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太陽能發電真的有那麼強嗎??


islandhuang wrote:
小弟好奇一問, 這樣...(恕刪)


你開車有無開冷氣就能感受到了吧

開冷氣很明顯油耗會增加很多......
阿~~好像很多錯誤 刪掉 當我沒講

257287 wrote:
當初看這責新聞時,覺得太陽能有那麼強嗎??

鄭文燦也介紹農博基地設置的全國第一座「光電埤塘」,要在160口池塘,設置660百萬瓦的電量,大約相當於核二廠一個機組的電量。

查了一下核二廠的資料,一個機組額定發電量為985,333瓩 約等於 985百萬瓦

真的有辦法建造,這樣大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嗎??



其實我想說的是,政府官員發電量的單位都搞不清楚

核二廠一個機組的電量需要 985,333 瓩 *3坪(1瓩需要3坪面積) 的土地



政客的的話
聽過就算了,
別太認真
9成5的機率是嘴砲

對了上次那個很厲害的潮流發電機去那了?
怎麼沒出來露個面?



忌妒珊伯爵 wrote:
台灣根本不是沒電而...(恕刪)


真會整理,把市面上一些東西全弄出來講,只會講大方塊,技術細節??
現在所有的替代能源都一樣是不穩定的電源,有時有風,有太陽才來電,
你發出來的電要如何併網??發電和電網,輸配電,負載.....很多問題要克服,
不要老用德國當案例,花了不少錢搞綠能沒錯,等德國缺電不找法國買核電再說,
這些看天吃飯的間歇性能源,若能慢慢存,形成穩定的功率條件,就比較好利用,
問題很大的瓦數非常難存,技術上真的有很多問題,好用早就用了,
像雷電,如果能存下來,也不用那麼辛苦的發電,自然能的問題都在看天氣,
這個天氣過了,你想要的就不一定有,儲能技術只有那些極有限的電池,
不要再講什麼TESLA的東西,騙一些不懂的,所有可重覆充放的電池,
就那幾種化學成份和制程,電池這東西全世界的技術差不多,
不要老是拿現在官方說法,如果....做,保證不會缺電,
問題是跳電危機就在眼前,要講環保的請自己先把冷氣關了.
不要再欺侮這些公保新制下的可憐公務員,他們都沒18%,調薪還要看情況,
很多大樓是密閉的,最熱的時候不能開冷氣.

忌妒珊伯爵 wrote:
實在不懂酸綠能的人是有多幼稚和瞎掰
你都最聰明了
國外政府正在進行的綠能建設都是傻瓜了
擺在台灣最好的可行綠能是風力太陽和地熱潮汐搭配
這是比例問題
只會強調單一選擇根本是故意

颳颱風沒太陽必有風力 地熱則是全年都有 潮汐發電也如此
關於太陽能的種種都只是過程
對於人類來說才剛開始發展
太陽能板利用率十幾趴確實低 聰明的會看研究進步多個20%的狀況
那就是各國搶研發太陽能的點
擺明核廢料無法處理 但太陽能技術卻有進步機會
想也知道綠能才是未來
我看酸的大概是任職核電材料的民間供應商吧
很急喔 我知道同樣的材料賣給核電用就能多個五倍很好賺
太陽能發電連民眾都能DIY價格不容易忽巄很難做生意厚(恕刪)


颱風沒太陽必有風力?阿不是風速超過25m/s就要停止運轉避免機具損壞嗎?
前年蘇迪勒一次吹斷6座風力發電機損失7億多

潮汐發電颱風來不知有沒有影響
不是酸綠能,而是酸這些政客超級誇大的數據來騙
看到用汽機車幫3c充電那段我笑了…
原來我們的教育已經爛到斷根

能量守恆沒聽過?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你車上任何的能源都是油換來的
只是相對來說3c耗掉的量比較少
同理,3c用市電也是少到可以忽略

少歸少,但你不能說他不存在
他就是會產生阻力增加油耗
不然一堆新車裝充電控制器號稱可以提升油耗是裝爽的?

這完全反映出一些奇特人士的看法
看不到就不是污染
感覺不到就不存在
每天吸的不恐怖,百萬分之一的機率卻會嚇到睡不好吃不下

唉…我認真了…
連壓馬路發電都能拿來說的科技咖
我看是不需要懂什麼國中物理
還是繼續支持全球獨步的用愛發電好了

忌妒珊伯爵 wrote:
台灣根本不是沒電而是耗電 浪費電
過去工廠用電大戶個個外流
結果少了一堆工廠的我們用電反而吃緊 這是有鬼吧
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恕刪)


既然都說是另一個話題了,這邊提這個幹嘛 ?帶風向嗎?
全世界任何一國家的能源政策,都是以未來的用成長量預估來安排機組建設,
所以閣下的意思是,大家都錯了,必須要用未來能少用多少電來評估嗎?
全世界共同的邏輯,經濟成長必定伴隨用電成長,沒有任何例外,
用電平穩是國家安全問題,電廠不是今天說蓋明天就長出來給你看,
明天的用電也不可能今天才來評估,
要如何節電跟如何評估三五年之後的用電需求,
基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命題,不知道您那句台灣不是沒電而是耗電的邏輯是因何而來的?
順便告訴閣下,台灣許多企業端,特別是高耗能產業的節電能力可是世界有名的強悍!


