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大陸改用繁體字的可能性?

懷托摩 wrote:
中国人并不排斥繁体字,总不能因为台湾人不认识/排斥简体字,中国人就必须迁就台湾人,放弃使用简体字、只能使用繁体字吧?!

是你們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你們自己提的東西(但沒通過)
怎麼扯到我們這邊來了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2014-03/09/c_119680444.htm
吳仕民代表:繁體字有利國際交流應盡快恢復
2014年03月09日 21:01:17 來源: 中國廣播網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3月9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寧夏代表團審議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民委副主任吳仕民提議,國家應取消簡體字,恢復繁體字,“這樣有利于傳承傳統文化,更有利于國際間文化交流。”

簡體字不利于傳承古典文化

據了解,漢代開始,繁體字開始形成,並沿用至1956年。此後,國務院發布《關于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後,中國大陸開始全面推行簡化漢字,繁體字被簡體字所替代。

“當時,推行簡體字主要考慮讓6億多農民盡快識字,避免學習上的麻煩才推行的,”吳仕民説,繁體字具有數千年的歷史,不僅在中國,在中國周邊國家中,繁體字仍舊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全面推行簡化漢字後,繁體字在教學、研究、出版、文化、商業等領域及一定的人群中仍有學習使用的需求,在古代歷史文化研究、書法藝術創作等領域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繁體字的形成是文字規律的結合,很有美感,許多歷史典故都是使用繁體字寫的,”吳仕民説,簡體字不僅破壞了文字的美感,還阻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應該取消並恢復繁體字。

繁體字有利于國際間文化交流

吳仕民建議恢復繁體字的另一原因是:“在港澳臺地區和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的部分海外華人社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我們用簡體字跟人家交流,很多人都不認識。”

吳仕民説,目前,海外100多家孔子學院教學使用的也是簡體字,這樣不利于中國文化的輸出和文化軟實力的形成。“恢復繁體字並不難,學起來也容易,有簡化字基礎,很快就能學會繁體字,建議國家盡快恢復繁體字。”

(原標題:吳仕民代表:繁體字有利國際交流應盡快恢復)

有些改得太誇張,像 面=麵 這種, 簡化的太超過.
蝦米爸爸 wrote:
是你們中國十二屆全...(恕刪)


有些代表没案可提,净提些奇葩提案,我们没当真过。

你敢说没有台湾人不是理性讨论繁简利弊,而是阴阳怪气、极力诋毁简体字,拿个例全面否定简体字的积极意义?整楼看下来就明白了。谁不喜欢简体字,自己不用就是了。不必要管别人用不用。
大陸現在是書簡識繁
比較搞笑的是居然很多台灣人以為大陸人看不懂繁體或者說所謂正體字,至少在廣東我還沒遇到什麽人看不懂繁體字的,繁體字寫起來很麻煩,沒練過書法的的確很少人會寫,看是沒問題的,無師自通都能看得懂大部分,大陸有個新華字典,小學學寫字就要查字典,裏面繁簡都有,多少都知道繁簡對應是什麼。電腦和手機的普及,打字是很容易,大陸普及漢語拼音,打字很方便,只要知道讀音打繁體超簡單,只是有些字繁簡會混淆,本身簡體字很多都是歷史上民間使用的,繁簡通用的。
還有,大陸並沒有廢除繁體字,只是推廣簡體字而已,但凡與文化相關的很多都會用到繁體字,如書法,傳統文化研究這些錢,還有招牌牌匾,廣告宣傳,繁體用到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喜歡用什麽就用什麽唄,去大陸看看,或者就去大陸網站看看,繁簡都有人用,喜歡就好,文字是用來記錄和交流的,我覺得簡體使用更高效,在手機電腦上看起來也沒那麽累,至於文化上,繁體代表著傳統文化,寫書法,看古文詩詞我是喜歡繁體的。繁簡并不矛盾。
不管當初推行是對是錯,已經用了幾十年,再改回去我認為可能性很低,因為成本太高。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懷托摩 wrote:
有些代表没案可提,净提些奇葩提案,我们没当真过。
你敢说没有台湾人不是理性讨论繁简利弊,而是阴阳怪气、极力诋毁简体字,拿个例全面否定简体字的积极意义?整楼看下来就明白了。谁不喜欢简体字,自己不用就是了。不必要管别人用不用。

那你要不要看看我寫過的東西?

