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爭這個是沒意義的,相信就去搭,不相信,就盡量不要搭或者永遠不要搭,畢竟,如果只信報紙,報紙可能還是會繼續亂編造高鐵很可怕的說法。飛機、航空發展到現在,都已經上太空了,少說也一百多年歷史了,還是有空難發生。列車(或火車)是英國人發明的,發展到現在英國的列車系統應該也是數一數二的,可是還是會有出軌事件,但是到底英國的列車安不安全?飛機到底安不安全?說說日本的列車,相信大家都相信龜毛的日本人對自己的系統都會很在意,相信很多人也都會同意日本的列車算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但這幾年有零星的意外,可是這樣就表示日本的列車通通不要坐,因為『非常不安全』?應該不能這樣連結。
不過一樣嚕,覺得不安全的,盡量別搭,覺得安全的就相信他,享受這種世界級的便利性。
我愛台灣,我的國家 敬請多支持台灣國產品
關於地層下陷的的問題,老實說,最近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在測量高鐵列車行駛的平穩程度(所謂的"列車動搖測定"),所以我想我有資格出來說一些話。
從九月底儀器進來到目前為止,我已經進行過超過二十次的列車動搖測定,行車速度高達時速三百公里以上。我可以說,目前高鐵的軌道品質是處在一個十分良好的階段,每次量測出來的結果,也就是列車垂直方向(上下)與水平方向(橫向)的振動加速度值,都在規範的範圍內,而這個規範是比照新幹線的規範。
至於大家所關心雲林縣境內軌道沉陷問題,根據量測結果,從八卦山上到左營這段一百多公里的高架橋路段,是高鐵全線軌道狀況最好的,根本不必去擔心軌道發生變形的問題。此外,我們公司也有委託工研院,以GPS系統監測雲林縣境內高鐵土木結構的沉陷情形,目前沉陷量都在容許範圍之內,不會對行車產生影響。
前面有位大大說的沒錯,雲林地區有些地方是可能產生每年七八公分的地層下陷,但重點在於,雲林地區(應該說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的地層下陷情形,是一種廣泛、持續且緩慢的過程,屬於均勻沉陷。說的白話一點,就是它不會突然一夜之間發生,也不會在這裡沉陷了幾公分、往南幾百公尺的地點卻紋風不動。
打個比方,就好像拔河選手扛繩子,如果全部的人都同時起立或同時蹲下,那麼繩子看起來就會非常平整;如果有的人站著有的人蹲著,那繩子看起來當然歪歪斜斜。
同理,既然雲林地區的地層下陷是屬於均勻沉陷,那麼影響到軌道平整度的機會當然很小。此外,高鐵的維修單位自己也會進行週期性的檢查,例如每兩個禮拜進行一次列車動搖測定、每個月進行一次的軌道線形測量,都是希望在軌道發生影響行車安全的瑕疵之前,就進行修復。
更何況,即使真的發生了軌道沉陷的情況,也不是說就像是"某點沉下去幾mm,就把那邊的鋼軌墊高幾mm"那麼直接。關於軌道的線形調整,是有一套公式在計算的,主要的目的,還是在於調整出一個平順的線形,讓列車行駛過這段軌道時,不至於產生劇烈的搖晃。換句話說,某點沉陷了幾mm,我可以不要在該點直接墊高幾mm回去,而是選擇把旁邊的幾點緩和的調低幾mm,也是可以的。
即使軌道裝置的調整量已經到了極限,在高架橋路段我們還是可以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調整,例如橋樑與橋墩之間有個叫做"支承墊"或是"盤式支承"的東西,只要換上更厚的盤式支承,我們一樣可以把沉陷量給補償回來,根本不需要"重建另一條高鐵軌道"。
至於苗栗地區的沉陷問題,主要是因為土路基內部的缺陷造成的不均勻沉陷,現在已經使用灌漿的方式控制住沉陷。我也測量過這裡的列車動搖加速度,在時速三百公里的情況下是合乎標準的。基本上這個地區只要不發生重大天然災害,地層下陷的問題是會逐漸停止的。
再補個八卦吧:大家可能都以為日本人的工程品質很好,可是連 JR 東日本的東北新幹線,也曾經發生過橋樑沉陷的案例。他們也是好幾個禮拜連夜趕工,把橋樑頂起來,把橋墩沉陷量給補回去啊,但是可曾有過日本的國會議員痛罵"JR 東日本草菅人命、東北新幹線會變成雲霄飛車"的?
