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三立新聞你夠了喔...油條測風切

昨晚六點到九點之間我人往返壽豐和花蓮市區,一般騎車車速會花上四十分鐘,這一路上哪來的強風?!一直到凌晨三四點才開始有的捏!這些媒體真是很愛吹,要提高收視率也不該這樣唬弄的,剛中午吃飯看電視新聞還有個小姐現場LIVE刻意拉高音量表示風非常強大,人都站不穩等等...,裝作風很強,不提高音量,會收不到音,但整個過程就完全沒有風聲阿!以往這種強風的情況,麥克風所收到的音訊,一定會伴隨著強風的風聲,而且背景被風吹起的布條也看不出這風是有多強,真是無言,每次颱風來就這樣矇混過去,混吃等死到底有何意義在?!簡直浪費媒體資源,以後我要跟小孩講,再不好好讀書,以後去當記者!
mitchelskuo wrote:
我看到的也是剝皮的香...(恕刪)
kagami07 wrote:
三立新聞惡搞五楊不是第一次了,總之就要把五楊高架說的很危險

陳雅琳要不要出面說明一下???

經歷[編輯];
自由時報政治記者、市政記者
文化大學新聞系講師,講授「電視新聞報導」課程
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資深記者、編輯、編審、製作人、政治組組長、主任
三立新聞台主播、主持人、製作人、總編輯
以上 維基百科

烏鴉2636 wrote:
陳雅琳要不要出面說明...(恕刪)


這不就是傳說中問保育人員:櫻花鉤吻"鮭"和綠蠵"龜"有什麼不同的神人嗎?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這不就是傳說中問保育...(恕刪)

真的快笑到受不了....不曉得這樣搞笑的工作一個月可以領多少哦...
研究顯示
記者智商平均只有30
不易外
有人錄下當時影片嗎
哈哈 還滿想看那段的

記者還真是有研究精神 拿油條

不過拿變"軟"的油條
沒有一定的風速 好像真的吹不斷耶?
有人也去試試看嗎 硬和軟的油條 哈....

貼心提醒:
依照廢棄物清理法處罰,違規者,依法處新台幣1千2百元至6千元罰款。


poze wrote:
油條...是要呼應油切嗎?
新聞台搞的跟娛樂台一樣
每次轉到新聞頻道,第一個感覺永遠都是:好吵
記者的聲線一定要拉得這麼高嗎?
...(恕刪)


+N

旁白唸稿的聲音有夠尖,速度又快!
怕來不及播下一則嗎?
反正下一則也是上則無聊新聞的延申報導,
是吧東森中天三立
我記得有看到香蕉
真的是有夠瞎的
台灣的新聞記者真的有問題
連這種也敢拿來報導
真的有失面子
油條久放不一定會變軟喔!
很多店的油條就算放了好幾個小時還是很脆....
這種油條有沒有問題啊?是不是加了東西?

結論:記者吃到化學油條?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這不就是傳說中問保育...(恕刪)


問「 綠蠵龜跟櫻花勾吻鮭有什麼不一樣」其實是胡婉玲,民視新聞部主任。
我要替三立澄清一下。 XD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