忌妒珊伯爵 wrote:
核四概算四千億好了 還沒算用千億計算的核廢處理費用 ...(恕刪)


你知道核電除役的後端處理基金是甚麼東西嗎?
不知道的話可以去google一下,
然後再來回答我們需不需要在這個時候把廢核處理費用算進去,
好讓數字看起來很嚇人

忌妒珊伯爵 wrote:
4000億產生的太陽能發電及跟著來的屋頂革熱導致的空調節電又可以有多少
這幾年我們可以多出多少電力來 ...(恕刪)


既然你會思考這個問題,那就不要懶,自己動手算算不就知道了
我不知道您所謂核四4000億的總預算是打哪來的,事實根本沒這麼多,
不過無所謂,我就當你是4000億好了,
核四的機組合計發電量是270萬瓩,年發電量193億度,
如果要全部用太陽能來取代核四的總發電量,
只有地面型發電廠才有可能達成,屋頂型想都不要想,
而193億度的發電量,需要多少太陽能機組?
現行最強大的太陽能裝置,平均容量因素頂多15%,
因此推估至少需要15GW的裝置容量才夠,
目前1MW的太陽能裝置安裝成本不會低於5000億,
5GW的總容量,至少需要將近8000億台幣,占地150平方公里,才足夠取代核四,
喔對了,這還完全沒考慮土地取得成本哦,加上去大概是天價
現在請閣下回答,為何會產生拿4000億來投資太陽能,就能換得跟核四相同成果的錯覺?

忌妒珊伯爵 wrote:
政府系統的建築物大多又大又不當 浪費空調電力的設計 改良可以節省多少
有太多綜合的做法可以增加電力容量和節省電力消耗
你所謂的數字 只知道用發電量思考 ...(恕刪)


倒想請問,不用發電量來思考,要用甚麼來思考?
兩種機組放在一起比較,假設造價相同,請問不比發電量要比啥?
難道我還得為了一個比較貴又比較沒效率的機組,來要求大家省電來配合它嗎?

忌妒珊伯爵 wrote:
卻沒思考核廢料的數字
還是你覺得蘭嶼沒關係
還是送去北韓沒關係
反正不在你家前就好了
簡單而言
過太爽了
這麼便宜的電和水 是不可能養出綠電作為和思維的 ...(恕刪)


就算把不需要算的廢核數字算進去好了,總花費還是比靠現行任何一種綠能花費來的低,
德國已經證明這點了,有問題嗎?
核廢料放我家沒問題啊,又不是甚麼危險的東西,
那麼請問生產太陽能產生的不可回收的重金屬廢水可以倒你家嗎?
請問風機可以蓋你家隔壁,讓你天天忍受低頻的困擾嗎?
在綠能有飛躍式進展前,廢核用火力來取代基載,廢氣直接往你家灌可以嗎?
如果以上都不行,那您知道現在我們認為核能是最好的選項的理由了嗎?
對了,如果便宜的電跟水都養不出綠能了
您覺得很貴的電跟水,就能養出需要大量成本投入的綠能????這邏輯很神,可以解釋一下嗎?
全世界的共同認知,都是以核養綠欸,因為核電穩定又便宜、汙染低,
顯然閣下的認知非常超前

忌妒珊伯爵 wrote:
吹垮又怎樣 再蓋一隻的成本根核電比也是少少的錢
風力該推廣的其實是屋頂小型風力 這種的CP值比較優不需很強的風吹動
聚沙成塔的效用遠遠超過大家想像 那才是數字的陷阱
核廢處理的費用 遠遠超過帳面的倍數 這才是發電量的數字陷阱
只是你我裝作沒看見 ...(恕刪)


再蓋一隻沒多少錢????
廢核處理數字超過帳面數字,而且還高於發展綠能發電??
你我裝沒看見??
恩恩,這段描述,更像是一個完全不懂能源的人在不懂裝懂

忌妒珊伯爵 wrote:
台灣位處火山地帶卻數十年不發展地熱 直到最近才又重新要蓋個新廠
那是甚麼樣的核電為尊心態?
台灣潮汐更是優良的天然禮物
同樣現在也才開始發展 ...(恕刪)


