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不知各位對"英文文"的看法如何?


CH1984 wrote:

英文文嗎?…
我想想…
例如:我等一下要先去check in,明天中午就要check out~
裡面的check in、check out←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翻成中文耶?@@”
我不是華橋、也不住國外,
只是我的用語就是這樣…至於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 =a


如果是發生在飯店的話(廢話 好像一定是喔..)
check in 登記或進住 ?
check out 退房 ?

事不驚人不稱仙,人不痴狂枉少年, 驀然回首來時路,分別已是若經年

執著!索尼‧愛立信 wrote:
我的立場是尊重原創
例如Microsoft是美國公司,我就較不傾向說「微軟」
它旗下的產品,我也不會說「視窗」,而逕稱Windows


看到您的文章,心裡面突然有一種感覺...
在書寫上看來,在橫式中文裡面夾雜英文專有名詞
其實也很好看的,亦不會因為句子是中文名詞是英文書寫而格格不入
弟覺得這樣子看起來蠻舒服的...
比起用直譯或用生硬的中文拼音來作音譯要好得多呢
不曉得前輩們的看法如何呢,這樣子算不算是英文文呢

嗯...先說一下,弟並不反對英文文,而且自己也常用英文文和朋友交談,覺得這樣也是不錯的溝通方式...
但在中文口語上夾雜了英文名詞以外的動詞、助詞、形容詞,卻保留著中文的文法
聽起來像是國語英文...

換個場景思考,這不就跟所謂的「台灣國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但我們常常可以感受到嘴裡操著「英文文」和「台灣國語」兩者的評價,在國人眼中卻不是這麼的相同呢

回到您提出尊重原創的原則,弟也說說自己的感想好了,無關對您文章的看法
其實在弟的觀念裡覺得Microsoft翻譯成「微軟」、Windows稱為「視窗」,也不會比較難聽呢
而且裡面沒有惡意的貶低的含意,如果我們故意用錢軟、暈到死來替他命名,這就真的是不尊重人家了
我們中文的造字原則,原本就不是為了翻譯外來語而設計,不像人家日文假名那麼好用,即使與原音差很多也翻得出來,而且假名單字不帶有意義,也不會有翻不好的爭議,像日本人那種「差很多」的音譯法,也沒有人會說他不尊重原創不是嗎

也許有一天,國人英語能力普遍到達某一個水準...這時如同您所提出的觀點,對於外來語的使用,我們直接使用英文原詞應該是最好最直接的方式

感謝您提出了這些觀點,讓弟能夠從裡面去思考一些問題
探討「英文文」的現象真的比「注音文」還複雜許多,也是有趣多了

NAMENNAYO~
風島 霧 wrote:
這個月…又到了。
怎老是要看這種討論無意義的東西。
語言的本意是什麼?XD

...

以前遇到一位同事,三不五時來一段英文文,還會問我其中講到的單字懂不懂,真是無言以對。
現在在網路上也能看到相當氾濫的英文文(不包含專有名詞、姓名使用原文的),我真的不了解為什麼在企業裡、網路上有那麼多人喜歡如此中、英夾雜發言(日常生活中倒是沒遇過),所以想提出聽聽大家的看法。目前為止看到的是,有些人隱忍有些人習以為常。
風島 霧 wrote:
引用一下開版版大自己發過的文…
[廣告]伊能靜的接班人

這些…是?

廣告歌名就叫"讓自己High"。


ALFF wrote:
本人是支持英文文的存在的,台灣走曏世界,台北逐漸成為一個國際化的摩登大都市,這些常用的英文進入到日常生活好普通的事情。。。這樣講,可以瞭解英文文和註音文的差別了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下面這句進入到日常生活會不會更國際化:
Because你是我  LOVER,情人節我會送張咭給你。

----------------------------------------------------------------------
文中所提到的英文文,是指像開版例句的那一種;專有名詞、姓名或諸如Mhz、kg、1GB、PC、Micorsoft等等是不包含在內的。

溝通雙方彼此有默契對方懂這樣的表達方式,那麼愛怎麼講(寫)能夠讓對方了解就好了。
但是如果不是那麼熟,甚至初次見面,這樣的用法真的是頗令人反感。
某公司有兩人來應徵:
甲:「您好,這是我的履歷表,請您過目....」
乙:「您好,這是我的resume,請您take a look....」

試問你是面試人員,作何感想。

同樣的,在寫履歷表的時候,應該沒有人會穿插個注音文或英文文,除非是不想錄取。
各位會在那樣的場合刻意避免注音文或英文文出現,是認為這樣比較有禮貌不是嗎?

