
我個人倒是覺得這點還蠻困難達成的,雖然沒錢是萬萬不能,但錢並不是萬能的
對人工作並不是用經濟學的角度就很容易解決的
當風險大於獲利時,肯做的人還是一樣少的,更何況獲利還不高
對這件事情,的確對社會大眾及護理人員同樣是投下了顆震撼彈
以讓社會更進步的角度來想,
護理人員是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更加謹慎,並且改善提供照護的方式
社會大眾在要求提高的同時,是不是也要反過來深入了解一下在提供照護工作過程中會發生的兩難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