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費9527 wrote:鐵路是直的,公路是彎來彎去。在同樣的速度下兩種怎能相比!!如果鐵路也是彎來彎去,看看能不能達到130KM/HR的速度。 ...(恕刪) 兄臺想來您是沒有看懂,太魯閣號對外宣稱,最大"彎速"130km/h,不是最高時速電視畫面現場彎速測試,已經開到117km/h您大概少作東部鐵路,東部鐵路那麼直得話....他要那傾斜式列車來幹麻?傾斜式列車可不是純粹為了讓車子坐的更舒適阿,而是讓列車能順著離心力行駛,而非抗離心力行駛(傳統列車)您知道台灣高速公路最高限速是多少吧?120km/h同樣大直路上,新式電車會比你汽車來的慢嗎?那子彈列車車上是裝無敵快樂表嚕?想多了解新科技技術的話~~可以多閱讀點資訊喔
1. 鐵路可能解決,太魯閣號成本也不貴,多花個五十億可以買到足夠的車組,但問題是,票價一人700以上(來回北花),客運的話來回卻小於350,觀光客沒差,在地人有差。2.把一千億轉移給其他需求?....想法很好,可是法令不行。因為那一千億是從國道基金拿出來的,以後要用過路費補回去。預算要通過立法院。如果其他縣市的人,願意接受花蓮從今年開始,從每年不到五十億,每年增加一百五十億的統籌分配款,連續增加二十年,那,可以的....明年台北縣要從92億增加到五百億。花蓮再增加一百五十億,總共要增加六百五十億。每個縣市要減少一半左右,那會暴動吧?3.高速公路的隧道不可避免影響環境,但跟蘇花公路不同,因為採全高架,不像蘇花公路會到處崩塌。4.火車載車、載貨,都可能,但一樣是費用問題。5.花蓮的觀光不是沒人潮,而是人潮集中在週末,解決花東觀光問題,應該是吸引非週末、假日的人潮。6.花蓮產業方向何在?要保護後花園?請有心理準備,建築材料費用將會大漲,因為花蓮現在最大的產業是石材開採、水泥生產、還有砂石開採,蓋蘇花高是讓割動脈,不蓋是割小血管,一樣都在破壞,大小而已。
lion.wnc wrote:有快速道路和有品質的路面,應可便利地方經濟不然以當地砂石車的頻率,沒有經費維護的路面是撐不久的 非常同意。個人目前在澳洲這邊是在設計資產預測軟體(例:模擬道路未來老化)。如果要維持道路的水準,未來的維修經費是當初蓋公路的好幾倍。不知道台灣政府做決策時有沒有考慮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