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0615 wrote:
小城市所需要發展不一...(恕刪)
這兩年在苗栗住了一段時間,
印象深刻的是苗栗的安靜、空氣與交通。
第一晚就讓我睡到這輩子最舒服的一覺,
起床後神清氣爽,覺得肺部的廢棄都循環掉了。
前面有個王○蛋說苗栗的房子便宜,
真的嗎?貓貍山上的貴房子很多,簡直就是台北好野人的後花園。
一看就知道這傢伙沒待過苗栗,
對客家朋友有強烈的偏見,靠著自己主觀發嘴砲。
第一天到苗栗市,確實我也對傳說中的客家族群抱著一份戒心,
但是後來慢慢適應當地生活,覺得那邊真是個好地方,
雖然鄉下氣息很重,但是生活條件一項不少,
台北高雄台中的便利是錢堆出來的,
但是苗栗的好山好水可是得天獨厚。
說起來,苗栗發展被山勢切割成三個區塊,
南邊海線的三義通霄、中間山線的苗栗市與大湖泰安、北方的竹南頭份。
其他的觀光點還包括雪霸、南庄等等,甚至石油,
說起來觀光資源還一點都不少。
竹南頭份熱鬧不代表苗栗市非要如此不可,
當年行政區重劃時,竹南頭份就是為了要增加苗栗縣政府稅收,
才從新竹劃進苗栗的,原本起步就比苗栗其他鄉鎮早,
加上地理位置優勢,熱鬧是應該的。
可能是到苗栗之前在高雄住很久,覺得開車一小時之內可到的地方都不算遠,
深深覺得除了台中之外,苗栗才是台灣的第二個「中途島」,
到台北台南(1.5hr)、台中(40min)、新竹(40min)等主要都市都很近,
反而苗栗向山區跑(如南庄)才是真的遠,
但是地理位置真的好,就是因為有這個好位置,
學生向外跑的遊子雖然多,
但是每年跑進來的觀光客也是塞到台72與台6動彈不得。
關於交通,前面提到的國1跟台72橋接,預算已經通過了,
如果沒記錯,會在頭屋那邊開一個閘道出來橋接。
很快啊,後龍的高鐵站啟用後,
跟國1、國3、台3、台72、台61、會形成重要的觀光交通骨幹。
如果是我,倒是希望火車站後站趕快完成,配合台15與國3形成市區戰力。
觀光,我覺得縣政府似乎有在參考北海道的搞法,
來個四季都有得玩的規劃,
「大三通」的整體開發是他們現在準備的重要計畫之一,
從去年底草莓與芒果的戰爭來看,
感覺到苗栗對於觀光的開發,
已經從前幾年鄉鎮等級的「點」逐漸進入縣級總體戰的規劃,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個人是以為樂觀的。
沒有百貨公司沒關係(反正開了也會倒,例如鯨X),
沒有大樓又怎麼樣?商業區真的必要?
苗栗的好山好水與純粹客家文化,是其他縣市學不來的,
與其要搞熱鬧的商業區,不如作個能吸引外來人口觀光的台灣西部花園,
我有好山好水,希望的是大家來這裡住幾天休息一下,而不是來這裡搞長期破壞。
若說真要吸引外縣市投資,我倒希望是大學、飯店業與餐飲業多來些,
苗栗市的餐飲雖然方便好吃,但都是個體戶,
單打獨鬥,對於地方發展而言,很硬。
從前一鄉鎮一特色的發展時期,有「攤販全台啪啪走」的笑話,
在每個縣市的 XX 節看到的攤販都差不多,甚至連老闆都眼熟,
如果各位的想法只是覺得一切向台北或宜蘭之類的現成模式看齊,
那我想說,這些模式不適合苗栗人。
別說劉縣長不是苗栗市人、還是馬奮館怎樣又怎樣,
起碼劉縣長對於苗栗的開發重視不是只在剪綵儀式上出現,
這點是我這個南部上去的工作者親自深刻體會的。
台北台中高雄都是外來客比較多,生活便利、人群之間卻冷淡得可以,
客家人雖然很多人對他們有偏見,但是這兩年下來,
我覺得我未來的老婆應該找個客家妹,漂亮又有觀念。
曾經有朋友到苗栗觀光,我帶著他沿著台3與台6一路玩,
他激動地說:「客家人太壞了!你看他們佔的地方都是好山好水!」
我說:「你白痴嗎?客家人是被閩南人趕進這些窮山惡水的,只是台灣現在重視觀光資源,農業時代的窮山惡水才會變成服務業時代的好山好水。比起來,你更該關懷原住民、更該批評平地人。」
苗栗人都該對自己的苗栗縣有強烈的認同感,
在外縣市的遊子,也該對自己的故鄉多作行銷。
看過「腳印蘭嶼」或「海角七號」嗎?
很多人對於鄉下地方的自大、批評、甚至同情關懷,
都是在都市中吹冷氣自己用都市模式幻想出來的。
包括海角七號的劇本在內,就是一整個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