說了那麼多,無非是想讓各位了解,一個重大公共工程的進行中,不可能沒有問題發生,我們工程師的使命,就是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防止同樣的問題一再發生。高鐵的工程品質,不是不可以討論,但是應該是在理性、專業、客觀、真實的前提下進行討論。可惜的是,目前台灣的新聞媒體,只求口味辛辣、刺激過癮,所以"雲林地區地層下陷對高鐵軌道線形之影響與對策"這樣的題目,媒體不會感興趣,但是只要立委大人說"高鐵會變成雲霄飛車",嘩,多刺激啊,夠煽動吧,馬上就跟過去了......
祈禱 Mobile01 不要變成這樣...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
《川端康成‧雪國》
http://www.ettoday.com/2006/11/28/91-2021547.htm
台灣是有點媒體治國味道,
但總比多數大陸媒體只會歌功頌德來的好吧!
比起安全問題, 小弟更擔心的是財務問題, 如果到時經營不善, 又要政府出錢全民買單...
已經填了很多人民的血汗錢了
sentrads wrote:
祈禱 Mobile01 不要變成這樣...
附和一下 sentrads 大大..
聯合報亂報沒有責任,報錯有良心一點的會小小的刊登更正,但是下次還是繼續犯錯,犯錯的記者也不見得被處分,還可以更變本加厲;反之,高鐵是工程系統,有問題可以客觀討論、科學論定,而且又有 IV&V 和大學教授來把關,出事了高鐵公司要背負重大責任...等等。
還有人要"只相信"相對上沒有責任的聯合報?
剛剛,查了一下,這位記者又來了,用超級聳動的標題,不知道是要唱衰高鐵,還是污辱履勘委員,完全否定台灣現行的履勘制度..
委員轟「高鐵履勘從頭到尾都在作弊」
【聯合報/記者陳怡如/台北報導】 <-- 又是這位「名人」,上次蛋眼超人的 3 秒煞車也是她!!
大家參考聯合報,我自己也會參考,但是來 Mobile01 討論,要引用聯合報上的高鐵新聞,真的要再多多參考其他的資訊來源。
現在不是我們只相信報紙報導的~~~
而是高鐵也沒拿出相關的證據證明他們的安全性是足夠的!
地層下陷是不爭的事實~~
高鐵可承受的是 15 公分!!!
就算是漸進式下陷~~~
下陷超過 15 公分後難保不會出什麼問題吧?!有更好的解決方式嗎?
整個軌道會不會變成斜的???從北自南是由北斜向南.....
(亂一下~~這樣北到南會比較快吧?南到北會慢一點?)
何況~~如果只有雲林地區下陷...........
嘉義地區沒下陷........那不是也會產生下陷後又往上攀升?
這樣高度的差異也不會有問題嗎?
sentrads兄有比較深的研究~是不是可以就您比較專業的研究幫我們解惑?
小弟老婆的娘家在高雄~從北到南都會經過~所以會很擔心~
我想大家都希望高鐵可以通車~
只是要在安全的情況下通車~
別老是懷疑我們在唱衰~也不是隨著政客起舞~
只是希望高鐵能夠更安全的通車!!!
只要是通過安全檢查正常通車~誰不願意享受?!
也請大家不要以"比爛"的角度來看待~~
高鐵不會因為比高速公路安全而讓我們安心~它關係的是近千條人命的安全啊~
我不是愛敗家,只是一堆敗家因子在我腦海中~
內文搜尋
X
~


























































































