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如果你能有選擇...還會想住台灣的人?!

小弟我住過阿姆斯特丹近一年,公司派車,房子60坪透天附花園車庫,單身獨居喔,超爽
紐約待了8個月,走路搭地鐵,吃路邊的熱狗麵包
京都1個月,走路坐公車,
大陸4年,公司車給我開

能給我選擇的話,我還是要選擇住在台灣
不管再乾淨,再漂亮的風景,再先進的都市
我還是要半夜出來時可以不用開車騎車就能找到好吃的鹽酥雞,滷味,羊肉麵線..便利商店,
最棒的事還可以跟店員用台語交易,
之後邊走邊吃鹽酥雞還可以把骨頭給路上的小野狗,看牠開心的大吃
這個問題我有想過
雖然我只是每年出去玩個二三趟
出差到國外
但真的要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留台灣
因為我是鄉下長大的小孩
對於台灣的環境、生活型態等
如流動的血液深植在體內
國外真的環境比較好
尤其比較過新加坡、日本、美國後
但我還是考慮若真的要到國外
一定是我年老時、因為我還要享受在台灣的生活
而且還是要"考慮"而非絕對

說真的台灣真的很利害尤其出去國外比較後
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
可是每個人都可以用最完美的一面去看待每個地方
至少我目前是這樣看待我所以過的每個地方
isato wrote:
除了吃之外, 實在不太喜歡住在台灣
以20-30剛開始到大城市努力賺錢的人來說

1. 大部分建築物都好醜
2. 空氣很遭
3. 工作和生活品質難以兼顧
4. 住的地方很小

當然 如果很有錢的話 以上四點都不成立
但是一般來說 20-30 剛開始賺錢階級的 歐美人生活應該比台灣人舒適的多..


蠻贊同您講的...除了吃之外,實在也不太喜歡住台灣...
像自己幾乎很少超過12點睡,晚上也不太吃宵夜,更感覺不出這些『優勢』...
至於治安,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到哪都要小心飆仔、路邊碰到打老婆還要外國留學生才敢出面制止...

不過,吃的倒真的很方便,多到想好久才能決定要吃什麼...
重點是...還很便宜...
如果有"無後顧之憂"前提的設定,那我相信只有極少數的會想離開這片土地。

樓主的疑惑如果改成
如果你能有機會(經濟, 家人, 朋友, 語言等都考慮進去)
還是會想住台灣嗎??
我想很多 需負擔經濟、有小孩的 父母..都會陷入沉思
7年前要遠赴美國前,腦中一直回盪著"送你一把故鄉的泥土"這首歌,
上飛機前還有一股衝動趴下來吻這片土地。
只因為要給小孩一個更有希望的未來,我還是要上飛機。

雖然很多生活上的便利比不上台灣,也沒有那麼多小吃什麼的,
其實放心吧,大家都會變成廚師,努力把家鄉味弄出來,
這些華人聚集的城市,很多華人超市或雜貨店。
其實到了國外才知道什麼叫做家庭生活(只有在這裡 材米油鹽 才能真正了解)

文化衝擊, 有。 語言不通, 有。 種族歧視, 有。(唉! 特別是華人)。
只有靠自己的實力,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但是我不太需要擔心,小孩的教育;不必擔心烏煙瘴氣的政治,在我小孩長大後要去接受那個爛攤子。

GTOVR4 wrote:
這種事其實很難一概而...(恕刪)

同意。生活只是一種選擇。至於某些人物是否憂國憂民...小弟沒這樣抬舉他。我要說的是,選擇。張忠謀在好幾年前,我不是很切確的記得時間。他有談過一件事,他說TSMC的營業額只不過跟他擔任TI的某個部門主管時一樣,這沒什麼。唯一的差異是,這是自己養的孩子,由小拉拔到大。而他如果還在TI,他知道他還是當不了CEO。這就是他的選擇。生活在哪裡不重要;能享受各種生活樂趣,能讓你覺的"對了!這就是我安身立命之所"就好。我並不認為哪個國家人民特別好,哪個國家沒有壞蛋。

daKKK wrote:
生活形式 就只是一個選擇而已 沒有這麼覆雜(恕刪)