你們有些代表的奇葩提案,你沒當真
那我們這邊有部份人也不過就只是在表達看不太懂或不喜歡簡體字
你就聯想這麼多?

你不喜歡這個議題,你也可以不用進來參與討論
但是要討論,也請勿任意曲解別人的意思
國民黨政權在大陸時期也曾經想推動過簡體
中共政權也曾把某些想要推動的簡體字給廢除了
這些本來就都是可以討論的
但被你說成「台灣人要中國人遷就台灣人而放棄簡體字」!?
「不喜歡簡體字」跟「要中國人遷就台灣人而放棄簡體字」這差很大吧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5175864&p=5#64685159
蝦米爸爸 wrote:
其實當初大陸要推簡體字
(包括國民黨政權時期也考慮過要推簡體字)
目的是要讓更多人方便認字寫字
但現在大陸因為生育率低
父母都會讓小朋友去接受教育
所以這一點應該不需要太擔心了

考量點應該是例如已經習慣簡體字的人會不會排斥之類的
但是如果站在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
(不牽涉意識型態,例如繁體=台灣、簡體=中國)
我想大陸有些人應該也是不排斥
(例如古裝劇中就是會出現繁體字)
杜甫的詩句「渚清沙白鳥飛迴」,簡化字寫作「渚清沙白鸟飞回」
「迴」字本有「迴旋」的意思,意境本是在天空中盤繞
但「迴」變成「回」難免會讓人誤解為「飛回來」,從而丟失原本的語境


以前國民黨政權其實也有在進行某種程度的漢字簡化
只是後來共產黨政權更大張旗鼓的推動簡體字
所以這件事就變成意識型態上的問題了
第一批簡體字表

某些簡體字的確不利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這倒是事實
使用繁體之日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亡國之時。

從文化角度上說,台灣島上使用繁體中文,保留古文化的才是真的“中國人”

而對岸只是地理意味上的“中國人”

團結帶領一個56個民族,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龐大國家的主體民族是不能有強勢的主體文化的,前蘇聯,前南斯拉夫殷鑒不遠,就是今日世界老大美國也是種族主義幽魂常在。

老毛當年沒廢除漢字是一大遺憾,只有和漢文化做徹底切割,丟掉歷史包袱,敞開心胸包容其他55個異民族才能真正得到這片原本二分之一領土不屬於漢民族的大陸,也只有民族融合才能立國不倒,相信自己也是‘胡虜’才真的有明天,不然以台灣漢人那種莫名的優越感和文化沙文主義你只能看到遍地烽火和無數的帶路黨。
如果簡體改的夠好,可以簡易書寫,又能接續傳統,讓繁體字使用者心服口服,這個討論串就不會出現,樓也不會蓋這麼高,
不是不能簡,但"簡"的不好,有些甚至可以說很爛,才是最大問題所在,
"簡"的好不好,其實見仁見智,大陸網友不一定同意,
反正已經10幾億人長期使用了,短期內要改變很難,

有些字就算筆劃多並沒簡化,例如健康,所以不一定每個字都得簡,
所以建議幾個字能恢復,
漢汉,華华,漢人,中華,是很重要國家與民族象徵,
陰阴,陽阳,這是中華文化基本傳統,改用日月當偏旁,很狹隘,

這幾個字筆劃比起來不算多,但都跟中國傳統有關,
連這都能簡,只能猜測當初負責創造簡體字的人,跟現在台灣政府一樣,也很想去中國化 !!

arjigo wrote:
如果簡體改的夠好,...(恕刪)


漢汉,華华,漢人,中華,是很重要國家與民族象徵,
陰阴,陽阳,這是中華文化基本傳統,用日月當偏旁,很狹隘,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漢族獨享專有的國家,是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56個民族所共有,用漢文化去統一要求其他民族甚至妄想以一族代表整個國家是否太“鴨霸”?

蝦米爸爸 wrote:
你不喜歡這個議題,你也可以不用進來參與討論...(恕刪)


第一,这楼不是你盖的,我也没注意到你前面的发言;
第二,我前面第一贴,没有针对具体谁回帖。是你首先回的我的贴,但我无意跟你打嘴仗;
第三,我没说不喜欢这个议题,我只是表达我自己的观点。观点不一定正确,但言论自由嘛,我应该可以自由表达我的观点吧?!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