如果說英文文是台灣國際化的趨勢,注音文不也可以說是本土化的潮流嗎!

認為應該限制注音文的朋友,自己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像例句那種"英文文",因為也有一些人不喜歡英文文。
反之,如果覺得沒有必要因為幾個人不喜歡而節制"英文文"的發言,那麼當初對注音文的限制就變的有點說不通了。
便普Q 的BLOG:http://tw.myblog.yahoo.com/pempuq
好做作的一個例子喲~~

香港,東京,都可以說是非英文官方語言的國際大都市了吧~?你去住一小段時間觀察看看,他們語言裡是不是很自然的夾雜一些英文,這些被替換的英文單字的特點是簡明和更清楚的錶達。。。而不是象你的這個爛例子

PempuQ wrote:

以前遇到一位同事,三不五時來一段英文文,還會問我其中講到的單字懂不懂,真是無言以對。
現在在網路上也能看到相當氾濫的英文文(不包含專有名詞、姓名使用原文的),我真的不了解為什麼在企業裡、網路上有那麼多人喜歡如此中、英夾雜發言(日常生活中倒是沒遇過),所以想提出聽聽大家的看法。目前為止看到的是,有些人隱忍有些人習以為常。


我倒覺得當下你應該再回一段英文給他,跟他說這些單字你懂不懂。
賣弄英文的人(以台灣人來講),英文程度應該…soso

PempuQ wrote:
廣告歌名就叫"讓自己High"。


廣告歌名就算是這樣,若以你認為不該有中英文出現,那你的發文應該要打“讓自己狂熱”
除非你真的是尊重原作。



我還是覺得語言是溝通的工具,
能善用語言,能達到一些目的。
例:你用台語跟一些漁民買魚,親切的熟悉語言必會讓他對你發出善意,
若夾雜著中文,他也是會樂於交談的,因為你能說出一些他熟悉的聲音。

中英文也是如此…
Treo 680

CornGuo wrote:
"這間 restaurant 的 buffet 不 expansive,而且 food 很 delicious,或許 next weekend 我們可以再來這邊吃"

不過.. 我想應該是不會有這種對話才對 (汗)


這...貓可以證實說會有這種對話-.-"
前一陣子在美國的阿姨家刁擾,貓的兩位美籍華人小表弟,
就是用這樣的方式跟貓說話的.

停權計數:3次
中文跟英文是一體兩面, 建立在互相交換使用的架構下
真正語言能力強的人能中英互換應用自如....更不會有中文夾雜英文的情形
既然語言的目的是用來溝通, 那就應該說對方懂得語言以達到表達的目的

不過也有例外, 像是專業術語在雙分認知內已經是"互相能了解的語言",
當然可以以術語代替中文.

check in 大家都懂, 那你跟你爺爺去住旅館也是說check in 嗎?
既然知道對方可能不懂得前提下, 使用英文代替並不恰當!!!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
Tango=Net Monitor
個人的一點小想法....
自己是有拿到日文一級檢定
因為歐美強勢文化的影響
無論是亞洲哪個國家都必須大幅度的使用到新字與新語
原本的語言幾乎都無法立即配合產生新字
這時候以我們為例就會夾雜英文,尤其在IT領域和醫療上甚為明顯
日本也不例外,不然為什麼年輕一輩的人講話中大幅度使用外來語
甚至外來語的氾濫造成了社會中堅份子與年輕人間的巨大鴻溝
這是到處都一樣的問題,無法避免
因為台灣並不是世界潮流的領導者,所以只能跟著別人走
所以日常中充滿了日文詞彙(泡湯,初心者,油切...etc),英文辭彙
認清這個事實,也就沒有什麼好爭議的
中文很難表達時就改用英文,也對於原始出處保持著一份尊敬
只是不要連很一般的用詞都用英文,這樣就有點故意了...
以上一些小小意見

另外日本旅遊書上...高雄都會寫成カーオション(可能有寫錯)就算有寫出漢字發音也一定會寫成原音,這是對於這個國家的尊重...如果使用舊稱たかお(takao)的話無疑是把這裡當做殖民地看待,所以日本的旅行者都會小心看待這點...另外在日本殖民時代,台北的發音是(たいほく-taihoku)並不是taipei(たいぺい),但是現在到台北遊玩的日本旅人一定會講taipei(たいぺい),這也是出自於同樣的道理
是呀, 改名了
如果我們不改, 仍叫Souel為漢城, 這與日本人說高雄為Takao有何不同...
norman65 wrote:
不是改名叫首爾了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