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苦工 wrote:
普高教育產生不了像魏...(恕刪)
你搞錯方向
李安及魏導只在說明受技職教育,
1.學校所學跟未來興趣不必然相關
2.受技職教育的思潮上,就算從事文化的導演事業,成就也可以很卓越.
你瞭解這在談甚麼問題嗎?
Kake wrote:
凡是跟技職沾上關係的一定都是強者,其他學制出身的不是螺絲釘就是爛貨...(恕刪)
bobbycomboy wrote:
有些人的發展跟所學無關,但所學專業變成他發展的助益
如
知名的魏導演是五專電機畢業後,因為俱備攝影專長,欣賞視角的獨特,成為知名導演.
一位專刊的評論員,身兼多家建設公司的行銷企劃,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熟悉日美語文,結果此人的竟然是二專機械科畢業.
李安一樣是技職體制,找到他自己的興趣
................這種案例不勝枚舉,
反觀高中體制,在背多分的壓力下,創意及專業,想像創造力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多數只能是螺絲釘,能有不同方向的創作者,少之又少....(恕刪)
Mainline Pocket wrote:
我不知道魏導演是誰。但是我查了一下Ang Lee,他是台南一中畢業,讀藝術大學影劇科,之後留學美國讀了2所知名的大學。 你這樣也要凹
bobbycomboy wrote:
你搞錯方向
李安及魏導只在說明受技職教育,
1.學校所學跟未來興趣不必然相關
2.受技職教育的思潮上,就算從事文化的導演事業,成就也可以很卓越.
你瞭解這在談甚麼問題嗎?
Mainline Pocket wrote:
我無意跟你爭論制度本身的好壞.
你擧的例子不就是同意我要表達的嗎?李安是做他喜歡作的事。其它的例子也是類似,不是嗎?那些例子都是學的是一門,有興趣的是另一門。你要表達的是什麽?
我不知道魏導演是誰。但是我查了一下Ang Lee,他是台南一中畢業,讀藝術大學影劇科,之後留學美國讀了2所知名的大學。 你這樣也要凹
這些人的時代與今天年輕人面對的不同。其實不是只有臺灣,全世界都被大陸開放衝擊到。美國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