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為啥台灣當年會想把技職體系摧毀


kenchu1109 wrote:
傻瓜!

所以技職要升等成大學,這中間利益會有多大。

還要討論嗎?


這才是教改的最大動力 !

利益決定一切 ,

啥理想的只是煙霧彈 !
跟什麼改都沒有關系,也跟吳京與李遠哲沒有關系
跟台灣人的傳統觀念問題比較大
現在還是學歷至上,從以前的時代到現在其實都沒變過
有人說技職體系不見了?有嗎?現在高職、技術學院、科大就不是技職體系??
這些都還在啊,那為何外面的企業卻不用這些人?有給這些人高薪嗎?
恢復成以前的聯考有比較好?
沒有這回事啦,名校還是那幾所,為聯考沒考好,跳樓的也沒少過啊
沒教考以前就沒有所謂的"三流大學"哦?
少來了,教改後的三流大學只是被台灣人口中的認知從逢甲、文化等
又由其它的新學校取代了
只是以前台灣的經濟好讓人有錯覺,以為有唸到大學就是美好將來的保證
而且會高人一等(笑~~)

很多人說不該放18分的上大學,那請問這些人叫他們去死嗎?
還是說叫這些人去讀技職體系啦,不要唸書啦,唸書不適合你
(有沒有這麼天龍人想法啊?,還幫這些人決定他的未來哩?)
大學就應該是聰明人去讀的?
這就是所謂的優勢族群的想法,很要不得!

而且說實在的,不想唸書的人高中畢業早就自己選擇去工作了,連技職體系也不會想去
又不是說讀大學是強迫不想讀書的去唸,又不是國中國小有法令規定你一定要去
這都是自由自己可以選擇的啊!,有人說父母會強迫這些人唸大學?
沒教改以前就沒有哦?不然聯考時代那時跳樓一堆怎麼來的?
再說那應該要怪的是這些父母,而不是吳京與李遠哲!


要不要唸大學那是每個人的自由,只要能考的上,就算18分上大學也沒關系
美國也是入學從寬,畢業從嚴,有的還繳錢就讓你唸
但能不能畢業那就是各校要控管的問題
又不是說上大學後就沒淘汰機制了

再說到技職體系的問題,在台灣經濟好的時代,每個人都有二至三個工作等著他,
就算是沒唸書的人也是一樣,所以以為技職體系就是可以找到好工作,其實在沒教改前職場上
還是認為技職的學歷是不容易往上走的,還是會要求技職體系的員工繼續往上唸大學
往更高的學歷走
台灣以前是事求人,現在是人求事,即使是有能力唸到博士的人都不一定有"好工作"可以找

問題點其實不在於教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供提供多元的機會,讓人有機會往上學習
有很多技職體系的人甚至考18分,個位數的人
在外面工作後一段時間其實都會覺得學問的不足,會想再回學校去念。
難道一樣叫這些人不該念啊?
當初這才是教育廣設大學的目的!

很多人都搞錯方向把22k 、大學學歷泛濫導致找不到工作等問題都推往教改,
其實那根本不是問題所在

再說到為何企業都是學歷至上?,很簡單的問題嘛,從從前到現在
因為現在把持公司當主管的都是這些以前念大學名校的人嘛
有那種技職體系就是爛,三流大學就是爛的想法,這些人就是根本不該唸書的人
根本廢物的人嘛
當初的觀念就這樣,當然他選人的標準就訂這樣

總之教育的問題不在於讓你有美好將來的工作保證,它只是提供你更多的學習管道
"讓你自由選擇",能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去獲得更多的知識
我想這才是當初吳京與這些教改小組的目的


面子問題
每個小孩都要有大學生的頭銜, 不管你會不會讀書
每個賣車賣保險的都要掛上課長的頭銜, 不管你業績有多少

要廣設大學, 人人都是大學生, 我是沒意見
但是, 不要強求雇主要給付不成材大學生的薪水要有多高, 因為他們真的不成材
講真的,22K給高了. 請讓薪資回到自由競爭市場, 由供需來決定
媒體不要每天罵22K
是人才, 不會屈就於22K. 不是那塊料, 給22K真的是太多了
我是一個程式軟體開發工作者

