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請問月薪7萬以上的大大們,你們都是經過什麼樣的磨鍊?

也不用早十年啦

拿五六年前的電子業來說, 只需要大學畢業, 到公司混個兩年
然後自願被外派匪區

月薪破七萬台幣是基本的啦

但是現在很多公司都很會耍賤了
沒這麼容易讓你佔到外派缺
寧可在當地聘陸幹
一個台幹的薪水加津貼可以聘三個陸幹還有找


owen0618 wrote:
興趣可以當飯吃?哈哈...(恕刪)


興趣當然可以當飯吃

如果沒辦法當飯吃代表你的興趣只是三腳貓工夫好玩或者跟本不是你最愛的興趣

姑且只能說是娛樂

有人看a片看出寫心得月入好幾萬

王建民打球身價破意

周杰倫創作現在也是身價無比高

妥宗康也是去夜店玩到開room18


把自己最愛的事做到世界頂尖

鐵定有好回報

如果甚麼都只做一半

甚麼事都只看錢

甚麼事都半吊子

會平庸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且看版上發言

一看就知道誰月入十萬,誰沒有

你會發現會月入超過十萬的人

大家說法都一樣

就是先找到自己最愛的興趣

努力往前堅持到底就對了

有些熱情是錢換不來的
選擇比努力重要
看看目前主管和同事他們的待遇
就可以推論將來自己在這裡有無發展
就長遠看
選擇了什麼工作就已注定什麼價格了
owen0618 wrote:
興趣可以當飯吃?哈哈...當你選擇職業軍人,很多事情就已經確定了,
當你選擇工程師,很多事情就已經確定了,
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等待,等待別人幫你決定。(恕刪)


+1

當年, 高中畢業時, 一對雙胞胎. 成績不相上下.
一個跑去念精算學
一個跑去念醫科

念醫科-->工作多年薪水稳稳拿20+萬
念精算學-->工作多年, 專業license未考完, 薪水不到10萬

誰的選擇正確 ?



kunfeng2002 wrote:
王建民打球身價破意

周杰倫創作現在也是身價無比高

妥宗康也是去夜店玩到開room18



興趣當飯吃要有高報酬來回報,
你可以再多舉一些,貼近一般市井小民就好了。
owen0618 wrote:
興趣當飯吃要有高報酬...(恕刪)


這些紅的人

哪一個不曾經是平民百姓呢??

很多人現在一直很窮但一直在自己專業的地方努力

這麼說好了

現在總有很多在打少棒青棒的少年仔

他們現在也還沒紅

也一樣天天認真練球打球

但鐵定現在沒人知道

等有天紅了

你就會知道他曾經在這路上多麼堅持了不是嗎?

說到選擇

本來就該選自己最愛的

有的醫生一個月也賺不到5萬(還外科呢)

精算師有人月入30萬的不是嗎

該問的是自己在專屬領域有沒有達到頂尖

如果不是最愛的工作

怎麼可能是頂尖呢

如果你還年輕

你該早點換做自己愛做的事

就像跟不愛的女人交往

你不可能對她有耐心是一樣的道理

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職場努力 個人的經驗比較不同
現在我是自由的金融市場玩家 簡單的說
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盤盯股市 股票我不會玩
因為我沒碰過 自己的主力戰場是玩衍生性金融商品
期貨 選擇權 這一路走過來並不是很順遂
2005 2月啟蒙
某一日的下午在書店裡頭閒逛 看見某本卷商的yeswin特刊
介紹期交所即將推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電子選擇權
就是這本書 引領我進入這個市場

從單純的buy call & put 到後期的進入期貨市場
一直都在嘗試 想找出可以穩定獲利的方式
2007 11月初 美國次級房貸剛爆發的時候
沒做好資金控管 兩天內就虧損掉上百萬的資金
從這一天起 深深體會到避險動作的重要性
去年 2008 5月 台股開始崩盤 一路從9300滑落
幸運的 這次 我沒再受到傷害
我很感謝之前唸書時候統計學跟總體經濟學老師
尤其是統計學 這對我個人操作選擇權跟期貨有相當大的助益
曾經很痛恨統計相關科目 因為我是一個統計係肄業的學生
但是如今我很感謝的說 我很慶幸自己是統計學系的一員


所謂對工作的興趣
跟談戀愛一樣
有些人是一見鍾情
有些人是慢慢培養

我的工作以大範圍來說算是一直跟銷售有關吧
但我進社會前從沒想過要做銷售
大概也不會人在寫我的志願時,選擇要當"上班族"? "業務員"?

工作前兩三年,學習很痛苦也很快樂
工作四五年,有點壓力有點瓶頸,要求自己必須繼續成長
工作七八年後,開始覺得工作累歸累,但很喜歡自己的工作
就算中樂透,也想繼續工作,享受工作的成就感
然後在不知不覺時,機運也來了...

不過無論如何,向上管理都是要做好的,這是必要條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如果你想領的只是老闆給的薪水的話,
那我覺得基本上月薪沒超過20萬是很難看到差異性的....
七萬很多嗎?
買個房子貸個五六百萬,買部車貸個六七十萬...
扣掉生活費跟貸款,你還剩下多少呢?
也許你會說 我不用住那麼好的房子跟用那麼好的車子..
但是 等你月入七萬的時候,你還會這樣想嗎?
也許你應該把格局拉大一點,想一想"資產"和自己每個月(或者每年)可以自己靠自己賺多少的問題...
我常會問人:錢要多少才夠呢?
答案當然不是越多越好,那樣只會失去生活目標跟品質...
我給自己的答案是:當你自己的資產能幫你生活下去而不用靠別人給的薪水且不動用到本金的時候,就是夠了!
所以,先想想自己的生活型態,每個月開銷要多少?習慣性消費的行為是如何?
這樣去抓自己每個月需要多少錢,然後想想怎麼樣讓自己可以這樣生活而不用依賴死薪水...
例如:中鋼過去十年平均現金配息是2.0元 那如果你手頭上有兩百張 一年就可以有40萬股利收入
40萬/12=3.33萬 等於你每個月平均會有3.33萬的收入是自己的資產幫你賺進的
不用看人臉色,也不怕被人fire....
如果這樣對你來說是夠了的話,那你就應該開始長期計畫要怎麼達到這個目標...
我想 每個人都會羨幕別人過好的生活,但是,好的生活背後的努力,才是更要去思考的重要課題...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