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重點是,就像以前的普遍學歷在高職,然後到我們這一代因為擴大辦學的關係,普遍學歷變到大學,父母都感覺,沒有大學學歷沒有門票。如果這政策推動的話,如果就新聞說的只有幾百人受惠。那後期呢?在學歷至上的的台灣,如果讀到博士就保障57K。父母一定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小孩推上去。因為沒博士沒門票阿!那些經營學店的商人,開始擴辦博士班。那沒錢可以過活的怎麼辦,連大學都買不起,怎麼買博士?那真走到如此,普遍學歷提升到博士。台灣的教育泡沫,台灣的學校還有價值嗎?然後攤手。怪我嚕!!?
問一個問題, 當這些高階人才拿政府補助的薪水, 做出成果去申請專利, 請問這個專利利益是算誰的?另一個問題, 如果研發出成果之後, 企業把製造全外包到外國去, 對本國勞工的貢獻值很低,他的技術也被專利保護, 別人也不能引用, 但是卻可以坐收政府補助. 這種情況何解??我的觀念是對於像研究天文地理之類的科學人才, 政府是應該大方一點去補助, 因為他們的知識成果是可以廣為流傳, 讓大家學習. 但對於"商業研發", 最好權利義務算清楚一點. 不然政府出了錢連一張股票都換不到, 然後商人賺飽了就拍屁股走人, 他研發的東西也不會印成教科書讓大家學習, 請問這種公司為什麼要政府去補助??
只要博士都可以拿嗎?不分科系或公私立學校嗎?真的能學以致用作出貢獻嗎?還是政府要以此名義貢獻給企業老闆們?(我朋友老闆就申請2.2k去補貼我朋友薪水,但我朋友不是大學生..)那應該有更多學生要留在學校拚一個博士讀完保證就業....多好啊誰叫我們沒多讀點書...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