我是完全技職體系出身的,即使工作多年了,還是以技職體系為榮

我當時所受的高職資料處理科的學習,其實內容非常扎實
雖然那時沒有教資料結構,也沒有離散數學
但我對程式的邏輯基礎在高職階段就已經養成
雖然電腦的軟硬體經過了15年以上的變遷,我仍然可以覺得高職的課程很受用

我讀高職時,因為家境的關係,就打算高職畢業後就必須馬上工作
所以,在讀高職時,沒有像其他同學去補習班補升學考
反而對所有科目都用心讀,也拿了幾張檢定考的證書(雖然這些檢定考證書其實對就業沒有幫助)

雖然後來我也有進行補學歷的行動
工作過了4年後再讀二專夜間部資訊管理科
畢業後過了3年後再讀二技進修推廣部資訊管理系
我不以下個階段升學必考的科目為主,因為我不知道下次要過幾年後才再能進學校讀書
其實因為資訊相關課程的更新變化日新月異,變動得很快
每個就學階段對於資訊管理科系的課程內容都有一次新的體認與學習
請不要認為技職體系就沒有理論課程,我一樣有學習到資料結構、作業系統原理……等理論課程

我覺得台灣的教育體系最大的問題是,人人都在追學歷,
但沒有在每一個就學階段認真學習應該學習的東西,
即使這些科目不是升學必考科目,但學校把它安排到課程中就有其考量與必要性
學校的課程或許無法直接拿來工作用,但至少是一個基礎
不應該在每一個學歷階段只重視升學科目,這樣只會養成一堆只會升學科目,會考試的人
對整個產業結構一點幫助都沒有,更不用提要產業升級了

您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就應該懂理論會研究嗎?
現在的大學生也是在追碩士研究所,碩士研究所追完了還有博士研究所
這種追學歷,只在乎最終學歷的情況,
只會讓中間過程的就學階段沒有充份學習到應學到的部份

整個中間就學階段的虛化,才是最大的問題
選擇的機會?
今日台灣不大學畢
很多地方都要面對外勞的競爭
廣設大學如果廣設一堆國立大學也算了
私立樣樣要錢
樣樣要錢賺錢難
如何選擇?
不又要借錢了
大家都想的太遠了 看看近的
其實把技職體系摧毀的
就是孩子的父母 尤其是住都市的更為嚴重
幾乎每個爸媽都要小孩讀大學讀研究所讀名校
不然就不會大家都在搶建中、北一女
這社會充斥太多的功利主義 
唯有台大畢業的小孩才有好出路 
我相信只要是住台灣的小孩一定都會聽到長輩說過這樣的話
政府是順著潮流去改變而已
至於是李遠哲還是吳京的能力不足 或是貪汙不法等等
這些都只不過是後來的問題而已
幾乎每個爸媽也想小孩進好公司
領高薪有成就
有那樣多私立學校順著潮流去改變
但有幾家私人公司順著潮流去改變
讓人人領高薪有成就?
我認同利益決定一切的說法,
在工廠大量外移工作流失,技職學校面臨關校的壓力下,
技職體系呼應社會對產業轉型的期望,拿到大筆的政府資金,
錢撒下去了人人有份,錢拿到了學生也畢業了難道還能退貨!

maxboss wrote:
台灣的教改之下,技職...(恕刪)


這個要問老闆耶
如果工作內容
找一個念技職體系的月薪10萬
誰會傻傻得去念大學啊
現在很爛,當年也沒多好.
尤其是產業界最沒有資格說現在爛
二十年前讀公立高職機械科,班上的車床好手出去當車床工也就二萬八九.
當年讀技職你產業界就會給出路,有好薪水,快點去工作都來不及了!當年的技職生為啥要拼命去考插大?

很多人也是,大學現在弄成這樣,你當然也知道要說大學爛.
其實我當年讀的公立高職機械科還好好的在那,連名字都沒改.

如果你兒子跑來跟你說:"爸我決定要讀XX商工就好了,以後不想考大學~"
你怎麼說?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