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德國科技和日本哪個比較厲害啊

事實上是台灣已經沒有錢去買好的東西,只是能用就用替代品或堪用品就用但是其製程核心所要選用的設備諸如超大型空壓機(10000HP~30000HP以上)等..............就沒有人敢選用日系或者是韓系貨頂多我們認為還可以控制的東西的區域就看看整廠(大型工廠)監控就沒有人膽子那麼大敢用日貨一定都是Siemens,AB,Honeywell,Foxboro.............所以小設備案子日本和韓國窮吃但是利潤最好的他們就沒有辦法了,再來看吊車800 ton~1500以上你有看過日本吊車嗎就算有吊臂也是德國那幾家的貨Demag.................所以我們說日本能嗎?只是少數特例而已
以前呆的工廠
有台新買的機器故障了,找不出原因,請德國原廠的工程師來修,他老兄拆了個siemens的零件下來往地下一摔,罵了句"siemens! shit!!!",然後換上個新的就好了...
後來跟他聊天,他說“德國也不是什麼都好,也有爛貨。“(當時想原來西門子是德國爛貨!?)

事後他把那零件撿起來,很慎重的包起來,寫了份報告,一起寄回德國。
這才是人家德國東西好的原因吧!
就像蝶閥價格是以歐美最貴(不管多大都好開精密度高可以用很久不管多久都有備品)日本次之(開關也不錯順手要更換備品拆下安裝也正確精度也夠但是沒幾年就停產)台灣再次之(可以用但是很難打開也很難關都要再套一支管子否則誰也沒有辦法再者維修就不用說精度不足而備品齒寸都不合都是硬鎖上難怪打不開再抹油多一點)韓國更不用說開關幾次就開始漏氣或水而測漏都是靠做弊而要修嗎?不好意思全部更新誤差太大,大陸那就不必說要用自己還要蓋測試廠測漏............
沒有辦法都移轉到東歐了而台灣Siemens只能不要大陸產的Siemens改要東歐產的
其實應該兩國的產品都各有所長,
不過,我們該檢討的是,為什麼這兩國出的產品,
包括一些手工具我們都可以當成逸品。而台灣出的手工具就只是手工具,
像我們家電子產品幾乎都是日系品牌,而一些工具都是德製
比方說,從日常開酒的酒刀,菜刀,水果刀,指甲剪,鼻毛剪都是雙人牌,
及鐹具都是德製的wmf 當然家人都有的涼鞋都是德製的birken
電器用品更不用說了,幾乎是日本的天下,從sony. panasonic,象印等等,
突然想到現在家中客房的電視還是二十年前的國際牌金龍national
反觀國內,幾乎沒什麼品牌讓我們當成逸品,大槪也只有大家熱愛的giant而以…
以上說的那些家用品並非高科技而且國內都有製造,
但是並非不支持國產貨,只是很多品質…
像國內的大同生產的東西讓我父母讚不絕口的產品只有兩種
一是電鍋、二是工業用電扇…
昨天跟幾位海軍弟兄在討論大陸潛艇問題
今天大陸接連發生2次嚴重的潛艦事故
造成近百人死亡
他們推論事故主因大陸可能是使用不成熟的AIP技術
加上大陸造船工藝還要加強
AIP技術來源可能是俄羅斯或其他北歐國家
目前全球發展AIP技術最優異的大概就是瑞典及德國西門子
如果它們(大陸)當時採用德國技術
可能就不會發生事故了
目前服役中的德系潛艇還沒聽說過大事故

當然以我方立場希望德製AIP技術及消音瓦技術不能流入大陸
這樣台灣 日本及美軍關島的潛艇及反潛機群
就很難捕捉其行蹤

湯瑪斯與德雷莎 wrote:
二次大戰,歐洲坦克打德國坦克,德國坦克都沒事.換德國坦克發射砲彈打,一炮就給它再見....