完全同意。我談的只是比例問題,100旅居國外的人跟100個當地人,其中對當地社會的參與度。

六萬元的apple][ wrote:
如果有"無後顧之憂"...(恕刪)

有趣的一點是,我以美國為例,台灣移民大致上跟猶太人差不多,對於小孩課業非常注意。這跟白人的教育差異就很大了。旅外的第一代有自己是第一代的警惕,因此大多對於第二代盯的非常緊,導致他們的表現也較為優異。這是教育手法的問題,而不是"太需要擔心,小孩的教育",事實上,是非常擔心。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有篇"The New White Flight"點出了一些這類問題,當然,很多人也批評這篇報導。此外,台灣移民大致上由於移民者的屬性,也過濾掉了會移民到很差的區域這塊。我不是種族歧視,但說實話,南美洲跟黑人的社區有幾個台灣人敢移民進去?讓小孩去上裡面的學校?如果是台灣人這想都別想,早就想盡各種辦法轉到好一點的學校。那些區域不用半夜,只要天色稍微晚一點,每個角落就停一台警車也不是停假的。因此,台灣移民在統計上,就已經把自己落在水平較高的樣本區域內了。

我有幾個前提,
1.選擇居住地是自由的。
2.只要願意對居住地付出,那個地方就是你的快樂天堂。
3.每個人有其思考的出發點,家庭,經濟都是狀況不一,不能一蓋而論。
4.居住地與愛國主義無關。不需在離開者頭上扣大帽子,因為那只是他選擇一種適合他的生活方式。
5.沒離開者也不見得真的就是有什麼理想或熱情。也許是沒得選擇。反而在搞破壞。

或許,開版者可以改成。為什麼你還選擇留在台灣?或是,為什麼你還要上Mobile01?
這一樣能衍生出很多不同思維或值得探討的議題
如果金錢上一切不必擔憂,我一定選日本東京,與我的脾氣太契合了。
台灣再怎麼不好 終究是我的家

不過還是要抱怨
1. 人口密度超載 自然資源過度開發
2. 人民沒有美學概念 建築物爆醜 喜歡堆放雜物佔地為王 (先搶先贏? 力氣大就贏?)
3. 很多事官方該管的不管 某些人乖張的行為沒有法律約束
造成大家有樣學樣 (這是叢林嗎? 還有王法嗎?) 明明不對的事情反而變成理所當然

有出過國的人 才會知道台灣的好

沒出過國的人 整天幹繳台灣不好

==================== 不能同意這兩句話更多 ..........
john_chang wrote:
你去哪一國敢半夜出來買消夜?(恕刪)


呵呵呵呵....不是不敢出去....是因為根本沒東西開著......

除了.....Tim Hortons(賣甜甜圈的店....因為他們是24小時的...除了賣甜甜圈, 還有一些三明治...)...所以半夜不得已要吃東西的時候....只好開車去買...

現在剛好放暑假回到台灣來....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因為一堆我的朋友也是...

台灣.真的是很好....當你出國久了之後你就知道囉...
wallabyperformance wrote:
(恕刪).....
有出過國的人 才會知道台灣的好

沒出過國的人 整天幹繳台灣不好

但是你?!?! 我不知道


一個正在澳洲念書的人留



完全同意。

每個國家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我喝台灣水長大的,雖然看了那麼多美國電視電影,剛到美國說沒有culture shock是騙人的。
在美國待了這麼多年,每次回台灣,頂多就是頭幾天對於混亂的交通以及擁擠的人潮不太適應,如果要說這是backward culture shock那也就算了。但是再怎麼樣台灣還是我最熟悉最能適應的地方。最能講話聊天開玩笑的還是台灣的朋友。所以如果我能有選擇,我還是會選擇住在台灣。台灣在生活上的方便性這是美國無法比的。三更半夜肚子餓了穿個拖鞋走到巷口7-11,琳瑯滿目的食物讓你選。現在我住的地方,半夜想買瓶飲料,還得開車上highway開個一二十公里到有24小時營業的加油站或是賣場。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