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桃園機場捷運車廂現身了~

my216005 wrote:
因為日本距離台灣近又...(恕刪)


感謝my大超詳細的回覆~~
韓國人無恥已經見怪不怪,
歐系廠商居然也不重視台灣市場。
那個
都跑去深耕對岸市場了嗎?

說到對岸,有一個問題好奇了很久:德國ICE在技術上有沒有什麽優勢,或者說特色?因為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幾大高鐵方案中比較平庸的一個,沒啥亮點。
但中國在選擇他們的300km/h以上高鐵方案時,選的卻是ICE方案。如果考慮到人多,應該選擇新幹綫,載客量大,且安全記錄完美,加上之前也有過大批合作進口川崎E2-1000(CRH2)的經驗。如果愛拼速度,應該選擇TGV,創下過輪軌最高時速,Alstom跟中國私底下關係也很好吧,中國很多捷運線都是用Alstom。最後卻選了各方面都不突出的ICE……安全記錄不佳,價格又高。
台灣的地形、氣候和人文環境跟日本相當相似,選擇日系廠商對我們比較有利
人文環境:例如站距,台灣和日本都很短
Stallings wrote:
台灣的地形、氣候和人...(恕刪)


這就是我想講的,至於捷運那是因為多半路段都在地下運行
日本的成田機場到羽田機場的高鐵將在2010通車
我們的"機場捷運"才預定在201X年通車(一定不會準時通車啦)
反正也沒差, 這些年來大家還不是這樣過
kenliao5743tw wrote:
機場捷運當初在高鐵局長何煖軒強勢主導之下
完全不顧任何專業意見
執意要採最便宜的鋼軌鋼輪方式
表面上說鋼軌鋼輪是全世界最多廠商的方式
將來比較不會被廠商於取予求
事實上是因為何煖軒認為以鋼軌鋼輪方式招標的話
可以不必去爭取較多預算也可以有較多廠商來投
對於完全他個人的政績以往上爬有利
事實證明何煖軒在本案招標完成之後就立刻升任交通部次長
而把高鐵通車後的一連串問題留給下一任高鐵局長

這種完全不顧專業而只考慮自己升遷的人
終於在520之後被冰動起來
而在日前被調到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去當委員
相信他的公務員生涯應該是到此為只了
不過去一個沒事做的涼缺
他也應該無怨了吧


完全不顧任何專業意見,請問您是從哪裡聽來的?

kenliao5743tw wrote:
倒是機場捷運採用了完全不適合林口台地地形的鋼軌鋼輪方式
只能說國人自求福了吧


為什麼鋼輪鋼軌不適合林口台地,願聞其詳。


Stallings wrote:
台灣的地形、氣候和人文環境跟日本相當相似,選擇日系廠商對我們比較有利
人文環境:例如站距,台灣和日本都很短


台北捷運有部分的車輛是西門子的,
高雄捷運的車輛都是西門子的。
所以台灣捷運的車輛不見得都是日系的。

至於桃園機場捷運的車輛,並不是「選擇」而來的,
而是日本廠商以最低價得標。
frankchin wrote:
感謝my大超詳細的回...(恕刪)


安全紀錄最佳的高鐵是義大利開發的ETR系統,第二才是日本新幹線。
Existence exists、Consciousness exists、Existence is Identity
husky23 wrote:
車廂做好囉,機場系統...(恕刪)


中壢環北路的捷運站到底蓋好沒?動工好幾年了說,台灣的工程進度好像總是比國外慢…
Existence exists、Consciousness exists、Existence is Identity
alphamale wrote:
台北捷運有部分的車輛...(恕刪)

台北捷運的列車通通統一車體跟外型,使用的也是國際通用規格,只要把規格開給有一定技術力的承包商誰製造都沒差吧?!
alphamale wrote:
台北捷運有部分的車輛...(恕刪)
喔,我是泛指走在軌道上的車子,而不單指捷運

以台鐵而言,他們買了太多歐洲車、韓國車後深受其害,後來覺得還是日系的比較好
另外,歐系高鐵是動力集中式,平原較多,站距長,而新幹線是動力分散式,常爬坡,站距短,很明顯的,日系車加速較優,比較適合我們

當然,歐系也有好車,日系也有爛車,但總體而言,日本的環境跟我們相似度比較大,對吧!
如果可以的話,選擇日系,出問題的機會比較小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