這點有些問題._.a

大戰初期的時候,德國裝甲師的主力還是只有機槍的一號戰車以及勉強有挺小砲的
二號戰車,而作為主力戰車的三號戰車以及作為步兵支援火力的四號戰車數量很少,
面對法國的重裝甲烏龜速度戰車如果單比船堅砲利根本毫無勝算可言,如果比數量,
那麼法國戰車的數量也是遠勝德國阿0.0!

再把眼光轉到蘇聯,雖然開戰的時候史達林手上的戰車和戰車砲彈都是不足額,
可是還是有足以讓德國人傷腦筋老半天的戰車:KV-2,在那場成為傳奇的街道上的怪物戰鬥中,
一台落單的KV-2把整整兩個德國裝甲師的動線都給卡住,看的出來哪個裝甲比較厚實0.0+



停權計數:3次
在這地球村的時代,居然還在討論這種問題
現在一個產品出現在市場上,大部分是需要好幾個國家的重要零組件配合的
因為現在只問你的公司夠不夠水準,而不是問你哪來的 (當然如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除外)

譬如說大家都以為德國工作母機是世界一流的吧
其實錯了!
德國工作母機,因為市場被日本奪走許多,研發勁力已不如日本
在日本奈米級精度的工作母機在這幾年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參考 http://www.yasda.co.jp 安田機械 日本有名的高精度機械廠
http://www.makino.co.jp 牧野铣床製造所 在台灣很有名的日本機械廠
http://www.sodick.co.jp

但反觀德國,自從 Deckel , Maho ,Gildemeister 三家機械廠,因財務危機,
被銀行團強制合併成為 DMG Gmbh (http://www.glidemeister.com)後,
研發便不再以精度為唯一走向,而是朝 laser, ultrasonic,多軸 加工方面演進

而且在工作母機重要零組件上, 以軸承,線性軌道,螺桿來說,
德國 DMG 已不再以本國 INA為主,反而打廣告以使用日本 NSK 產品為榮.
而在工作母機上的靈魂 電腦控制器 CNC controller 來講,
在德國我所知道來講,有Simens 與 Heidenhain(世界第一光學尺品牌) 兩家
在 DMG 廣告上,有稱讚這兩家的創新與能力.
但是廣告上也說日本 FANUC的電腦控制器在可靠性,精度來說 是世界第一的.

而且不但是DMG,連德國高精度機械廠 DIXI http://www.dixi.de (漢翔裡面那台多軸加工機就是出自此廠,造價好幾億)也有採用 FANUC

未來只有公司競爭力才是重點











個人偏好德國音響,用了快三十年,喇叭依然健在,主機要不是當年淹到水,相信也還會健在,雖然淹到水,修修用用,也服役二十三年才捨棄,現在車上喇叭也找到相同牌子來裝,原因是耳朵已被run in,但以我實際聽了將近三十年,現在生產的喇叭出來的聲音特色還是一樣,我剛買車時也因國內這牌喇叭非常少,想說先買一樣德國牌子的喇叭來聽,聲音是差不多,但聽一段時間還是聽得出是很大不一樣,大約花半年時間吧,終於買齊啦,其中兩個還是德國ebay買的

我提這個例子只是想說,德國人作產品有些還是很有原則,這牌子也曾在國內小風行一陣子,在hi-fi也算是頂頭上的牌子,不過國人漸漸有錢後,當然是昇級至hi-end,不過這牌子始終就是缺席,以致被淡忘,其實很多hi-end產品只是使用很貴的零件,至於聲音是否勝過hi-fi那就只有看花錢的人爽度如何來判定啦

記得十多年前有德國客戶來台看電子展,那時av影音系統正在成長,客戶也順便買了台av擴大機準備提回去,我就問德國音響很好阿,為何要買這些便宜貨,(那時德國擴大機40w價格可以買國產40w擴大機6~10台),他說現在很多電子消費產品都是sony inside所以買台灣貨也是很好用

geog wrote:
個人偏好德國音響


喵._.
不知道是哥蘭蒂還是德律風根@.@?

貓窩的哥蘭蒂古董卡式手提音響還能正常使用耶0.0
停權計數:3次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