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in use wrote:
現實一直在被壓迫的情況下
回到網絡上就可得到發洩...(恕刪)
當然,發洩的人如果就是一小部分,都是一個社會正常的現象。
但如果太多,就令人擔憂了。
在生活中的觀察,自己還是悲觀居多。
台灣今天變成這樣,政府機器要付一部分的責任(國民黨跟民進黨都一樣)。
十年前聽過香港友人描述,剛回歸的那幾年香港經濟也是很遭。當然就是剛畢業的年輕人倒楣,無法讓自己的專業得以磨練與發揮,許多香港年輕人就這樣待在家中不出去工作,或者只能找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工作。
我問香港怎麼作?友人說政府補助公司,規定要弄一些職務給畢業的那些人,而那些人好像也是領很少的薪水,就是大家一起共體實艱,目的是不要讓這些年輕人沒有機會「學習」等等,也能位社會帶來一定的安定、團結的力量。這類的點子感覺很不錯,至少也是正確方向。而台灣政府應對的似乎沒有那麼到位?導致不滿意生活、不得志的人就更多了。
雖然我個人也很不認同那些態度乖張的年輕人,囂張到讓人生厭,確實是不可取,但政府又作了什麼措施讓人「安心」。當然,差勁的年輕人就讓他自生自滅,但連素質好的年輕人也一起陪葬,這樣的台灣會有「未來」嘛?個人還是抱著比較悲觀的想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