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人的水準...似乎有越來越低的趨勢!

中肯
尤其在路上看到垃圾一堆的時候真的很心寒
lboblin wrote:
首先我是台灣人,這是(恕刪)

@
台灣人素質 穩定下降中 現在才發覺
我念書的時候 還有生活與倫理跟公民與道德
不過現在想起來 已經忘記內容是在教什麼了

但我這一輩的 還是很清楚 什麼叫公德心
那時候電視上還是有很多公益廣告是宣導公德心的

我想現在的學校應該多少還是有教吧(不太清楚)
只是離開學校後 就不受約束了

公德心其實就是不給別人製造麻煩
所以日本人這方面做的特別好
但現在人普遍就是比較自私自利
只管自己方便就好..
我能不能說一個簡單而明顯的:
網路筆戰和人的性情

在台灣無酸不成文
句尾老用「搞清楚好嗎?」、「懂嗎?」這類把自己意見絕對化的口吻
那跟未開發國家的無知鄉巴佬話八卦時罵來罵去的行為完全如出一轍
卻是今天半數以上台灣的人從不認為有什麼問題的說話方式
西方人表達論點的方式通常都是簡潔的 YES, NO, I DON'T THINK SO, THAT IS NOT TRUE,然後說出他的見解
就事論事,力求陳述單純肉眼看到的「事實」而不加入個人「詮釋」,也不愛貶低別人說別人蠢
如果有人問意見(主觀)而不是問資訊(客觀),比如人生意義、買股票好不好等等,西方人有一種回答方式是說個人故事跟紀錄,他發生了什麼,誰發生了什麼,哪裡發生了什麼,重構那個事件,至於對錯讓你判斷。
西方罕有人三句不離"Don't you understand?" "When will you wake up?" "Why are you so stupid?" "Figure it out, ok!?" "CAN'T YOU understand???"之類的侮辱口吻
美國人雖然常說"Got it?" 但通常只是想知道你有沒有弄清楚他想表達的意思,而不是有股優越感他比你懂。就像德國人問"Wer bist du? (Who are you? 你是誰?)"只是想知道你是什麼人、你的身分職業、你怎麼定義自己或是別人怎麼定義你,而沒有「你是哪根蔥?」的意思

我通常不和台灣人在網路上討論事情
那根本是災難,動不動就會惹怒對方嗆來嗆去
最後變人身攻擊
我每次遇到這種人或是旁觀這類事,心裏第一個直覺想法就是「沒水準!」

台灣人這種暴戾的性情
還呈現在(不知從哪年開始流行的)現在很常見的公審文化上
不知道是不是島太小,所以百姓判斷事情的角度常常相當一致
比如災天叫外賣、另一半有別的對象(就必須是渣男渣女)、搶劫兇殺、跟蹤偷拍、對待某些族群的態度(你怎麼可以這樣對他/講他)、用詞等等等等
台灣的輿論(我指的是藍綠互罵以外的日常小事被放到網上討論時)好像軍隊一樣的標準訓練,較少數人的想法都是「荒謬的異端」
我剛才正好看見某句話「立足台灣,妄想世界」
台灣人根本不曉得自己的價值觀有多狹隘跟單一,每個人都得按照大多數人認為的行為對錯來活著,不然就會好像自己有什麼重罪一樣
對許多事情的對錯有絕對的判斷,別人一提出相對性十足的觀點,那人就會像是古時候人看到兒子打父親那樣,絕對的大逆不道,絕對的不正確跟該死。
虧它還是一個民主化時間已經不算短的社會,卻有不少年輕人的思想像是對岸某個年代的人只會背毛語錄批資產一樣短淺。看看台灣某些低能的網站一天到晚幾乎一面倒的批判這個那個日常小事,不同觀點的人都要被群眾壓力批鬥到死
這大多都是因為他們從小相處的圈子只有台灣人,只學到台灣島上的人判斷事情的角度,即便用了網路也是一樣,雞腸鳥肚
很多人老喜歡說誰誰誰會不會替別人著想,歐美人倒是比較偏向只要沒犯法,自己的感受最重要,不需要加諸什麼道德判斷,鼓勵你活出自己的性格跟表達自己--在一個許多價值文化衝突來挑戰你的腦袋的「傳統」下(歐美國家自古以來都處在比亞洲還動盪的狀態)
台灣人比起歐洲和美洲的人,更少親眼見到不同國家跟不同膚色的人,也是不爭事實,最多只是出國的時候見到一陣子而已。這種單一環境鼓勵所有人的觀念同質化
更好笑的是,現今的台灣人檯面上還老愛自稱多元文化。老一代就算了,年輕一代的心胸也沒開放到哪去。
所謂腐水不流,愈容納不下不同觀念判斷的國家,愈早衰老淘汰
你什麼時候有台灣人是高素質的想法呢?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