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被稱為治「中國式過馬路」神器。
既然素質提高了,為何又需要裝閘門?
請問深圳跟武漢是哪一線的城市?

中國自己的節目:
https://youtu.be/pUWX_6pSTJk
瘦虫弱精 wrote:
數年前
有個中國籍作家在接受台灣媒體專訪的一篇文章裡
曾回應媒體他為何如此愛來台灣旅行
他說
在台灣他看見他們失落的文化與傳承
當時中國的發展正欠缺這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這對未來很重要
因此
只要有機會他就來台灣找尋這些元素
回去後發表文章推廣
過沒多久
北京大學中文系開始研議儒家思想與繁體字是否納入教學內
前些年
不少媒體報導許多家長開始把小孩送去學毛筆字
目的是要讓未來社會有個正統秩序
獨無有偶的
哈佛企管系在若干年前把中國儒家思想納為課程
用意是改善美國企業裡個人風格的問題
前幾年
台灣
在營建類勞安管理也把儒家思想納入教材
目的是降低工程中作業人員鬥毆口角的問題
...(恕刪)
號霸 wrote:
現實,功利,天大地大我最大
大陸現在是把老祖宗的智慧找回來
世界大同篇的本質就是社會主義
東方的智慧融入治國融入企業
孫子兵法的管理哲學可是西方很多人拜讀的
何來你所謂的現在他們的一致目標都是學歐美先進國家
...(恕刪)
wenchih01 wrote:
當大陸已經利用前人的智慧改變人們素質時,我們卻捨本求末讓新生代不學習文言文,以求名利為目標。
二位已經點出大陸未...(恕刪)
Youshouldreborn wrote:
其他不談,就以所謂的中華文化與文言文的關係,這二者等同嗎?
文言文翻成白話文就不是中華文化,當然,以語言的藝術角度,這是另一角度,但是以含義來說,就不同了?
您知道真正妨礙中華文化被廣泛採用與運用的原因嗎?
因為太艱深,太不平易能懂,無法以系統式的快速學習,而文言文就是障礙之一。
就個人經驗,所有現在能用的成語等,都是年紀大了,有些社會經驗,還有很多西方類似觀念,才慢慢從記憶深處,浮上心頭,年輕之時,完全不懂或記得。
文化與智慧是拿來運用,這才是真正的傳承,不是還停在八股年代。
這一點,連西方都比華人還懂的運用中華文化。
更別說政治性的擺擺樣子,就別提了。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