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6萬公務員。這支隊伍素質、效率較高也很廉潔,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建立了一套頗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公務員選拔、錄用、考核、晉陞等制度。由於公務員的選任是沒有選舉成分的委任制,公開、公平、公正就成了民主選任官員的重要原則和機制。
著眼于爭奪人才的公務員遴選機制
新加坡人口少,經濟發展快,人才需要量大,特別是實行“精英治國”的政府更是求賢若渴。對此,新加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比如政府每年從高中畢業生中挑選品學兼優者,提供總統獎學金,送其到國內外名牌大學學習,並與政府簽約,畢業後為政府服務至少5年。如其間由政府選送攻讀碩士學位(一年學制),還需要再簽約延長為政府服務3年。在這8年的工作期間,政府和總統獎學金獲得者可以雙向選擇。若認為人才特別優秀,政府會給予提拔。這種遴選人才的方式,把遴選關口和遴選時間提前,把有潛質的青年都可作為政府未來官員的人才儲備,並且可在長期的考察中,根據每人的特點和不同情況,為其提供最適合的崗位。
總統獎學金是新加坡最高榮譽的學術獎學金。獎學金獲得者除了須具備優秀能力,還需具備出眾的領導才幹。新加坡總統獎學金候選人必需通過選拔委員會的面試。選拔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公共服務總長、大學校長和公共服務委員會高級成員。現任總理李顯龍、前總理吳作棟等人都獲得過總統獎學金。
新加坡政府還把選才的眼光投向了世界。每年大學生畢業前夕,新加坡政府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派人帶總理的親筆信和聘書到康橋、牛津、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招聘人才。據總理公署公共服務署副常秘介紹,鋻於近年來印度資訊科技産業的年輕優才多為美國矽谷等地成批引進,新加坡政府也主動以提供總統獎學金為誘餌,吸引印度IT人才到新加坡政府、工業園區和跨國大企業工作。新加坡政府與我國教育部也簽訂了合約,吸引我國的初、高中生赴新加坡求學,連續完成中等、高等教育。由於這些學生已簽約同意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客觀上是鼓勵他們在新加坡結婚、生兒育女,甚至入籍成為新加坡公民。
管人與管事完全一致的招聘、
考核和晉陞機制
新加坡所有公務員均納入統一的管理體系中,沒有中央與地方之分,按照服務、職務的不同共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級是最高級別,為各類行政官員與管理官員,由整個行政管理機構的官員組成。第二級別為執行人員,由不同層次的高級執行官員組成。第三級是書記人員,由各類辦事員和技術人員組成。第四級是輔助和外勤等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員。
1995年,新加坡的公務員管理體系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上述第二、三、四級公務員的招聘、考核和晉陞,不再由政府架構以外的“公共服務委員會”( The 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英國稱“公務員敘用委員會”)負責,改由政府各用人部門自行負責。政府最高級別即第一級人才的招聘、考核和晉陞工作,不再由作為政府人事部門的總理公署公共服務署負責,而改由公共服務委員會負責。總理公署公共服務署從不負責政府各用人部門公務員的招聘、考核和晉陞工作,而只負責向各用人部門提供這方面的統一準則、政策和程式。
這種管理方式既不同於英國的文官制度,也不同於我國的公務員制度。英國的公務員敘用委員會負責所有公務員的招聘、考核和晉陞事宜;我國政府公務員的招聘、考核和晉陞,既不由政府以外的獨立機構負責,也不是由各用人部門自行負責,而由組織人事部門直接管理。新加坡政府對公務員的管理採取“管人與管事一致”的原則和機制,他們認為由用人部門全權負責公務員的招聘、考核和晉陞事務,而不借助於第三方機構,節省了中間環節,避免了由於第三方介入和對情況掌握的不全面,而拖延或影響了公務員選任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公開、公平、公正的官員選任制度