這個問題,歡迎去好好研究一下為啥地熱和潮汐一直發展不起來,
如果閣下連問題在哪都不知道,那您跟您口中那些只會用核能來便宜行事的人根本沒有不同,
因為您也只是一張嘴認為可以發展,別人不發展就是怠慢,
卻根本不了解整體結構性問題,
網路很多資料可以爬,先去好好研究再來談,好嗎

忌妒珊伯爵 wrote:
儲電設備在哪裡?
為什麼要炸山南電北送
導致家破人亡的土石流 ...(恕刪)


對阿,我也想問問,儲電設備在哪裡?全世界哪裡有已經商業化的大型儲電設備?
如果沒有,電發了就是得併網發出去,全世界都一樣!
請問炸山南電北送導致家破人亡的依據在哪?
講這話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在講甚麼嗎.........

忌妒珊伯爵 wrote:
特斯拉新一代儲電池才薄薄一塊掛牆壁好像7k容量吧忘了 價錢家庭都能負擔 ...(恕刪)


看到這個我也只能呵呵,閣下盡然把家用跟商用兩件事情放在一起看....呵呵

忌妒珊伯爵 wrote:
難道台電腦袋只會想高峰期就要多發電這一招而已嗎?
難道酸太陽能的只知道太陽能晚上不能發電這樣而已嗎?
怎麼不問問台電 每天多發出來的電到底都跑去哪了 ...(恕刪)


看到這裡,我肯定閣下完全不懂能源,
從來就沒有高峰期就要多發電這件事情,發了電又不能儲存,
不併電網發出去就等著因為負載過重讓電網崩潰,
不然您以為德國動不動就在負電價是怎麼發生的?我猜您不會知道,請去GOOGLE!

忌妒珊伯爵 wrote:
難道酸太陽能的只知道太陽能晚上不能發電這樣而已嗎?
怎麼不問問台電 每天多發出來的電到底都跑去哪了 ...(恕刪)


太陽能晚上不能發電不就是最嚴重的問題嗎?
您的命題是要把4000億的核四成本拿來蓋太陽能欸,
一個晚上能繼續供電,一個太陽消失就直接失去作用,您不需要考慮??

忌妒珊伯爵 wrote:
怎麼不問問台電 每天多發出來的電到底都跑去哪了 ...(恕刪)


每天發的電就是用掉了,您以為能跑哪去?
多發??不能儲存的東西多發是要幹嘛??呵呵...............

忌妒珊伯爵 wrote:
不要只知發電
以前或許技術不到成本太高
但科技朝向更好的生活方式
我們還要使用原始腦袋思維
然後可能因為政治因素取笑諷刺綠電 有夠幼稚 ...(恕刪)


在綠電這麼不長進的今天,我們依然非常鼓勵以核養綠,
養到綠能有飛躍性發展的那天,
但目前政治包袱卻是激進的在甚麼都還行不通之前,就把核能廢掉了,
我們諷刺的不是綠能,
我們諷刺的,是讓台灣能源政策變成目前這種走鋼索險境的蠢貨
不管是執政的,還是投票的...

257287 wrote:
當初看這責新聞時,...(恕刪)


別聽他在唬了 , 那個發電量是以毎天多少日照時數去算的? 該不會是以一天24小時日照算的吧.
內燃機源起於發電機

在於你會不會利用而已
火力發電也是同樣的概念

所有正常的車運轉發的電都會大於消耗與所需的電
沒去用它,它也是由電阻消耗掉

你用再多電也不會增加個屁阻力來,更不會也無法產生更多的電
引擎運作的發電量不會因後端需求而增加
不改車之下你也無法增加它的發電量,頂多拉轉多一點電壓而已
更不會有什麼屁阻力產生
就算改發電機增加發電量,它依然不會有什麼屁阻力

發電機的基載在怠速時就已負載大部份功耗了
你後面吃多吃少是一回事
它能吐多少是固有的量而已

阻力?去那裡生阿?從那生阿?要怎麼換電?
說來聽聽

發電機不是冷氣壓縮機
沒有壓力去那裡生阻力還能化成電?

如連連動,運作,供需原理都不懂
你在耗什麼油?


什麼充電控制器?誰發明的?
逆電電流是逆電流
迴充控制電路每台車都有
用來消耗多餘的電免得充爆電瓶
連什麼東西話都不會講竟然能生出阻力
是腳踏車騎過頭
古代的車輪磨擦燈來聯想阻力嗎~唉😝

壓馬路發電?這篇有人提嗎?應該是沒有
N年前倒是有討論串,日本人發明的按壓式發電
而芬蘭幾年前也把概念延生到鞋子上
走路鞋子踩踏就會發電可以充手機
剛剛上網查了一下資料
Iron_oxide大大的觀念應該是正確的

不過個人有點好奇的是這樣的使用方式
對於電瓶的壽命是否會有影響
(似乎有點歪樓了)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