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一題小四上學期關於分配的問題 !! 請廣大的鄉民解答??

甲乙丙丁出一樣多錢買一桶水餃
但甲乙丙吃掉的水餃分別比丁多 8 1 3 顆
事後甲又給丁 12 元;乙則實付 792 元
問該桶水餃有幾顆?一顆水餃多少錢?

Stallings wrote:
甲乙丙丁出一樣多錢買一盒水餃
但甲乙丙吃掉的水餃分別比丁多 8 1 3 顆
事後甲又給丁 12 元;乙則實付 72 元
問該盒水餃有幾顆?一顆水餃多少錢?



4元

甲25
乙18
丙20
丁17

一盒80顆
















喵的咧

這叫一包啦

沒看過80顆放一盒的
貓貓籠九 wrote:
4元甲25乙18丙20...(恕刪)

我的盒子比較大

Stallings wrote:
我的盒子比較大
拿到裝月餅的盒子喔...

01newbie wrote:
你不要灰心。前面不...(恕刪)


有沒有想過

既然前面的算式是萬能的

那為何老師又要出剛好可以符合某些條件的算式?

又為何不出小數點的數學?

如果算式只是唯一解

那會是教育的意義嗎?

純粹是玩數字遊戲

你是要逼死小學生嗎
badsupper wrote:
有沒有想過既然前面...(恕刪)
考是考觀念,不是考算術,沒有必要使用很複雜的數字
如果觀念通了,什麼數字拿來都一樣可以算

一個題目是不一定只存在一個所謂標準解法,這沒錯
只是很不幸的,你的解法真的是有侷限的,無法通用於所有情況。

01newbie wrote:
你不要灰心。前面不...(恕刪)


假設法
假設丁=X顆
甲~丁分別是
X+10, X+8, X+3, X 顆
以單價作為基準
18.8/(X+8)=8.93/[(X+10)-(4X+10+8+3)/4]=單價
(事實上還是要能被4整除才成立不是嗎? 如果不能被4整除?請另外出題看看)
根據算式得解
X=2
所以總數量=29顆
反推單價=1.88元

刻意買不能平分的蘋果, 又要大家均分

符合邏輯嗎?

Stallings wrote:
考是考觀念,不是考...(恕刪)


如果結果是正確的

只是我的方式必須附加許多限制條件

才能成立

也不能說我的方式是錯的吧

更何況

小弟認為

這就是一個分水嶺

創新想法(也許現在是不正確的) VS 傳統派

當然~~我是大人~~能發展的未來已有限



這些未來的主人翁

當靠自己發現一條道路

卻又被否定時

是否扼殺這些人的未來思考?

所以

教育的引導是很重要的

所有老師都知道自己的授課內容

為何某些老師的教法能吸引學生

而為何某些教法只會讓學生放棄?

這才是我們大人需要去思考的地方

小孩的想法

是否常常被我們這些大人所侷限住, 而無法發揮

這才是重點
badsupper wrote:
假設法假設丁=X顆...(恕刪)
能不能平分很重要嗎?
平均值不過就是用來測量誰多拿少拿,誰要補多少錢給誰的工具罷了
badsupper wrote:
有沒有想過
既然前面...(恕刪)
我舉的例子,並不是數字遊戲,
是生活中真的可能發生的。
在美國,一顆蘋果賣1.88元是正常的(含稅)。
而隨便挑一袋蘋果,數量剛好是4的倍數機率是低的。
因為你把筆記本數量是4的倍數,
與價格要被整除這些想法放入計算,
我才會舉這樣的例子。

其實,現在的考試都有漂亮的答案,
造成學生遇到不漂亮的答案時,就以為自己算錯。
老實說,這真的很糟糕。

真實世界的情形經常是更複雜的。
例如,哪有四個人會一開始就拿一樣的錢去結帳?
真正的情形很可能是不同人拿出不同數量的錢先付,事後再仔細算。
這樣一來題目就會更複雜了。
P.S.我沒說小四生應該會這些題目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