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鐵道史

前面已經討論過了.

日本人接收的時候, 因為一些沒有維護以及破壞的因素,
造成日本人看到的劉銘傳的鐵路, 是個沒有價值的廢物.

所以無從推論劉銘傳剛蓋好的鐵路的原貌.

大清帝國以前台灣的古蹟已經消失殆盡,
而日本統治時代的古蹟正在消失中.

也難怪台灣無法做觀光,
因為都沒什麼像樣的古蹟,
一些外國人根本看不到什麼才是台灣的 "文化",
自然就不會到台灣觀光.

如果台灣有個類似泰姬瑪哈陵的古蹟,
當然一堆外國人自然就會觀光.

就連台鐵好了,
一些日本人來做鐵路之旅, 卻沒有日本 JR 的感覺.
台鐵的日文廣播真的很不精準.
高鐵是日本人協助興建的.
很多日本人也愛搭高鐵,
一樣沒有日文廣播.

這樣怎麼吸引觀光客?

日本北海道的一些觀光火車可是有中文廣播,
名古屋東山線通往 Expo 2005 的會場的那條地鐵,
有十幾種語言的廣播.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樓上請詳閱23樓的連結...用人推是設備妥善率低,而非火車頭是人力的.
dearjohn wrote:
大清帝國以前台灣的古蹟已經消失殆盡,
而日本統治時代的古蹟正在消失中.(恕刪)


前陣子不是在台北車站附近挖到清國的鐵道遺跡嗎?
結果有關單位就好像挖到鬼一樣,打死不妥協,非要拆不可,現在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講到鐵道, 如果你有安裝Google Earth的話,
在圖層裡的"觀光景點"->"運輸工具"->"鐵路" 這一個選擇顯示的話,
可以看到地圖上多了很多黑線, 除了現有的一些鐵路之外, 應該有很多都是過往有過鐵路的地方,
不曉得這些資料是從那來的


這個應該是林田山林場鐵路


這些密密麻麻的黑線應該是糖廠鐵路
wrote wrote wrote:
那麼,台灣鐵道交通最昌盛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
例如路網可以四通八達、載運量佔台灣主力的時間等?
和現在的比較如何?

其實我一直搞不懂,台鐵應該還有很大的功用啊!如大批運送大量物資,如麵粉、金屬原料、砂石等等到主要集散地,應該會比公路來的省錢且大量才對啊,為何感覺在運這些東西都是用聯結車或大卡車在運送呢?

甚至如果做出可以載送汽車的車台,如果運費比租車便宜的話,我會寧可把汽車交台鐵託運到花蓮、墾丁,也不想到當地去租又貴又沒保障的出租汽車啊!這樣省下了開車的辛苦,又可以安心的開車去旅遊。例如說坐夜車從台北到恆春,到站之後把汽車開下來,直接殺到墾丁去,馬上可以開始玩!
嗯~甲殼素可以排泄掉嗎?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