在新加坡,公共服務委員會是由總統直接管理的獨立機構,它由主席和5-11名委員組成。主席和委員均由總統按照總理的推薦予以任命,並實行任期制。按照法律規定,公共服務委員會均應是有成就的商界、金融、教育、醫生等人士,而不是政治家或工會成員,所以委員一般都是兼職的,這樣才能保證委員會工作的公正性。目前,公務服務委員會的職能主要為兩塊:一塊是前述負責政府最高級別官員的招聘、考核和晉陞(一般從政府內部公務員中提拔,較少向社會招聘);另一塊是負責總統獎學金的發放、考核。總統獎學金的統一考試由公共服務委員會負責,由其進行評定,並與赴國外留學的獲獎者保持聯繫,進行跟蹤考核。實際上,公共服務委員會已經擁有了類似培訓機構的職能。法律規定,公共服務委員會不受委員會之外任何人的影響,任何直接或間接影響委員會決定或遊説委員會成員的行為,均構成犯罪,可判處2年監禁或罰款2000新元。
新加坡的公務員在被正式錄用之前就受到嚴格的考核,不僅審查擬被錄用者的學歷、個人愛好、財産狀況、犯罪記錄,而且要審查其家庭情況、社會背景等等。品德不端者和染有不良嗜好者不得進入公務員系列。公務員被錄用後,還要經受品德跟蹤考核以及工作能力與潛力評估的考驗,能通過這兩關的公務員方可晉陞。
此外,為保持公務員隊伍的活力,新加坡政府還規定,官員的某一任職不能超過10年。這使得職位的流動性大大增強,有利於年輕人晉陞。我們在訪新期間,接待我們的高級公務員都比較年輕,有些司級官員只有30多歲。
啟 示
新加坡的政治體制設計,選舉只限于解決執政黨的合法性問題,如每5年一次的國會選舉。也就是説,選舉制只用於把執政黨確定的執政團隊送入國會,而不擴大到所有官員的選任。已當選的人民行動黨國會議員,哪些人進入內閣當部長,哪些人只當國會的“後排議員”,全部由身兼人民行動黨秘書長的總理決定,沒有任何選舉成份,也不需要在國會或其他機構進行任何層次、任何形式的票決。此外,整個國家公務員的選任制度,也就是政府各部門常秘及其以下各級官員的晉陞事宜,也與任何形式、範圍、層次的選舉無關,甚至都不在同級或下屬中進行不記名的民意測驗,一律由用人部門的行政主管即常任秘書、副常任秘書研究決定。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黨政領導幹部選任制度的改革,決不是加入選舉成分、票決或民意測驗就是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的唯一方向。在公開、公平、公正的選舉制鞏固和強化執政團隊的整體社會認受性的前提下,各級官員的選任制度要做到選賢任能,就不再適用任何形式的選舉制或票決,只要在選任機制中貫徹並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委任制同樣可以是民主的,不必也無需讓選舉或票決介入其中。民意測驗有助於了解官員的認受性,對了解其賢能也就是德才卻常“幫倒忙”。因此在黨政領導幹部選任制度改革這個問題上,必須走出“民主=選舉”的認識誤區。新加坡以公開、公平、公正的選舉制鞏固、強化執政黨合法性及其社會基礎,以同樣公開、公平、公正的委任制選賢任能、實現精英治國的制度設計,確有可借鑒的地方。
問一個問題,問說新加坡這樣非常好的人,
新加坡對於非菁英的人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
--------------------------------------
新加坡是出名的層層考核上去你知道嗎?
不然就不會有笨小孩那部電影了
他們的社會完全是一把尺
標準就在那邊
沒達到,滾蛋!
就這麼簡單。
什麼鬼多元價值,那是垃圾!
如果您今天很有能力
在新加坡你可以混的水聲有色
只要你的能力稍微差那麼一點點,達不到標準
你沒有價值。滾蛋!
絕對的標準主義。
好嗎?很好。
新加坡的貨運吞吐量世界前三。
當年來台灣考察的樟宜機場成為世界上最舒適的機場。
新加坡的體育、軍事也都比台灣先進很多。(別提星光部隊了,孩子。)
新加坡的高效能,讓您想要台灣政府能像新加坡一樣。
不好嗎? 不好。
奉行絕對菁英的新加坡,捨棄掉了什麼知道了沒有?
只要稍微弱上一點,一樣就是廢物,沒用。
廢物能做什麼?當然是丟掉阿。

新加坡是東亞洲的樞紐,是個完全以競爭為主體的國家
絕對的菁英主義,完全把心所想捨去的國家...
我承認我受日本人那套家族的思想很深
因為是廢物,所以丟掉,是正確的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